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李后主 中国帝王史上极具才华的千古词帝》:
第一节 云起云沉,原是梦一场 盛唐,一个动人的传说,夹杂着许多动人的传奇。
唐末,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首悲欢离合的长诗。
乱世出英雄。乱世里,总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像是漫天的繁星,盛开了一晚又一晚。都说历史是胜利者的赞歌,而失败者永远无法改变历史。可又有谁知道,胜利背后的繁华沧桑无尽,失败背影里也充满了欢喜悲忧。笑,固然甜美;泪,也自有动人之处。
这个漫长的故事,始于那个悲欢离合的时代。
蔡州有一位杨行密,自幼家境贫贱,但办大如牛,从军后做了步奏官,不久因为立功而晋升队长。他的上司心生嫉妒,生怕他平步青云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便怂恿长官将其调任遥远的地方戍边。杨行密愤然拔剑而起,自立门户,为庐州刺史。
唐末藩镇割据,所谓的大唐王朝早已不复往日风光。这片国土陷入了离乱纷争,而黄河两岸的藩镇都忙于割据中原,无暇顾及江南。杨行密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趁机大幅占据江淮地区,壮大力量。
一位英雄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斑驳的血泪史。乾宁四年(897年),朱全忠觊觎杨行密所占据的地区。那是一贯富饶的鱼米之乡,任谁都难忍心动。于是,双方进行了长年的战争。而这次战争,以杨行密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他因此捍卫了自己的领土,暂时保全了一方安宁。江淮或许是那时最为从容安定的地方,温润、柔和,每个人都生活得衣食无忧。那已经是乱世里最大的幸福。
天复二年(902年),无力家国的昭宗迫于无奈,加封杨行密为吴王,实际上是承认了他的合法地位。深知民间疾苦的杨行密在称王之后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令这片土地更加安乐。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励精图治的吴王杨行密便阖然长逝。
继位的是杨行密的长子杨渥。都说虎父无犬子,然而这条古训却在杨行密父子身上得到了反证。杨渥此人,荒淫无度,酗酒好乐,肆意挥霍父亲积累的声望和财富。杨行密的部将张灏、徐温等人苦心劝说,反而被日渐疏远。杨渥昏庸无能,导致大权旁落,当年的老臣张灏、徐温也已生出异心,跟着这样的帝王等于是与虎谋皮,他们的忠心非但不能帮助他们实现当年的梦想,反而会招致杀生之祸,自立门户也就在情理之中。
天佑五年(908年),张灏借机诛杀杨渥,事后败露,反而被徐温诛杀。一山不容二虎,张灏死后,权力尽数落入徐温之手。或许,一切都是上苍的注定。虽然长着一张温和的面孔,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抑制住心里的欲望,徐温注定就是一位成大事者,他的才华和他的野心都注定了他的不平凡。他将杨行密的次子杨渭送上王位,却将权力牢牢握紧,王位上的年轻人不过是他的傀儡。
徐温步步为营,长子徐知训被留在扬州监视杨渭,养子徐知诰则在润州候命。这本来是一出如意算盘,然而徐知训却是一个骄奢放肆、狂傲不羁之人。他非但不将杨渭放在眼中,还时不时地出言凌辱,更任性妄为地对待杨行密留下的老臣。即使是自己的弟弟徐知诰,也被他极度轻视,这个被父亲收养的弟弟,他从未将他当作自己的弟弟,甚至一度想要杀死这个父亲所倚重的弟弟。
徐知训这种四处树敌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战将朱瑾时年就任行营副都统,因为家中养着的好马良驹为徐知训垂涎,险些被徐知训诛杀。这个诛杀计划走漏风声之后,朱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死了徐知训,但最终朱瑾也为徐温的部下所杀。
天佑十六年(919年),杨渭称帝,封徐温为大丞相,封徐知诰为左仆射。未久,帝王在风雨飘摇中病逝。徐温又立当时的丹杨公杨缚为帝,然而大权依旧掌握在徐温手中。徐温病逝,掌权者又换成了徐知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