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欣口述自传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093275
  • 作      者:
    李欣口述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欣,男,汉族。1917年7月生于福建长汀,1935年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倾倒特别支部书记。
展开
内容介绍
  《口述历史丛书:李欣口述自传》初稿是作者李欣应崔永元口述历史工作组之邀,详述了历经学生运动、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外交、外国军事研究、文革蒙冤、平凡前后等各个人生阶段的事件和故事,记录而成。
  崔永元口述历史工作组的前期工作细致完整,在此基础上,传记文学作家许建中参照作者提供的各方面资料及文章,补充内容,整理编写了这部口述自传。
  《口述历史丛书:李欣口述自传》作者记忆力惊人,个人经历丰富曲折坎坷,所处时代风云变幻,细节丰富多彩,全面详实地反映了那段历史的大轨迹和生动的个人生活痕迹,是目前国内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口述历史记录。
  读者亦可从中了解传主半个多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社会概况。
展开
精彩书摘
  1923年,我6岁。一天早上,母亲给我炒了一盘芹菜,她说:“你今天要上学去了,你吃了这盘芹菜可要勤奋读书,你是很聪明的!就像你汤里的葱花,葱花只是配料,你要多吃芹菜,好好用功。”母亲是劳动人民出身,不识字,但深懂读书的重要。因为父亲外出的时候总比在家的时候多,家庭作业靠我母亲来监督。四位子侄,我是老大,我们围着一张方桌读书。我们有一副乒乓球拍,学习累了就打打乒乓球,我母亲深懂一张一弛的道理,打的时间长了,忽听到敲门声,母亲连忙摆手说:“老虎来了!”我们赶紧收摊坐回原位念书。原来我们都害怕父亲,给他起了个“老虎”的代号,老虎既可怕又亲切,那时小孩戴的都是老虎帽。
  父亲对我们的学业很重视,他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他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大学毕业文凭,你们不要想从我这里另外得到什么遗产。”我上学第一年,人黄以仁老师办的私塾,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二年,入长汀中西中学附小,开始学英文,教员是英国基督教的傅(Preston)牧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地理课要求学生画中国地图。
  长汀因为有汀江通往南海,所以洋人进入厦门以后,很容易就到达长汀,如果说改革开放,恐怕改革说不上,开放长汀算老早就开放了。那时长汀基督教、天主教都传来了,男牧师、女修士都来了。洋人要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他得给中国人办点好事,否则他凭什么在这里住啊?所以,洋人在长汀传教的同时,还在这里开医院,开医院要有医生,他就培训医生。
  我们红军里头最有名的医生、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傅连暲,就是这个教会把他培养出来的。
  除了开医院,教会也办学校,叫中西中学,有男校,有女校。所以我们那里很早就有留英的学生。反过来,那些牧师也学中文,汉朝《东都赋》、《西都赋》、《两京赋》,现在我们读起来都很困难,学生经过教师辅导才能读懂,傅牧师他们居然能把汉赋翻译成英文。有一个叫MartinHuges的牧师,他起了中文名字叫修中成,他还会用中文写信,不过他中文没有傅牧师学得好,记得有一次海关把从英国寄给他的一瓶药给扣留了,他写了一封信给海关,说“此药为修中成之”,意思这瓶药是我修中成的,他不知道“之”字不能用在这里,“我的”、“你的”、“他的”,不能说“我之”、“你之”、“他之”,“之”字并不是到处都可以代替“的”,就闹出这样一个笑话。
  校长是英国人,他工作很深人,他不是坐在校长办公室指挥教员去上课,有时候他自己也下来讲课,教我们念字母。
  我当时和傅连障的大女儿傅维莲是同班同学,我经常去她家里和她一块儿复习功课。我和傅医生本人、他的老伴刘赐福、他的侄女傅维钰都很熟悉。每次我一进门她们就要喊:“维莲,鸿模来了!”鸿模是我那时的学名。他们一家人待我都很热情。那时我头上长个疖子什么的,傅医生就给我抹点硫磺膏,他不仅给我治了病,我还感受到慈父般的温暖。“有病就去找傅医生。”这句话经常挂在长汀人的嘴上。我们家里人每逢身体不舒服时,就去请傅连障医生诊治。
  我的弟弟李鸿栋小时候经常咳嗽,经傅医生治好,并嘱咐他常服鱼肝油以提高抵抗力。傅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只是治好了当时人们的病,还指导人们养生保健之道,使我们终生受益,所以他在我们长汀的医生中享有盛誉。我到北京工作后,就抽时间去看傅医生,他一见面就认得我,他说:“你小时候和我女儿一块儿在我家里做功课。”他还告诉我:“其实我和你父亲一样,都是穷小子出身,家里都没有米,揭不开锅。在旧中国那种制度下,你若不想受一辈子穷,就得去发财,你父亲走的就是发财这条路,我走的是行医这条路……”那年,北京北洋军阀政府总理段祺瑞将山东出卖给日本,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抗议,段祺瑞下令开枪,打死多人,其中就有鲁迅先生文章中写到的女师大学生刘和珍。北平的枪声,诱发了全国性的学潮,也波及长汀,我们小学生跟在中学生后面,手持各种颜色的三角小纸旗上街示威喊口号。一次我参加示威回来,父亲问我:“你们上街喊什么?”“打倒段执政!”我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政治活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的故乡和家族
历史名城
客家首府
红军故乡
我的家族

第二章  我的学生时代
幼年时期的教育
青年时期的教育
在上海国立同济大学
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

第三章  脱掉西装携笔从戎
建立中共青岛特支
崂山起义
新“一百单八将”

第四章  兵运岁月
在东北军112师667团
在112师师长霍守义身边
在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的领导下

第五章  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
边学习边工作
从日寇大“扫荡”中脱险
聆听刘少奇同志报告

第六章  改造新111师
再回东北军
边改造边战斗

第七章  挺进东北
东北挺进纵队第一中队
与张杞结为夫妻
四战四平三下江南
决战辽沈

第八章  挥师入关
解放天津
和平改编并不和平

第九章  乘胜南下
聆听中央领导集体动员
用胜利迎接新中国成立
难下也要下

第十章  外交生涯
出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回国述职访问朝鲜战场
踏进不列颠王国的大门
为改任武官学习军事

第十一章  改调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在叶剑英院长亲自领导下工作
多事之秋
参加高干读书班和“四清运动”
“文革”初期的“三反分子”
到北京774厂支左
被揪回军科关押审查
在“五七干校”监督劳动
重回军科

第十二章  在解放军政治学院恢复工作
军科新党委宣布审查结论
在政治学院离休

第十三章  离休以后
后记
李欣自撰年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