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界有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品牌也一直有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GDP已经全球*一了,迄今却未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做得不够好。在当今世界中,不同文化间的相遇与对话难以避免。然而,由于我们自小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对许多问题都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跨文化沟通中常常将对方的话语,不自觉地置于本文化的背景下来理解,造成沟通障碍。西方强势文化常常以其自身为“主位”,带着优越感和有色眼镜来解读亚非拉的“客位”文化,这在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中有诸多反映。本文集着力于破解跨文化研究中“客位”(etic)与“主位”(emic)之间的迷局。我们认为,中西对话根本就是两个体系的对话,局部的剥离解读只会造成沟通障碍,只有将对话语境放在各自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脉络下,才能完整地把握其意义。本书集中了我在厦大所带的*一届研究生到第五届研究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普通消费者深度访谈、国际4A广告公司专业人士深度访谈和符号学视角分析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