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91392
  • 作      者:
    裴长洪,王震,孙婧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与投资、金融与服务经济领域的研究,其博士论文《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于2000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等重报纸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在国内外英文期刊发表英文论文十几篇,其中有两项研究成果获得原外经贸部颁发的研究奖项,一项研究成果于2008年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著作奖。独著、合著《国际贸易学》《中国对外开放与流通体制改革30年研究》《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等十余部学术著作。199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2005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王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城镇化与人口流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长期照护、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等。已出版相关专著五部,其中参与撰写的《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选择》一书获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劳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医疗保险》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孙婧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收入分配。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动态》《劳动经济研究》等刊物。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共享经济理念出发,对中国基本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首先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理论内涵、制度安排的演变为线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安排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其次,以按要素分配的思想演变为线索,对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分配格局和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本书详细分析了共享经济理念的提出、理论内涵和政策安排,并以此为框架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中国基本分配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的理论与制度演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基本思想()

一 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二 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

三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

四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发展()

二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

一 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及统筹兼顾原则的形成()

二 按劳分配与工资等级制()

三 反对物质激励与分配领域中实际上的平均主义()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

一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四 科学发展观与共享经济理念()

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思想()

一 17—18世纪英国的经济结构()

二 配第的分配理论()

三 斯密的分配理论()

四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思想()

一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

二 凯恩斯的分配理论()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对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

一 结构主义学派的分配理论()

二 新古典学派的分配理论()

三 新自由主义的分配理论()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宏观分配格局()

第一节 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

一 改革低效率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二 初次分配制度的发展()

三 再分配制度的演进()

四 调节 收入差距的制度()

五 宏观分配格局的调整()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总体趋势()

一 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

二 社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三 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原因()

第三节 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宏观分配格局的差异()

一 城乡间收入差距分析()

二 地区间收入差距分析()

三 行业间收入差距分析()

第四节 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变动趋势分析()

一 三大主体初次收入的分配格局变化()

二 三大主体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格局变化()

三 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化()

第四章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第一节 收入再分配及其政策框架()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二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再分配()

三 中国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变迁()

第二节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

一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

二 中国税制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三 中国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四 收入再分配中的税收政策()

第三节 公共支出收入再分配()

一 公共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二 中国的公共支出、转移支付与公共品提供()

三 公共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第四节 社会保险制度与收入再分配()

一 社会保险及其再分配效应()

二 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三 中国社会保险的制度特征及收入再分配效应()

第五节 完善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建议()

第五章 共享发展新理念、新思路()

第一节 共享发展的新理念()

一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二 共享发展的理念()

三 实现共享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共享发展理念下初次分配的新思路()

一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提高劳动报酬的影响()

二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对提高劳动报酬的影响()

三 缩小地区差别的发展政策的作用()

四 缩小城乡差别的产业发展政策的作用()

第三节 共享理念下再分配的新思路()

一 社会保护与人力资本型社会投资()

二 精准扶贫与精准再分配的新思路()

三 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型服务业发展()

四 大力发展社会公益组织()

第四节 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政策的新挑战()

一 经济转型期的新挑战()

二 经济转型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及政策调整()

第六章 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及政策梳理()

附表1—1 “共同富裕”的提出()

附表1—2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

附表1—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演进()

附表1—4 效率与公平下的再分配政策1——调节收入差距()

附表1—5 效率与公平下的再分配政策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