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沧桑太史第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79137
  • 作      者:
    江沛扬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江孔殷生于1864,年,卒于1952年,见证了中国近百年历史。“太史第”一家人及其族房的故事,则展现了过去翻天覆地的历史年代一一清朝与民国、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略与反侵略、专制与民主、革命与反革命、正义与邪恶、腐朽与新生……《沧桑太史第》一书,把过去时期的人性种种表现展示出来,并通过“太史第”的崛起、鼎盛、挫折和败落,从一个侧面折射、记录历史的足迹,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展开
作者简介
  江沛扬,1930年生,广东南海人。是南粤名士江孔殷的侄孙,民主革命家潘达徽的外甥孙。自幼爱好漫画,1949年5月在香港《星岛日报》发表首幅处女作。同时爱好文学,解放前夕在香港《星岛日报》、广州《建国日报》发表大量诗歌、杂文和短篇小说。1950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肄业,1951年参加工作,任《广东盐业》编辑。1960开始师从廖冰兄,参加由廖担任艺术指导的“广州市群众漫画小组”。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漫画作品两千余件,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美展,“子恺杯”漫画展和比利时国际漫画展,出版有《江沛扬、雷祖舜、翁英才、阮治中四人业余漫画选》《我长大了》《南枪北剑集》《两地诗画集》《江沛扬漫画文集》《中国漫画家作品集——江沛扬卷》《江沛扬漫画选集》《逝水流年》等。历任《剑花》漫画报编委、广州市文联委员、广东漫画学会会长,以及广东省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是中国美协、广东美协、广州美协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岭南珠江三角洲的腹地,一片山灵水秀的地方,古称南海县,现佛山市。这里,出过许多名人,古代匡扶社稷的名相戴鸿慈,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武林高手黄飞鸿,一代名儒朱九江等等。南粤名士江孔殷,也是南海人,《沧桑太史第》一书,就是叙述这位晚清最后一名翰林传奇的一生。老广州人都记得,广州市河南同德里有一间大屋,门楣挂着一个金漆牌子“太史第”,其主人就是江孔殷……
展开
精彩书摘
  《沧桑太史第》: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有个南海县(现改为市),汾江边一条小村,名叫塑边。按昔日清朝编制,属七堡、存园围,受莲华书院(相当于乡公所)管辖。这儿是一片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没有丘陵山冈。一片郁郁葱葱竹林围绕着村庄。农民以种田、养鱼、种竹产竹笋为生。
  每天晨光曦微时分,村后竹林里的布谷鸟,唱着放牛……放牛……的叫声时,下塱村有两个四十出头的农民阿福和阿根,就爬起床,打开那简陋的木门。他们两个人都未成家,同住在曾祖父遗下的叫“公厅”的祖屋里。他们是早在父亲一代人已分了家的堂兄弟关系,他俩平日合得来,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现在大家起早床,先回去看看自家心爱的鸡、鸭和耕牛的动态。全村人都清楚他俩是早出晚归的勤快农民。
  阿福打从十岁起,他父亲外出省城,跟随邻村一位当惯差的好友,说是男人志在外出四方,闯闯世界,可一去杳无音讯,从此他与母亲两人苦挨,种田、种竹,相依为命!阿福身材健硕,牛高马大,每餐食三碗斋饭;农务技术一流,为人忠厚,只念过一年私塾,属半文盲农民,平时夏天穿短裤、赤身挂条大毛巾,就上村后竹林割竹笋干活。
  阿根比阿福年小两岁,个子稍矮一些,面相黑瘦,大眼睛,身材扎实,还有两个小弟。自然长子家务多些,母亲早去世,老父六十出头,有些病。众兄弟中他家境稍好一些。
  两个堂兄弟,起早床时,村前晒谷场只见麻麻白白。但他们已做好上竹林铲竹笋的工具,磨铲刀、竹筐等用具就绪。等不到半个时辰,东边的红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透过竹林的疏隙,光芒射到鱼塘水面。这时候他们两个人已比别人先行一步,穿进自己管理的竹林去了。当然,也有些农民小伙子要去割青草回来,投放鱼塘里做鱼儿饲料。这都是农村日常的惯活,是当年望边乡农民生活的缩影。
  塱边分上塱、下塱。十九世纪下半叶,鸦片战争后,农民中开始有人觉悟,要寻找生计出路。于是,开始有人去外地城市经商,外出闯事业的人大多数都经营食肆、酒楼、茶叶生意。下塱村一个名叫江清泉的中年人,他跑到上海去做茶叶生意,开设颇具规模的江裕昌茶庄,果然一帆风顺,进出江裕昌茶庄的南海同乡很多,形同南海同乡会。中国近代一位作家吴妍人(笔名我佛山人)与江氏有世交和亲戚关系,十八岁时因生活困难来到上海,落脚江裕昌茶庄,借此图发展。
  江清泉在乡下早已成家,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阿铎、次子阿呆。做母亲的在乡下管教两个儿子,她偏爱大儿子,认为次子顽皮不堪教养,经常责骂他。有一次下望的几个七八岁孩子联群结队与上塱的孩子群互相嬉戏,因孩子互相斗气,动起手来打架,阿杲那时才八九岁,他强行出头,冲到上望的孩子群那边,与人发生口角,继而动武,结果下望的一群孩子有阿果壮胆作威,自然不怕对方的争拗了。由是阿呆当了童子群的小头目,往往邻家的孩子被打哭,必然将责任推到阿呆头上,又令家长投诉到阿呆母亲面前,因此惹得他母亲生气。村中人也知他父亲出外,自然明白阿杲好出风头。从此阿杲凡村中大小事,常出面干预,发表意见,那时他也十多岁了,自以为是。
  ……
展开
目录
序言 江沛扬

第一章 崛起
少年“白霍呆”
师从康有为
参加“万木草堂”
保卫台湾
投身维新运动
庚子之役
金榜题名
衣锦荣归,仕途多舛
“太史第”崛起
“太史第”里是非多

第二章 展翅
结交潘达微
招安李福林
豪气万千
东渡扶桑
三子加入同盟会
禁赌
诗画情缘,墨宝飘香!
拯救被俘义兵
安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辛亥风云
暂避风头
从要官到不要官
与廖仲恺交谊
拒绝袁世凯
与汪精卫话不投机
“二次革命”失败
乙卯水灾
皈依佛教

第三章 鼎盛
再造辉煌
时局多变
支持平息叛乱
革命浪潮
下望二“潮”
烟草之争
“太史蛇羹”一段民间传说
美食专家
“太史第”办私塾
画坛两派论战
恶作剧
与冼玉清的交往

第四章 挫折
沙基惨案
暂避香港
诗评帝王将相
避时局游星洲
前路茫茫
无端流尽苍生血
痛失世交
梅兰芳访粤风波
革命女士抨击清朝遗老
三奶妒剑戳穿家丑
与粤剧结下不解之缘

第五章 拼搏
创办农场
远征新马
养蜂受挫
南天岁月喜与忧
忧国忧民、支持抗日
重振养蜂业
多事之秋
名流纷至
开源节流维持家计
能屈能伸卖字换米
实践出真知 折服洋专家
关注蚕丝业
家丑外泄
父命婚嫁,误失爱女
梅绮自幼露头角
硬汉导演江扬
十三郎与林雪蝶
子孙各奔前程

第六章 抗日救亡
抗日烽火起
抗战儿歌响四方
广州沦陷,各自逃难
书法研究盛况
拒当汉奸,痛斥汪逆
艰苦岁月
崎岖粤北路
“太史第”族亲齐抗日
江秋帆英勇杀敌
正气战“嚣尘”
广州大爆炸
孤胆救兄
一名东江纵队女战士
香港沦陷之后
戎马倥偬江无竞
胜利前夕的折腾

第七章 河山光复
日帝宣降烽烟息
军政要员拜访“太史第”
八年离乱喜重逢
接收《公正报》、恢复《广州日报》
十三郎回广州,郭美玉庆归来
劫收狂潮
郭美玉另租住所
肃奸闹剧
三奶私吞鱼塘租金
江无竞坚持地下斗争

第八章 官场黑暗
十三郎失意
“太史第”门庭冷落
江冷起诉陈恭绶
陈恭绶求江孔殷救命
江孔殷公堂舌战江冷
好一个“愚忠”的政客
离开官场走进烧腊场
夕照一伤鸥

第九章 解放
何去何从?
拒绝蒋介石邀赴台湾
江秋帆起义迎解放
江冷远走星洲
江孔殷故乡终老
“太史第”被“代管”

第十章 尾声
家乡族亲,命运各异
他乡定居
命途多舛十三郎
江无竞命运坎坷
驰骋南洋的江冷
“太史第”部分回到后人手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