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77737
  • 作      者:
    黄治军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比小说还好看!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各方势力、各个利益集团生死搏斗最终同归于尽的晚清18年。

◆无论是洋务派还是变法派,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立宪派还是革命派,只要踏入权力中心,都将毫无例外地转变成一种势力——既得利益集团。

<?xml:namespace prefix = "span style="font-size" />翻开本书,读懂戊戌变法为何沦为戊戌政变、慈禧为何先炮击大使馆再屠杀义和团、袁世凯为何既是改革推手又是亡清关键……看透层层诡异的历史迷雾背后无比清晰的权力逻辑。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治军,曾任《旅伴》杂志执行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痴迷于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仅甲午战争看过的史料就不下百种。经过没日没夜的三年苦写,终于著成长篇历史读物《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

展开
内容介绍

  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是晚清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最后八国联军借护卫使馆之名兵临北京城下,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终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而当改革最终不得不被推上快车道,满清皇族与实权派袁世凯展开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殊死争夺;随着武昌城中的一声枪响,革命者喊着激动人心的口号踏入权力中心,袁世凯、宋教仁和孙中山之间新一轮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又揭开了序幕……看似荒诞诡异的史事背后,是无比清晰的利益选择和权力博弈。

展开
精彩书摘

  谭嗣同夜访法华寺
  夜晚。袁世凯居住的地方法华寺。老袁还能在这里住两个晚上,他准备在请训完成后回到天津,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下人突然来报:军机章京谭嗣同谭大人来访!
  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官二代巡抚公子,皇帝跟前的红人,袁世凯自然不敢怠慢,他把谭嗣同请入了密室。
  谭嗣同的怀中藏有两样东西。
  第一样东西他立即拿给袁世凯看了。这就是那道准备“死谏”的密折。
  老袁吓得魂飞魄散,他不明白谭嗣同为什么要上这道密折,上也就上了,还把他老袁往火坑里推。
  谭嗣同把那个“天津阅兵阴谋”告诉了袁世凯,表明这是在救皇上。
  袁世凯迅速冷静下来,看来目前最紧迫的,就是趁着这一道密折还没交给皇帝,阻止谭嗣同去上这道折子,不然到了那时,即使皇帝不同意,他在荣禄和慈禧那边有一万张嘴也说不清,而如果皇帝同意,他老袁可真是要变成炮灰了。
  正准备说服谭嗣同,袁世凯突然意识到:不对呀,谭嗣同敢写这样的折子,是不是原本就有光绪的授意?
  一想到这里,袁世凯又犹豫了。
  谭嗣同似乎看出了袁世凯的心思,他说:“我雇有好汉数十人(毕永年和他的弟兄们),已电湖南召集好将多人(由唐才常率领的另一批人马),不日可到。去此老朽(慈禧),在我而已,无须用公。只请您做两件事:诛荣某,围颐和园。公如不应允,我即死在公前。公之性命在我手,我之性命在公手。今晚必须定议,我即进宫请旨!”
  袁世凯只好试探:“此事关系太重,断非草率所能决定。就算您今晚杀了我,也不能决定。况且您今晚进宫请旨,皇上也未必允准呀!”
  “我自有说服皇帝的办法,不会不准我们的计划。”谭嗣同十分坚定地回答。
  袁世凯又不得不再犯嘀咕。康有为那种浪荡才子的话还可以不听,但谭嗣同等四人已经是光绪最亲近的心腹之臣,朝廷的四品大员,绝对不会乱跟他开玩笑。如果这是光绪皇帝派他来刺探自己的,自己明确拒绝,岂不是得罪皇上?
  想了想,袁世凯只好说:“天津的军队还有四五万人,京城里有八旗军数万,我能指挥的不过只有六七千人,如何能办成此事?只怕我军队一动,京内立刻设防,那皇上的处境不就更危险了?”
  袁世凯说的是实情。谭嗣同按照他密折中的预备方案回答:“您可以在动兵后,立即将皇帝的朱谕给各个将领看,同时照会各国,看他们谁还敢动?”
  袁世凯觉得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皇帝的朱谕到现在连影子都没看到,谈论这些根本没有意义,将来还得落人口实。还是先稳住谭嗣同,表表对皇帝的忠心。
  老袁真诚地说:“我个人,死不足惜,只是恐怕一旦泄密,必将连累皇上。您可千万别让皇帝给我朱谕,一经纸笔,便不慎泄密。您先回去,容我熟思,布置个十天半个月,再告诉您我准备怎么办,好不好?”
  对于这种官场上惯有的踢皮球方式,谭嗣同还是知道的。看来必须让袁世凯进一步相信这是光绪的意思,于是,谭嗣同拿出了他怀里的第二件东西。
  这是光绪给杨锐那份密诏的抄本。谭嗣同说道:“皇上很着急,我有朱谕在手,必须即刻定准一个办法,方可复命。”
  袁世凯看了一眼那份密诏,心里差点叫道:你们这群办假证的!
  “这不是皇上的朱谕。”袁世凯平静地指出。
  朱谕是皇帝针对重大或者特别的事件亲自用朱笔写成的诏书谕旨,而眼前的这道密诏是用毛笔写的,如果是没有见过朱谕的人,可能还看不出差别,但是他老袁已经是副部级高官了,对于红头文件还是能一目了然的。
  这时候,谭嗣同只能说明情况了:“这是抄件,我用性命担保确有此朱谕。”
  一听这话,袁世凯不得不仔细看了一遍,他发现一个疑问:“上面只说让你们去想个良策,并没有诛荣相、围颐和园之说啊?”
  谭嗣同回答:“皇上这道朱谕内所称‘良策’,即有二事(诛荣禄、围颐和园)在内。”
  老练的袁世凯很快判断出,光绪的这道密诏实际上只是受了慈禧冷遇的一点刺激,希望四位心腹小将想个稳妥的办法,他密诏中原本就是这个意思,想想他连得罪慈禧都不敢,哪敢去杀慈禧?
  不知道康有为、谭嗣同他们为什么想出来一个要兵变的“良策”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老袁迅速思考:既然已经基本判断兵变不是皇上的意思,这种事情是千万不能答应的,免得上了他们的贼船。虽然谭嗣同用性命担保皇上给过朱谕密诏,但他拿来的只有抄件,说明皇上的密诏也不是给他的,这就更加能说明兵变并不是皇上的意思。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是皇上的意思,他们连真的朱谕都弄不来,怎么能成事?如果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不给看真的朱谕,那就更不能跟他们干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必须拒绝。
  袁世凯主意已定,正考虑着要怎么拒绝谭嗣同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谭嗣同衣服里面高耸着一个东西,看来谭嗣同的怀里还有第三样物品——剑。
  老袁突然意识到自己今晚很危险,谭嗣同可是经常行走江湖,如果明确拒绝,闹翻了,对方恼怒之下,自己很可能会被灭口!他们连刺杀慈禧的主意都想得出来,难道还怕杀个人啊。
  看来,这是天上掉下个活阎王,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而自己又偏偏没法干。袁世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拿脑袋撞墙也不是。只有两个字——忽悠,接着忽悠。
  “九月皇上不是要巡幸天津(天津阅兵)吗?到时候所有的军队都汇集了,只要皇上一寸纸条,谁敢不遵?何事不成?”
  这话说出来连袁世凯自己都不信。果然,谭嗣同回答:“等不到九月,他们就要废弑皇上了,形势危险得很!”
  “太后既然下达了皇上九月巡幸之命,在这之前,必然不会有意外。”袁世凯考虑片刻后说道,他的话很有道理。
  “若九月不出巡,怎么办?”
  “不会更改的。为出巡的事天津方面现在已准备妥当,花了数十万两银子。而且我可请荣相力求太后,必定出巡,不会停止。此事在我,您可放心!”
  此时的谭嗣同也已经明白,袁世凯这个老狐狸今晚是无论如何不能答应立即行动的,好在他没有明确拒绝,只是把时间推到了以后。谭嗣同决定用话语来激袁世凯。
  “袁公,报皇上之恩,救皇上之难,建奇功大业,掌握天下事,在公此举!”说着,谭嗣同看看袁世凯,“当然,如您到颐和园告变今晚之事,杀我,害及皇上,也可得富贵。”
  “你以为我是什么人!”老袁十分激动,慷慨激昂地放空炮,“袁某三代受国家深恩,断不至丧心病狂、贻误大局!但能有益于君国,必当死生以之!”
  谭嗣同从座位上站起,向袁世凯连连作揖,“公真乃千古奇男子!”
  带着复杂的心情,谭嗣同离开了法华寺。他的脚步很沉重。不知道谭嗣同是否对自己的冲动而有所醒悟,康师傅曾信誓旦旦地说,袁世凯绝对可以信任,只要一跟他挑明,就会立即倒入自己这边阵营中,看来袁世凯的实际表现并不是如此。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袁世凯的朝鲜发迹史
袁世凯入朝 / 1
杀人立威,袁世凯初露峥嵘 / 5
袁世凯的人生瓶颈 / 8


第二章 袁世凯与李鸿章的第一次会面
东学党 / 12
帝国最大的权臣 / 18
袁世凯的特别之处 / 20
即将出场的带头大哥 / 23


第三章 明治维新,日本崛起
天皇也要饿肚子 / 25
日本人名的历史起源 / 26
如何顺利地成为一名太监 / 27
天皇睦仁的成长之路 / 30
集权!伊藤博文的建议 / 33
对武士的最后清洗 / 35
一笔划算的买卖:明治维新 / 37
战争机器开启! / 39
掏家底的豪赌:出兵台湾! / 41
“要防备日本人!” / 42
钓鱼岛 / 43

第四章 清日两国战前军力对比
日本向朝鲜派兵 / 46
清日兵力对比 / 47
日军战时大本营的三套方案 / 48
东学党人打乱日本战争计划 / 50
李鸿章的苦恼 / 51
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失败 / 52
外交是一门学问 / 56
战斗即将打响 / 58
佐世保军港,联合舰队起航 / 60
牙山湾:北洋军舰的危险降临 / 61


第五章 牙山湾海战,清军强舰不战而逃
方伯谦 / 63
中日两大舰队的首次相遇 / 65
炮的秘密 / 66
济远中炮 / 67
东乡平八郎 / 69
济远号上的白旗 / 70
方伯谦的误导 / 70
高升号沉没 / 72


第六章 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
李鸿章的失望 / 74
北洋舰队的战机 / 75
“避战保船” / 76
攻势防御! / 77
决战即将来临! / 79


第七章 海战爆发:世界第六大舰队屡犯低级错误
……

第八章 独升帅旗,邓世昌以孤舰对抗日本海军

……

第九章 强大的北洋舰队何以一败涂地?

……

第十章 安东沦陷,日军史上首次跨过鸭绿江

……

第十一章 摩天岭阻击战,清军唯一一次胜仗

……

第十二章 旅顺失守,大清最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

……

第十三章 全军覆没:北洋舰队最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

……

第十四章 战败的根源:为什么大清不能打一场持久战?

……

第十五章 《马关条约》:赔得远比纸面上多

……

第十六章 最强抵抗!台湾孤岛抗日

……

第十七章 日本间谍的结论:大清全民腐败!

……

第十八章 从贵人到太后:26 岁慈禧掌控大清

……

第十九章 戊戌变法:光绪和慈禧的权力博弈

……

第二十章 自救变法在百日内无疾而终

……

本部主要参考文献 / 38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