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网路舆情研究与传播》:
3.4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功能同质
笔者调研了解,全国目前共有93家企业104款网络舆情系统通过“双软”认证。国内舆情研判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①舆情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所有的软件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信息获取、舆情分类展示、热点事件发现、舆情简报、传播路径分析等,后台对应的支撑技术主要是网络爬虫、元数据抽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自动摘要、文本相似度计算、倾向性分析等,对于个性化舆情信息需求与服务还难以做到“因人因事而异”。注重获取渠道,语义分析能力精度不高。大多数舆情分析系统没有脱离互联网信息采集和加工产品范畴,并未真正跨入网络舆情序列,在向成熟的语义分析迈进上依然道路漫长。当前,舆情系统还是以文本分析为主,缺乏对图像、音视频等类型文件的关联性分析,而大数据时代,音视频信息将占据网络绝对信息流量,舆情研判应当将其纳为重点。案例建设缺乏,预警与处置能力不足。互联网上热点舆情不断,应对发生过的案例进行建模、分析、仿真、反演,积累类似事件的处置经验,挖掘舆情事件的一般演化规律,进而对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并做出处置预案。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应加强建设各类型的网络舆情案例库,为网络舆情预警、研判以及处置提供基础性研究。
3.5网络舆情研判市场不够规范
我国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机构从2008年开始大量涌现,不少机构对外提供有偿服务,使得这一市场变得鱼龙混杂。一些商业公司和个人博主、版主为吸引眼球造势,甚至发表敏感问题的网络调查。一些商业公司还自行发起建立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中国舆情联盟等所谓组织,随意开办中国民意调查等舆情网站,专门收集负面舆情,涉嫌网络造谣传谣。对此,2010年下半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网站开启了微博辟谣工作,针对微博中恶意、有害的不实信息及时进行查证和辟谣,微博平台可以将之标注为“谣言”。2013年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多个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整治网络谣言,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批利用互联网制造和故意传播谣言以谋取个人私利、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人员,如秦志晖(“秦火火”)、杨秀宇(“立二拆四”)等,受到查处。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依法惩治不法分子,切实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有利于保护正当的言论自由,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满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4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几点对策
舆情信息工作是党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必须要有新的视野、新的机制和新的技术。
4.1加强网络舆情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培育
中宣部关于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提出要树立“服务大局、关注大事、反映大势”的观念:“大局”是指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的大局,服务于中央决策;“大事”是指国内国际反映在网络舆情上的重大事件;“大势”则是时代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国际形势、国内局势的总趋向,这也集中反映了舆情信息工作者的政治素养要求。当前,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在社会上迅速兴起。2012年6月,工信部批准成立全国舆情技能水平考试管理中心,设立网络舆情分析师和网络舆情管理师两个考证科目;2013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舆情培训人员联合颁发《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CETTIC)。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关系党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互联网已成为当前治国理政的新平台。作为网络舆情工作者,政治素养应放在首位。只有加强政治敏锐性、政治判别力的能力训练和培育,才能提高网络舆情的发现力和研判力,才能正确树立“大局、大事、大势”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