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激励——稀缺性世界的权衡取舍
1.异地养老需遵循“特殊平均主义”
2.“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揭示产权之美
3.以惩罚性赔偿突破知识产权保护瓶颈
4.保持“APEC蓝”环保产业需给力
5.补贴农民进城购房需防“引诱移民”
6.让“市场之手”保护野生动物
PART 2 供给与需求——《多收了三五斗》背后的“鬼魅身影”
1.破去产能怪圈需强化“市场出清”
2.政府担保基金需市场激励
3.用市场手段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4.产业转移要坚持市场主导
5.环保既靠法治又靠市场
6.鼓励社会资本激活文创产品开发利用
PART 3 价格——“看不见的手”中的指挥棒
1.优化价格的资源配置信号灯作用
2.炫耀性消费产品只能要高价
3.规范经济秩序需遵循“价格”力量
4.明星“天价片酬”究竟该不该管?
5.以利润率提升民间投资的“温度”
6.蔬菜价格上涨慎用“价格管制”
PART 4 外部性问题——市场为何出现无效率
1.弥补文艺创作中的“市场失灵”
2.分级诊疗需防“价格失灵”
3.“高税控烟”需防价格失灵
4.文艺片“市场失灵”别靠“跪求”来纠正
5.警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方政府失灵”
6.市场博弈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PART 5 减税、PPP模式——“供给侧”经济增长之源泉
1.警惕地税清缴风暴“落井下石”
2.消费税改革不只是“收钱”的事
3.奢侈品消费外流需减税打假
4.减税降费并不是一桩赔钱的买卖
5.美国“含税油价”真的比中国高吗?
6.社保费率应定向对实体经济减负
7.PPP基金需强化效率效益原则
8.PPP产品定价须保护公共利益
9.PPP热须防公共产品供给过度
10.发挥好财政政策稳增长的作用
11.“积极财政政策”该如何“积极”?
12.以“包容性税收”拓展降税空间
13.跨国企业“税收遵从”需强化外部约束力
PART 6 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供给侧改革”的实质
1.公共政策须防偏离公共利益
2.公共政策制定须有“预见性”
3.搜索公司整改还需法律治本
4.“天价罚款”违背“比例原则”
5.高铁自主定价仍需“政府规制”
6.行政处罚不宜“附加执行”
7.獐子岛自罚难以关闭“扇贝门”
8.遭公众“吊打”,百度冤枉吗?
9.公共财政支出需遵循“公平原则”
10.万科股权之争,独立董事“独立性”是看点
11.以考核指标计分革除一票否决制弊病
PART 7 民生福利——经济学的“济民”使命
1.一流经济学家须厚植“同情心”
2.食品摊贩合法是亮丽民生风景
3.“旅游扶贫”需立足贫困人口受益
4.摸准“穷根”方能精准扶贫
5.“扶贫牛”“扶贫羊”该怎样“养”?
6.公务员涨工资切莫“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7.收入分配改革需遵循分配正义
8.学者言论应多些民生视角
9.社会平均工资统计亟须改革
10.没必要为“富二代”操心
11.以市场手段提升养老服务社会供给
12.政府要履行社保“最终付款人”责任
13.养老金管理须完善投资策略
14.保障房“低收入者”不能被“人才”替代
15.降低社保费率需精准实施
16.高招扶贫政策需防“鸠占鹊巢”
17.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环境
18.以“卡尔多改进”化解去产能失业
PART 8 宏观大势——经济学的“经世”使命
1.协同发展应建利益协调机制
2.让开发区成为转型升级的“探路者”
3.产业转移,关键在“升级”
4.扩容助推自贸区成“多功能区”
5.激活民间投资需重建市场秩序
6.国有资本经营应实现“社会分红”
7.房贷“高烧”折射产业资本“离制造化”
8.旅游业既要有“大手笔”更要重“小细节”
PART 9 创新驱动——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1.拿什么替“迷航”的华为们“导航”?
2.让市场机制激发基础研究原始创新
3.着力推进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
4.外贸新优势需重视企业“异质性”
5.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优化博弈关系
6.机器人服务员被“炒鱿鱼”是谁的错?
7.钢企扭亏要去产能更要技术创新
PART 10 企业——“国民经济的细胞”
1.中国企业家如何“改”?
2.国企重组须防“兼”而不“并”
3.什么是企业家必须攀登的“珠峰”?
4.让国企内部审计回归管理本质
5.赋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激发国企活力
6.央企改革需立足“增强企业活力”
7.中国制造企业向日本学习什么?
8.提升企业聚焦核心战略的“专注力”
9.制造业竞争力如何“卫冕冠军”?
10.国企改革亟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1.最强大的企业文化是宽容
12.唐·舒尔茨:“中国制造必须插上品牌的翅膀”
13.做企业要避免梁山伯式悲剧
14.把企业做成低成本的“皮包公司”
15.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品牌,而是顾客资产
附录:读书与梦想
1.读书生活引领人生航船
2.梦想永远潜伏在心底
3.梦想安放的地方,就是故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