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的非线性财务行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69690
  • 作      者:
    刘胜强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刘胜强,男,1978年10月出生,湖北大悟人,副教授,会计学博士,会计学博士后在站,硕士生导师,MBA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专著拟选择技术创新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的影响。探索激励企业持续性提高R&D投资的方法。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及转型速度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目的有:
  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背景,借助博弈分析和数理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探寻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的影响机理及治理生态,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进一步丰富深化该理论的学术基础;
  ②利用非线性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各公司治理要素对企业R&D投资财务行为的影响得分,选择得分较高的3-5个要素,利用Bruce E.Hansen(2005)提出的多因素门限模型分析其对R&D投资的非线性财务行为效应;
  ③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对比较系统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的非线性财务行为研究》:
  事实上,R&D投资大小和技术创新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低,还决定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分工和地位。由于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垄断,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利润分配等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严重时则可能影响到自身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增加R&D投入、提高创新水平,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R&D投资宏观上看是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创新战略,微观上与固定资产投资一起构成企业三大财务行为之一的投资行为(通常上讲,企业的三大财务行为是: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R&D投入属于无形资产投资行为范畴)。与固定资产投资相比,R&D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变现慢等特点,还同时受到由外部资本市场不健全引起的融资约束和内部公司治理不完善引起的代理成本的影响。不仅如此,R&D投资形成的主要是无形资产,无法通过实物抵押的形式向银行贷款。同时,R&D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通常还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及核心技术,因此企业不太愿意主动将其对外进行披露;R&D投资还是一项高风险性投资,其前期大量投入通常会是没有任何收益的永久性沉没成本。此外,由于不少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都或多或少与公司经营绩效相挂钩等,这使企业R&D投资行为必然受公司治理影响。由此可见,如何通过微观企业层面的资本投入效率提升和投资结构的改进等财务行为角度研究企业R&D投资的财务行为,以促进企业持续性加大R&D投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由于现实中的理财环境并不满足新古典经济学下的完美资本市场假设的均衡条件,无法自动实现效率的改进和结构的优化。R&D投资行为及其价值配置效率不仅内生于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控制权配置模式中,还以代理成本的形式贯穿于企业的产权控制的路径之中。从本质上讲,R&D投资是企业关于“技术创新资源长期使用的战略决策过程”,这一过程将面临资源和知识的约束,因此,R&D投资问题就是企业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这种资源配置必然受制于企业中的各种权力制衡和利益分配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遵循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导向,为所有者(即股东)创造最大化价值,而R&D投资正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但是,由于现代公司的两权分离、信息的不对称和“理性经济人”的自利动机,导致代理问题成为现代公司运营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特别是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限等问题,公司治理必然影响企业的R&D投资决策和R&D投入水平。此外,由于R&D投资存在投资期限长、风险高等特点,以及因两权(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以及其衍生出来的代理成本的存在导的的投资过度(NPV<0)和投资不足(NPV>0),企业R&D投资,在公司的多种治理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的财务行为可能是非线性的。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的非线性财务行为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2.1 研究思路
1.2.2 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特色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司治理
2.1.2 非线性财务行为
2.1.3 企业R&D投资的非线性财务行为
2.2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2.2.1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线性财务行为的研究
2.2.2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的研究
2.2.3 影响企业R&D投资财务行为的公司治理要素选择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公司治理影响企业R&D投资行为的理论基础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3 信号传递理论
3.2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企业R&D投资行为机理分析
3.2.1 股东-经营者代理冲突下的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
3.2.2 大-小股东代理冲突下的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
3.2.3 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下的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企业R&D投资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演进历程回顾
4.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4.3 我国企业R&D投资现状分析
4.3.1 我国R&D投入总量分析
4.3.2 我国R&D投入结构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影响企业R&D投资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构建
5.1 公司治理结构的评级模式
5.1.1 营利性评级机构模式
5.1.2 机构投资者模式
5.1.3 民间协会模式
5.1.4 媒体模式
5.1.5 交易所模式
5.2 传统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体系介绍
5.2.1 标准普尔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5.2.2 里昂证券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5.2.3 戴米诺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5.2.4 南开大学治理中心指数评价体系
5.3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构建遵行的基本原则
5.3.1 客观性原则
5.3.2 可操作性原则
5.3.3 可比性原则
5.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构建的维度选择
5.4.1 股权结构维度
5.4.2 董事会维度
5.4.3 监事会维度
5.4.4 经理层维度
5.4.5 负债及其他维度
5.5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公司治理度量研究
5.5.1 无量纲化处理
5.5.2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5.5.3 提取主成分
5.5.4 计算主成分得分
5.5.5 公司治理水平综合评价
5.6 小结

第6章 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非线性财务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公司治理与企业R&D投资
6.1.2 不同性质企业的公司治理与企业R&D投资
6.2 样本选择与样本选择性偏误
6.2.1 样本选择
6.2.2 样本选择性偏误
6.3 非线性模型构建与描述性统计
6.3.1 非线性模型构建
6.3.2 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全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6.4.2 分组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