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舞者 曾德超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家庭环境 曾德超的祖父名叫曾昌福,他从小家道贫寒,其父过世较早。昌福是家中长子,另有三个兄弟:老二早逝,老三昌忠,老四昌积,另有一位妹妹嫁到高山村。兄弟几人很早分了家,各谋生计。曾德超的曾祖母,少时所唤“阿祖”者与曾昌福同住祖屋大房,各住一边,自己单独做饭,由曾德超的祖母供应衣食,是位长寿的老人。曾昌福与其妻生有三子一女:长子令兴,次子令隆,幼子令楷,女儿排行第三。曾德超是曾令隆之子,也是曾家的长孙,他出生时,曾令兴、曾令楷都未曾育有子嗣。曾德超从小跟祖母睡在祖屋,直至离开农村外出上学。
曾昌福后来患有一种慢性病,大腿小腿肿胀,无医可投。当时只有塔市有简陋的中药铺和非正式的铺面郎中。于是曾家托人到处找江湖郎中吃药,却屡不见效,腿脚胀痛愈加厉害。据曾德超回忆,有位江湖郎中曾用针将曾昌福的腿戳穿,把脓带血挤出来,痛苦不堪却于事无补。还有郎中说曾昌福是肚子里长了某类的恶虫,给出秘方配制了大颗粒药丸,要夜里睡下后把药偷偷吞下去,让恶虫吃了以后被毒死。夜里吞食药丸给病中的昌福公带来了更多痛苦。祖父病中痛苦和无助成为曾德超一生中永难磨灭的记忆。这以后,一提到农村的缺医少药、缺乏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险的状况,他的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当时的那一幕。
曾昌福在世时,是一位勤劳、仁善的农人和颇具人缘的长者。他对公益事业很关心,有一段期间代管过祠堂的公共田产,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过祠堂的建设。同海南的一般家庭一样,曾昌福的妻子耕种田地,昌福自己则试图跨出务农的传统,外出学杀猪,出售猪肉及其他买卖生意。他的这套生计甚至影响了昌忠、昌积两个弟弟,三兄弟合伙摆摊卖肉,曾昌积还到塔市去物色各种合适的大小生猪,购买后用竹笼抬送至海口生猪行转运香港。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香港出口生猪生意看好,且竞争者不多。曾家昌字辈兄弟通过做猪肉生意再兼职其他小贸易,积攒了银钱,便在母亲(曾德超曾祖母)的许可下分了家,曾昌福自己改建祖屋,并与兄弟另建两幢石档屋。随着孙子辈的出生,曾昌福又着手规划新的住宅,然而在他去世之前,,只来得及购置整理新屋的宅基地并购买了全部建屋用的石料;新宅的真正建造完工和迁入居住是由曾德超的祖母主持,由曾德超的母亲、伯母、婶母一批妇女负责完成的。这样,曾家在昌福夫妻的筹措经营下,渐渐为子孙的昌衍和发展开辟了空间。此后,曾昌福又利用自己打下的基础,将子嗣尽可能地送入学堂。令兴、令隆、令楷在中学毕业之后,都有一段时间进一步学习,而最终使曾德超、曾德越、曾德让、曾德初、曾德舜等第三代及第三代以后的子嗣能够从单纯的贫穷落后的农户世家走出,陆续踏上外出求学的道路,成为知识化的农民家庭或知识分子家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