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悲歌 长平之战》: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将贵族私藏的、不在国家户籍的奴隶迁往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和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的骑邑,为在那里训练的骑兵服务。赵武灵王下令,对国内尚不听从国家号召仍不穿胡服的,采取强制措施。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继续攻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与代郡和燕国交接的土地,把中山完全裹在赵国境内,对中山进行了严密的封锁。林胡与楼烦想与中山夹击赵国的代郡,遭到了赵武灵王的猛击。赵武灵王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建立了雁门郡(现在的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以北至内蒙古间地区)和云中郡(现在的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之间),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赵武灵王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道在今内蒙古乌加河、狼山一带,第二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包头、呼和浩特至河北张北一线。
公子稷虽然被赵武灵王立为新的秦王,但宣太后为了不让秦王稷受赵武灵王的摆布,而将秦王稷架空,亲自来执政,对赵武灵王的要求也敷衍了事,这让赵武灵王很生气。此时赵国已经占有了秦国北边的榆中、云中地区,北部边境正是秦国国防上的软肋,赵武灵王打算从此进攻秦国。
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多的利益。楼缓人秦时,赵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进入秦国地界后,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准备在攻打秦国的时候能够有所用。楼缓进人秦都咸阳后,会见了许多秦国的高级官员,赵武灵王都在一旁观察,对秦国官员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楼缓劝赵武灵王不可长期留在秦国,以免被人识破。赵武灵王提出,走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昭襄王和宣太后。
由于此前发生过秦昭襄王扣留楚怀王事件,各国国君都不太信任秦国,不敢到秦国来,以免重蹈楚怀王的覆辙。楼缓担心秦国对赵武灵王不利,起初说什么也不同意,但在赵武灵王的一再坚持下,被迫答应了。
秦昭王和宣太后在接见楼缓时,注意到他身后那个气宇轩昂的随从,心中有些疑惑,但未表现出来。
赵武灵王离开秦国后,他们才知道真相,当下大吃一惊,既佩服他的胆识,又为有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而忧虑。看来,赵武灵王是**不做楚怀王第二的了。
赵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巡视刚刚夺取的云中、雁门二郡,结果在西河遇到楼烦王的部队。先前,楼烦王约林胡王共同攻打赵国,拿回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林胡王说赵军精锐难敌,不愿冒这个险。楼烦王部下也劝楼烦王不要轻举妄动,楼烦王不听,强令部众跟自己去打赵国。在见到赵武灵王的大部队后,楼烦的部下又力劝楼烦王不要和赵武灵王硬拼。楼烦王见赵军人数众多,又是赵武灵王亲自领军,而自己的部下怯战,心里十分恼火,但又无可奈何。
赵武灵王见楼烦军队犹犹豫豫,知道楼烦军队畏惧自己,不敢与自己交战,于是派使者请楼烦王讲话。楼烦王只好硬着头皮来见赵武灵王,没想到赵武灵王很客气。赵武灵王知道楼烦王在被赶到阴山以北后,由于气候不好,水草也不及河套地区,生活得很不如意。赵武灵王便允许楼烦王率部回归河套故地,但要服从赵国的命令。楼烦不许再劫掠赵国的边境,楼烦人可以加入赵国的军队和政府,赵国不会歧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