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导师 克里希那穆提直指人心的作品
*彩精装 头次配备克氏学校精美照片
恐惧,一个无人不知、贯穿人生始终的话题,没有人可以逃脱它的阴影。它因何而生?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该如何应对?
在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以其一贯的敏锐而毫不妥协的风格,直指人内心*深处的欲求,为在恐惧中挣扎的芸芸众生,点明了洞察自我、解放心灵的一种可能。他提出,用意志力来逃离、抵抗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恐惧的根源,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若要了解恐惧,你就必须探究“比较”这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比较?在技术事务上,比较可以显示进步程度,进步是相比而言的。50 年前没有原子弹,没有超音速飞机,但是现在我们有了这些东西;再过50 年,我们还会有另外一些我们现在还没有的东西。这叫做“进步”,这种进步始终是相比而言的、相对的,而我们的心就困在了这种思维方式当中。不仅仅在体肤之外,而且在体肤之内、在我们自身存在的心理结构中,我们都以比较的方式思考。我们说:“我是这样的,我过去是那样的,我将来要变得更如何。”这种比较式的思维,我们称之为进步、进化,而我们的整个行为方式——道德上、伦理上、宗教上,以及在我们的商业和社会关系中——都以此为基础。我们以比较的方式观察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本身即是同一种比较式的努力的产物。
比较滋生了恐惧。请务必在自己身上观察这个事实。我想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作家,或者一个更美丽、更智慧的人。我希望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知识;我想成功,想成为某个人物,想在世上声名鹊起。从心理上讲,功成名就正是比较的核心,而通过比较,我们就在不停地酿造恐惧。恐惧也催生了冲突、奋斗,而这被认为非常值得尊敬。你说你必须比较才能在世上生存下来,所以你在职场上、在家里、在所谓的宗教事务上相互攀比、相互竞争。你必须到达天堂,坐在耶稣旁边,或者坐在无论你哪个特别的救世主旁边。这种比较的态度表现为教士想成为大主教、红衣主教,最后再成为教皇。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孜孜不倦地培养这种精神,奋力变得更好,或者取得比别人更高的地位。我们的社会和道德结构即奠基于此。
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是这种无休止的比较和竞争状态,以及无休止地努力成为某个大人物——或者努力变成一个无名小卒,那都是一回事。我认为,这便是一切恐惧的根源,因为它滋生了羡慕、嫉妒和仇恨。哪里有恨,哪里显然就没有爱,进而恐惧便会愈演愈烈。
前言 / 001
倾听恐惧的声音 / 001
过一种毫无攀比的生活 / 003
面对真实的自己 / 006
想法而非事实造成了恐惧 / 017
比较滋生了恐惧 / 020
恐惧对心灵做了什么? / 023
逃离恐惧只会增强恐惧 / 036
安全感 / 046
让心灵清除恐惧 / 049
抵抗恐惧并不能终结恐惧 / 053
教育的功用在于根除恐惧 / 060
直接接触恐惧 / 068
恐惧存在于对现实的逃离中 / 071
如何应对恐惧 / 077
恐惧和爱无法并存 / 081
时间带来了恐惧 / 084
看着恐惧 / 091
心灵究竟能否自由? / 093
是什么导致了关系的混乱? / 104
恐惧就是时间 / 106
与恐惧的事实共处 / 111
审视快乐 / 119
恐惧可以被连根拔起吗? / 123
恐惧从来都不真实 / 128
了解思想 / 145
探明恐惧的存在 / 151
我们为什么忍受恐惧? / 156
出处及版权声明 /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