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对国家经济安全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粮食发展报告2015:中国的粮食安全》试图通过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分别从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粮食流通安全和粮食进出口安全几个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作为世界人口多的国家,2014年中国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一连增”,但粮食安全状况并不乐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呈现出新特点:粮食逐年增产情况下的供求持续紧平衡;经济国际化带来的粮食供给多元化趋势,使得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导致粮食进口可获性风险增加;外资多头介入中国粮食领域,威胁粮食安全;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不断加强。我国粮食安全态势正面临着几个重大转变:粮食供给安全由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问题、粮食消费安全由数量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粮食储备安全由规模问题转变为体制机制问题、粮食财政安全由补贴问题转变为效益问题、粮食流通安全由改革问题转变为发展问题。
从粮食生产安全来看,近年来粮食生产安全状况总体向好的趋势发展。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仍面临来自自然资源约束加剧、农民种粮积*性下滑和粮食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不足等多重挑战。今后,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将受到重大威胁。
从粮食消费安全来看,近年来粮食消费数量安全存在隐患,尤其是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低收入群体粮食获得能力虽然没有明显下降,但仍然需要重点关注。从现实情况来看,粮食生产环节农药和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加工环节普遍存在添加剂超标情况,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粮食质量安全仍然不容乐观。粮食是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必需物资,因此,保障粮食消费数量和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粮食流通安全来看,近年来粮食流通安全状况获得较大提升。从现实中来看,国家高度重视粮食流通工作,粮食流通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流通领域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粮食储备体系落后、粮食流通通道不畅、粮食流通产业效率不高等因素势必影响到粮食流通效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