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40448
  • 作      者:
    余源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与阐释,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探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哲学,着重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我国当下经济建设经验的相关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当代意义,并对当代西方的某些主要思潮进行了直接的批判。全书注重问题域、论述框架与核心观念的前沿性、思想性与学术性,从论题的前沿性、研究的系统性以及研究的深度而言,本书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余源培,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一直任职于该系,曾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完成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研项目4项,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邓小平理论辞典》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联系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与核心的理论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与阐释,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探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哲学,着重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我国当下经济建设经验的相关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当代意义。
展开
目录

上篇

重视对社会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
开展经济哲学研究之我见
经济哲学在我国的缘起
马克思的启示: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
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一般研究方法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
试论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
我国经济哲学应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人的全面发展
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问世——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之一
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之历史演变——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之二
蒲鲁东经济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之三
《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与货币关系之历史反思
资本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国家资本主义”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破解社会生活中的“斯芬克司之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思考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构建以人为本的财富观
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之社会的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新的生长点
意识形态在网络时代


下篇

要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推进现代化事业
返本开新,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对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试论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眼光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层次思考
“抓住机遇”是邓小平重要的历史哲学思想
深入反思“非典”肆虐根源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解读
建构新时期价值观论纲
打造“诚信社会”——关于经济伦理视野的思考
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哲学审视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观念先行
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论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从如何看待消费主义谈起
制度建设:让“权钱腐败联盟”无法藏身

后记

再版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