《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卷)》:
一、中韩“朝鲜战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对中国来讲,朝鲜战争是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为捍卫自己祖国的独立、自由和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这场战争,曾以其席卷全民族的波澜壮阔的规模,以其昂扬奋发、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其最终获得的辉煌胜利,震惊了全世界。中朝人民的亲密合作、共同抗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创建了无数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极其壮丽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篇章。因此,朝鲜战争时期以及战后,中国出现了大量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后,中国文联曾三次组织庞大的作家队伍奔赴朝鲜半岛采访。参与的作家既有巴金、老舍、丁玲、田汉、胡风、吴祖光、黄谷柳等知名作家,也有魏巍、刘白羽、杨朔、韶华、路翎等少壮作家或部队作家。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在朝鲜前线深入部队进行采访,亲身体验战士们的生活,将他们在朝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各种文学形式,及时传递给国内的读者。
作家魏巍奉命于1950年12月至次年2月赴朝随军采访,接触到了许多感怀至深的英雄主义故事。在激情澎湃的思绪中写下了极具震撼力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作品是魏巍几经推敲、删减,最后选定了三个最典型的事例写成的。三个故事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这三个故事各有侧重,既有独立性又互有内在的联系,真实地表现了“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另外,《战士和祖国》《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等也是著名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描写了志愿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及由此焕发出的英雄气概,歌颂了战斗在朝鲜前线的男女青年的美丽青春。1952年,魏巍又重返朝鲜战场,创作了报告文学《挤垮它》《前进吧,祖国!》《志愿军叔叔和朝鲜小姑娘》等。
1950年12月,杨朔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写出大量战地报道,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此外,还发表了一系列反映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散文,这类散文或歌颂中朝友谊,如《鸭绿江南北》《平常的人》《上尉同志》;或赞美朝鲜人民不可征服的战斗意志,如《春到朝鲜》;或反映志愿军的英勇牺牲精神、宽阔的革命胸怀及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如《中国人民的心》《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及《英雄时代》《万古青春》等。另外,他还著有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风雨》。
巴金曾两次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撰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他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入选<建国50年百篇优秀通讯选》,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他创作了大量的报告特写、散文随笔,出版了关于朝鲜战争的第一本散文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和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1961年,巴金经过七八年的构思和积淀,终于完成了小说《团圆》。作品真挚地歌颂了最可爱的人,根据《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艺术地再现了王成、王芳等一批英雄人物形象,风靡了整个时代,甚至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