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17512
  • 作      者:
    魏然,周树华,罗文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魏然,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终身讲座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美国SSCI期刊《大众传播与社会》主编。曾任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会长,曾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0年和2013年分别被聘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和“海外名师”,是2014年入选“天津千人计划”的海外学者。研究专长为移动媒体、媒介效果以及国际广告,共发表150篇论文。根据传播学论文引用排名,魏然属于大中华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前五名传播学者。


  周树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终身教授,副院长,博导。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部记者,播音员,英语新闻组组长(1988—1993)。2007年被广东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广东百佳主持人”之一。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资深研究员及访问教授。2004—2006年,担任国际中华传播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信息认知,媒介内容、形式和效果,论文曾发表于《媒介心理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传播研究》、《大众传播与社会》、《广告杂志》、《广播与电子媒介》等期刊。


  罗文辉,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并担任《传播与社会》学刊主编。曾任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及新闻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新闻分析、政治传播及媒介效果,共发表过一百多篇论文,出版八部学术著作,是亚太地区学术出版量及被引述频率**的传播学者之一。近作曾刊登在**SSCI期刊上,如:《传播研究》、《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广播与电子媒介》、《国际公众意见研究学刊》、《媒介心理学》、《哈佛国际新闻公众期刊》、《亚洲传播学刊》和《新闻学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媒介效果是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既悠久、又前沿而且充满争议的典范性课题。对于学者来说,媒介效果研究是一个令人着迷却又让人沮丧的领域,因为媒介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但媒介的效果却仍然不易捉摸,显著效果极难观测。

  《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是一部理论与实证研究兼容并蓄的专著,从历史的演进过程探讨媒介效果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最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论及研究成果。由三位海外**传播学者撰写的这本媒介效果理论专著与其他著作不同之处是,本书不仅分析西方主流理论,而且采取华人的视角,结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展开的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人关注的议题,验证西方媒介效果理论的实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临的问题,又对传媒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启发式思考。此外,本书提出效果认知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并把新媒体对媒介效果研究的影响与挑战融入讨论中。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与新范式  
第一章 绪论: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取向  
第二章 媒介效果研究新范式:主观认知传播效果  

第二部分 新闻媒体对受众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 新闻媒体对受众学习公共事务知识的影响  
第四章 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的综述和展望  
第五章 电视新闻对受众认知的影响  
第六章 寻求健康信息:传媒与健康传播前沿研究  

第三部分 媒介认知效果理论与研究成果  
第七章 第三人效果:一个新兴的媒介效果理论  
第八章 第三人效果与政治传播研究  
第九章 民意和多元无知理论  
第十章 主观认知的偏差:敌意媒介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 媒体的偏见?媒体的客观和主观偏差研究  
第十二章 媒体公信力理论与研究综述  

第四部分 媒介效果研究新领域与新兴媒体研究  
  第十三章 娱乐媒介及其效果研究  
 第十四章 电子游戏的社会影响:理论与现实
第十五章 媒介的情感效果研究  
第十六章 信息社会下新媒体与媒介效果研究  
第十七章 国内传播科技和新兴媒体探索性研究述评  
第十八章 新媒体与亚洲政治传播前沿研究述评  
第十九章 新媒体与国际广告前沿性研究  
第二十章 新媒体研究的困境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结语和展望  
第二十一章 媒介效果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