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档案大系:竹林七贤学术档案》:
诚然,司马氏系儒学世家,崇尚名教,阮籍、嵇康对名教持批判态度,确实表现了他们的政治立场,拒绝与司马氏政权合作。但是,他们并不是由于站在曹魏集团一边,作为前朝遗民而反对司马氏政权的。哲学与政治虽然有密切的关系,却不是某个政治集团的狭隘的传声筒。它力求反映时代精神,着重于从普遍利益的高度对现实政治进行全面的调整。如果说正始年间何晏、王弼是不满于曹魏名法之治的流弊,企图拨乱反正,建立正常的封建秩序,用贵无论的玄学来加以调整,那么阮籍、嵇康前期的思想倾向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企图使现实符合理想,用理想来纠正现实,和何晏、王弼一样,也对曹魏集团的所作所为表现了强烈的不满。正始以后,发生了魏晋禅代的动乱,这种调整已经失败,许多人陷入绝望。司马氏集团打着名教的幌子,罗织罪名,诛锄异己,把名教变成残酷毒辣的权力争夺的工具。人们被迫在名教与自然二者之间作出选择,或者是只要名教而不要自然,或者是相反,只要自然而不要名教。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性的选择:拥护司马氏政权的选择了名教,反对派则选择了自然。同时,儒家尚名教,道家崇自然,这也是对儒道两家思想的选择。其实,从深层的含义来看,这种选择反映了在魏晋禅代之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已经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人们或者放弃理想与现实妥协,或者坚持理想与现实抗争。当时确有一批人选择了名教以与现实妥协,但他们并不真正服膺名教,实际上是一批与时代精神相背离的无耻之徒。阮籍、嵇康则继续遵循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方向,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自我分裂和二重化,他们的玄学思想不能不从自然与名教相结合演变为自然与名教相对立。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的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但是,当现实变得更不合理,连调整的可能性也完全丧失时,玄学就从世界分离出来而退回到自身,用应该实现的理想来对抗现有的存在。玄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给自己涂上了一层脱离现实的玄远之学的色彩,由政治哲学变为人生哲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