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福:中国传统的福文化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1068463
  • 作      者:
    殷伟著
  • 出 版 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人生所有的追求,其实最终都归宿为一个字,这就是--福。不论执政者祝愿臣子福寿日臻;革命者为天下人谋永福,还是凡夫俗子挂在嘴边的享福、福气、洪福齐天、五福临门……莫不如此。
展开
作者简介
殷伟  文化学者,曾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现任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新加坡)交流会执行会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有中国文人闲情雅趣丛书、中国民间吉祥文化丛书、图说中华五福文化丛书、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图说中国文化系列等七十余部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中国福文化为基础,通过各个方面来阐释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例如与“福”字相关的来源、含义等,配上实物形式的剪纸、字画、篆刻等图片和照片,在对此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的典故、传说,以及民间的一些词句用法。还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福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使本书更加贴近生活。
展开
精彩书评
在中国文化与民俗传统中,“福”是老百姓的一种伟大信仰和不懈追求,是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本书深入挖掘中国福文化的历史、典故、民俗、传说,通过剪纸、字画、篆刻等形式,来进一步阐释福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福——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代序)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古中国人就有祈福盼福、崇福尚福的习俗,对福有高度的心理认同感。中国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福”字深深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祝吉道福的绝妙佳词,也是中国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人们孜孜求福的历史。换句话说,人的一生也就是求福的过程。时间如白驹过隙,无情的流年在人们脸上烙下一道道印痕,人们或许会为时间的飞逝而黯然神伤。然而,有一种追求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人们对福的追求。“福、禄、寿、喜、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人们孜孜以求的向往。“福”居五字之首,可见有着更为独特的文化内涵。
    福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福”历来被中国人所看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古人曾根据所处时代的风尚,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统称“五福”。不同时代,五福的内涵又略有不同。《尚书•洪范》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韩非子》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汉代恒谭《新论》则说:“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说的是五种世俗观念和人生理想,后世民间又有“福、禄、寿、财、喜”的说法。几千年来,福在中国被演绎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中国人把一切美好的东西统统归结为福。福早就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积淀在老百姓的骨髓里,人们希望通过不同形式让自己追求福的心理得到满足。
    福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中国人对福是有特殊感情的,世上人人祈求幸福,于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与福相关的俗语,人长得富态叫作“福相”,好地方称为“福地”,好消息叫作“福音”,享受快乐称为“福分”,看到好景妙物叫有“眼福”,吃到美味佳肴叫有“口福”,交上桃花运被称为“艳福”,富贵积善之家称为“福门”,人有好运则称“福气”,幸运的人赶上好事则叫“福将”,赞颂给人们带来实惠好处的称“托福”……福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经常表现在享受实惠和好处的具体事务上,实实在在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一个涵盖了亿万老百姓的向往和理想的“福”字,一个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悬挂张贴于千家万户的“福”字,就可以告诉你一切。
    “福”字在今天的解释,与“幸福”是画等号的、“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成为最牵动人心的话题,“让人民更幸福”是执政党的主旨。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但个人幸福是与国家梦想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状态,幸福来自谋福造福,因此,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为人民谋福祉,造福百姓。经济增长是基础,获得幸福感是目标,当“幸福感”成为中国社会的衡量指标时,就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当“幸福感”成为中国人生活的终极关怀时,才会实现真正的幸福中国。
 福(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都有感受福的能力,人们通过自己的思辨与感受,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说出自己的理解,福与人的追求关系密切,拥有不同追求的人会有不同的幸福标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背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身体状况各不相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其实福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格言说:要享福,常知足。有这种胸襟的人就会生活得有滋有味,享尽人间千万福。再如,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接济人,谓之福;有著述问世,谓之福;有智慧编著善书,谓之福;有聪明敦厚资质,谓之福;无是非纠纷,谓之福;无借欠钱债,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烦恼忧患,谓之福;妻贤
子孝,谓之福;长寿健康,谓之福。这是在教人如何做人,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类似的还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亏人是祸,饶人是福;吃亏是福;量大福大,心宽屋宽;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等等。这是告诫人们如何体味福,如何享福惜福,人人能够如此,社会能不和谐幸福吗?这些都是先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不论是以个人的立场或是社会的角度,祈福现象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事实,古人对福的种种定义,其劝俗警世的作用非常明显,在民间多奉为行为的准则,长辈常以此来教育晚辈,从中也能感知福文化博大精深的意蕴,这种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几乎无处不在。
在中国文化与民俗传统中,福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伟大信仰和不懈追求,表现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永无止境的向往、追求和寄托,福是与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关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福是让人心驰神往的境界,福自天来是人人所羡慕的,“福”字在世界文化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福义溯源
一、“福”字的本义
二、福与富同源
三、福与祸的关系
四、“福”的同义字
五、蝙蝠寓“福”
六、“福”字谐音创意多
第二章 祈福典故
一、华封三祝
二、箕陈五福
三、天保九如
四、万福攸同
五、富贵寿考
六、福至心灵
七、一路福星
八、寿山福海
第三章 福字吉语
一、介福无疆
二、载福受祉
三、降尔遐福
四、洪福齐天
五、万福来朝
六、和气致福
七、福如东海
八、福寿三多
第四章 福义的衍化
一、薄福、厚福与造福
二、知福与享福
三、积善能成福
四、身在福中要惜福
五、吃亏是福
第五章 福神崇拜
一、木星——最早的福神
二、阳城——人间第一福神
三、镇宅福神魏征
四、真武大帝是怎么成福神的
五、天官赐福
第六章 五福寿为先
一、福禄寿喜万事全
二、福禄双全,子孙延绵
三、福寿绵长,无终无止
四、福寿如意
五、福寿双全,天下太平
六、福在眼前
七、福缘善庆
八、五福捧寿
九、五福和合
第七章 蝠福祥图
一、蝠福玉雕
二、蝠福牙雕
三、蝠福角雕
四、蝠福木雕
五、蝠福砖雕
六、蝠福石雕
七、蝠福烟壶
八、蝠福银饰
九、蝠福花钱
十、蝠福刺绣
第八章 百福纳祥
一、《百福图》与《百蝠图》
二、百福骈臻,千祥云集
三、流云百福,福运绵延
四、开岁百福颂新春
五、百福景观放异彩
第九章 祈福与摸福
一、《祝福》里的祝福
二、客家“作大福”
三、温州拦街祈福
四、金猪还福,一道疍家民俗盛景
五、麒麟送福,家家祥瑞
六、闽台乞龟摸福
七、走福路,摸福石,绕福树
八、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
九、摸福佳处藏古寺
第十章 民间俗信
一、“福”字为何要倒贴
二、迎春纳福的门笺
三、左福右祸
四、何谓福相
五、钟馗送福,恨福来迟
六、五福临门与避讳
第十一章 天下名福
一、天下第一福
二、天下第二福
三、陈抟奇“福”遍天下
四、艺术杰作——苏轼《佛寿图》
五、清代皇帝赐“福”字
六、慈禧赐“福”
七、吉祥龙凤福
八、一笔草书福
九、字画一体福
第十二章 福在人间
一、恭王府里的福文化主题建筑
二、陈家祠的“福”字数不完
三、丹霞谷五福齐全
四、有福之州福多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