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若愚》:
走上革命道路 赖若愚出生的1910年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其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宣统皇帝黯然下台;1915年,《新青年》创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从此有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然而,对于这一切,身在偏僻乡村的少年赖若愚还茫然不知。当年主动为离职校长送行的举动也只是源之于一种朴素的正义感。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次国共合作实现。1924-年11月10日,孙中山在广东发表“北上宣言”,主张“速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基础,以谋中国统一与建设,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随即,山西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上述背景下,山西沉闷的政治空气逐渐打破,在没有国民党、共产党组织的川至中学,国、共两党以及大革命成了师生们热议的话题。面对新事物,赖若愚以极大的热情去了解去认识,在没有得出自己的结论前他难以取舍。当有人问他,“你是喜欢国民党,还是喜欢共产党”时,他是以“我都抱好感”作答的。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影响所及,全国响应。1927年6月,阎锡山宣布易帜,拥护北伐,川至中学的政治气氛更加活跃。这时,陆续有一些宣传国民党、共产党的传单和小册子传到学校,赖若愚对这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其所能找来阅读。渐渐地他开始觉得这些传单和小册子里讲的,不但新奇,而且有些道理。北伐的胜利推进,北洋军阀的溃败,工人运动的发展,农民运动的兴起,这些大变动,十分鼓舞人心,为他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而启蒙了他的民主思想,使他依稀有了一种变革的冲动,只是这时的他还不具备政治的敏感性。“四一二”政变他没有想到,“七一五”政变他更没有想到,他不知道这些事变为什么发生,他困惑,他百思不得其解。
北平求学的经历对赖若愚思想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虽然靠着自己扎实的学业考上了大学,但是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对他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窘迫的生活使他对社会上贫富不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况感同身受,变革现实的欲望也就日益强烈。
从闭塞的山西乡村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他感到处处新鲜,有学不完的知识。穷则思变,如饥似渴地学习成为他的一种常态。在北平大学工学院,他看了很多很多的书,他的知识面在扩大,他的兴趣日益广泛。
在学习中,他开始关注新文艺,逐渐喜欢上《少年的漂泊者》《石炭王》《屠场》之类的小说,这些书使他动过感情,流过眼泪,拍过胸膛。看书之余,他也爱听别人谈论政治,逐渐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很穷,但是只要能节省一点钱,他就买书,首先是买政治历史一类的书。读书之余,对不理解的东西或者自己不赞同的地方,常找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他的社交圈子在不断扩大着。他觉得社交也是一种学习,而且可以学到书本中所没有的东西,学到很多活的东西。
在北平这座历史悠久,革命气氛极为活跃的古都,年轻的赖若愚结识了许多有志青年。他的山西同乡赵全璧将他引上革命的道路。赵全璧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与赖若愚同住一个公寓。在赵全璧的影响下,赖若愚对政治的兴趣日益浓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