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十几年前有一部名为《我的1919》的电影吗?
电影《我的1919》的剧情是这样的:1919 年初,年轻的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野心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和会的辩论会上,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顾维钧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权代表牧野的一块金怀表,激怒牧野,牧野斥之为盗贼,这正落入顾的圈套。顾维钧反诘:“日本掠夺了中国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一块怀表引起牧野如此愤怒,那么山东3600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继而,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主权、经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其发言获得全世界与全国一致称赞。但是和会最终仍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导致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顾维钧和中国代表团多方斡旋,试图扭转和会决定,均遭失败。软弱的北洋政府竟逼代表团屈从列强旨意,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徵祥等人既不愿签字,又无力抗争,只好避走巴黎, 最后代表团剩下顾维钧和南方军政府代表王正廷两人。此时,连同对中国始终冷漠、轻视的让娜母亲也同情中国,向顾维钧表示:“中国不应该签字,那是不公平的!”她赞赏顾维钧的智慧和爱国情怀,她说:“年轻人,你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最后,顾维钧和王正廷以民族大义为重,拒绝在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凭借其精彩的演出,影片的男主角陈道明获得了2000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而实际上,他所扮演的主人公当年也因其精彩的演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一举成名。
1918年底,当接到出席巴黎和会的通知后,在一派盲目乐观的氛围中,中国国内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连见多识广的外交总长陆徵祥都一厢情愿地以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理所当然将在和会上被列为第一等级,因此未加细想就向政府提交了5位全权代表的名单:外交总长陆徵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驻美公使顾维钧,这5人都熟谙国际事务、精通外语而有胸怀壮志,堪称众望所归的外交精英。此外,中国代表团还包括驻法公使胡惟德、驻丹麦公使颜惠庆、驻意公使王广圻等,另有专家17人、外籍顾问5人、行政技术人员20人,总计52人,可谓阵容豪华。而在接到政府的任命后,这些代表都能暂时摈弃政见,克服个人困难,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巴黎。
对于时任驻美公使的顾维钧而言,能够被任命为5位全权代表之一,既是荣誉,也是压力。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奔赴巴黎之前,他的妻子唐宝玥刚刚因患西班牙流感在使馆去世。顾夫人去世时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出生仅几个月。丧妻之痛尚未平复,如今却接到了北京来的电报。尽管顾维钧一度向政府递交辞呈,但因考虑到巴黎和会的重要性,出于民族大义的考虑,最终毅然接受了任命。与其他外交界同仁一样,顾维钧也认为这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讨回主权的良机。临行前,他还利用自己与美国各界所建立的良好关系,专程拜访了总统威尔逊。后者许诺愿意支持和帮助中国,这也让顾维钧对即将开幕的和会多了一份信心和期望。
1918 年12月4日,在北京方面的催促下,顾维钧带着4名秘书从华盛顿起航,10天后顺利抵达巴黎。中央政府之所以要他先期出发,是希望他能参加最高委员会的一切会议,并负责为该委员会准备有关行将召开的和会的指导原则和政策。而实际上,顾维钧一到巴黎就抓紧收集资料,积极为中国代表团草拟计划,准备在和会上系统地阐述中国政府的诉求,特别是希望能一举取消列强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当然最核心的是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主权。次年1月11日凌晨,外交总长陆徵祥一行经过漫长的旅途,终于到达巴黎,同行的还有国内各界代表以及新闻界人士。出乎意料的是,当陆徵祥走下火车时,发现在前来迎接的人群中,不仅有顾维钧、王正廷等先期抵达的代表,有中国驻欧洲各国的公使、领事,甚至还包括大批自发来迎接的华侨代表。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民众对和会抱有多大的期望。
……
展开
——历史学家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顾维钧
中国现代史表明,先父顾维钧是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顾菊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