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是一部完整记录长征叙述史的文献性报告文学著作。红军长征,是人类的伟大史诗。有关长征的记录和著述,从长征的征途中就已经开始。《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正是试图从长征叙述史和长征出版物版本学的独特视角解读长征的历史。作者历时十年,集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收藏之大成,系统挖掘和研究国内外早期记述长征的各种早期书报刊史料,首次完整、准确地披露其背后的历史往事。作者在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珍稀罕见的长征史料,填补了长征研究的空白,极具学术、阅读和历史价值。
从1935年5月26日起至l2月30日止,在长征途中7个月零4天的时间内,《战士》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共出版23期,平均每10天出版一期。作为长征路上唯一连续出版的新闻报纸,《战士》报对红军长征的报道自然是第一时间的第一手报道。
在目前存世的这9张《战士》报中,其中第184期、186期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第193期、194期、195期保存在中央军委办公厅档案馆,其他的报纸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收藏。本书影印的第206期《战士》报,则是笔者在民间收藏家手中发现的。因此,第206期《战士》报,也是在目前发现的《战士》报最后一期。
《战士》报第206期的出版时间是1935年12月30日,再过一天就迎来1936年的新年了。而这一期报纸编辑出版时,正值中央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召开。瓦窑堡会议着重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方针问题。25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精神,并对长征的意义作了高度的概括,提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本书第六回有详细记述)
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第206期《战士》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撰写的文章《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
《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全文2210字左右,马兰纸,油印,8开。在正文下方,报纸通栏刊登一行大字标语:“用我们的头颅和热血为苏维埃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奋斗到底!”。笔者研究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篇完整叙述长征艰难历程的历史文献,也是中国人笔下最早正式发表的长征纪实作品。它不仅比1936年发表并出版的陈云(廉臣)所著的《随军西行见闻录》(《红军长征随军见闻录》)更加完整(因陈云在遵义会议后就奉命离开长征队伍,返回上海前往莫斯科),更比埃德加?斯诺1936年7至10月间到陕北保安采访毛泽东写出的“长征”(后收入《西行漫记》)要早一年。因此,《战士报》也是最早完整记录长征的新闻媒体。笔者曾求教于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朱瑞传》作者郑建英先生,他告诉笔者在研究中也没有发现第206期《战士》报。
《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一文分为三个大的部分。朱瑞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了1935年的战斗历程。他这么写道:“这一年,我们经历了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是一个省,三百六十余天,行程二万五千里。这一年,我们击溃了十几个省的数十万白军、民团、土匪与反动武装的阻截与围攻。这一年,我们占领了大小五十四座城市,筹款近百万元,扩军四千多名,建立了数百处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武装了革命群众……胜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艰苦的远征!”
在第一部分,朱瑞以散文的笔触、优美的抒情方式,首先简单记述并总结了1934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离开苏区的原因和伟大意义——“为着开展革命战争到全国去,为着保卫江西的基本苏区,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中央红军野战军在党和中央政府新的战略方针下,趁着初冬天气的斜阳,踏着一片落叶与微风,开始离开江西苏区向着艰苦与伟大的任务――向着新的苏维埃中国的胜利道上迈进着”。
第三部分,则是对即将开始的1936年的展望和期待——“一九三五年过去了,一九三六年展开在面前,莫忘我们过去一年的艰苦奋斗,铁一般团结在党周围和指挥下,向前,向前,把苏维埃的胜利带到全中国去!”
全文的重点当然是第二部分。朱瑞浓墨重彩、澎湃激昂、高屋建瓴地对1935年的长征进行了高度简洁地叙述,对关键事件的事件、地点和经过均给予了恰当的记录、描述和评论。比如,对于渡过金沙江的描写,朱瑞将红军的胜利与石达开的失败进行对比,更是剑笔如飞,气势如虹:
金沙江奔腾于后,大渡河横梗在前,整个反动营垒在酌酒相庆,在诅咒我们将像石达开一样的覆亡!真的吗?不!石达开是没用的东西!红军,只有红军是永远在千百万劳苦工农群众的心田中和拥护下,只有红军是百战百胜与无坚不摧,所以我们终于以十七个英雄出死入生,夺得大渡河的安顺渡,日夜行二百四十里以廿二个英雄取得大渡河的泸定桥!是的,“足可疲,身可劳,衣服可烧,头颅可吊,什么不要,只要泸定桥!”我们的战号响彻了大渡河的流水!
再比如,在记叙与张国焘的斗争中,朱瑞以其形象地妙笔抒发了自己勇于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表达了自己对党、对军队和对自己的信仰的无比忠诚与坚定信心:
在这三个月中,机会主义张国焘像雪山草地一样给我们红军以大的损害,但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我们战胜白皑皑的雪山与茫茫的草地,我们身体虽然弱,但我们的意志是铁是钢!我们没东西吃可以吃青稞麦,以至野菜青草!我们走不动就爬,爬到最后一口气,也要跟着党!我们战胜了困难,我们也将战胜机会主义的张国焘!
最后,朱瑞以诗人的笔触和情怀,深情地写道:
这一年,我们千千百百的亲爱的指挥员、战斗员粉身碎骨的最后一切都献给革命事业!这一年,我们以一双脚一枝枪,百战不死的身完成了人类空前伟大艰苦神圣的远征!
一年过去了,我们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牺牲和我们一点一点的汗,一滴一滴的血,一片一片的脚印,将在广大南中国与西方盛开着繁荣的苏维埃之花!
朱瑞当年的部下、当年曾任红一师第三团政治委员的老红军肖锋将军,在1936年1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朱瑞主任的文章,确实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团几个领导研究后,决定由政治处通知各营、连队,认真学习座谈。”(《长征日记》,肖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3页。)
而值得一提的是,朱瑞在《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一文中提出了“六渡赤水”。他是这么写的:
党的遵义会议决定过乌江。从一九三五年一月廿九日起至三月廿一日止,我野战军出进于川黔边数千里,先后六渡赤水。土城一战,重创川军,逼永宁,下建武,占扎西,再夺桐梓与遵义。三月廿八日遵义一战,吴奇伟纵队全部击溃,消灭四个团,三月十四日鲁班场一战,更表现我红军的无敌与顽强!
“六渡赤水”是不是真实的呢?难道是是朱瑞的笔误?抑或是《战士》报编辑印刷的失误?
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是红军长征和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党史军史已作定论。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准备渡过长江,进军川西或川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1月19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向北开进,准备从泸州至宜宾地段北渡长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和川军的重兵堵截,于是中央红军在贵州境内和四川南部,与40万国民党“追缴”部队展开了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最为著名的就是四渡赤水战役。笔者参照《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十年》等著作,对四渡赤水的时间、地点确定如下:
一渡赤水:1月29日凌晨,毛泽东果断率部脱离战斗,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寻机北渡长江;
二渡赤水:2月18日至21日,从四川古蔺县太平渡、二郎滩一带东渡赤水河,回师黔北,向桐梓地区急进;
三渡赤水:3月16日下午至17日中午,由茅台附近三口渡口再次向西,进入川南古蔺、叙永方向,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将国民党主力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
四渡赤水:3月21日晚至22日晨,从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又一次东渡赤水河。
但在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1942年11月编印的《红军长征记》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附录中有《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名山著水关隘封锁线表》,其中关于四渡赤水的时间情况,与上述表述略有不同。现节录如下:
月 日 省份 著 水 备 考
1月26日 贵州 渡赤水河 西渡赤水河,翌日又渡赤水河(猿猴)
2月19日 贵州 渡赤水河 东渡赤水河
3月17日 贵州 渡赤水河 再次西渡赤水河,二日后又东渡
经过比对,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四渡赤水的问题,二者的主要差异在时间的记录上。唯一存疑的地方是在上述表格“备考”栏中“翌日又渡赤水河(猿猴)”处。实际上,四渡赤水的“四”,主要是从“西渡”和“东渡”的概念上来区分的,即“西渡—东渡—再西渡—东渡”,共计四次,而不是从所有部队渡河的批次上来划分的。而且其实际的军事行动也是以毛泽东所在的军团直属部队为标准计算,其他部队在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上自然存在一些差异。
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朱瑞在《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中谈及“六渡赤水”的问题,或许是由于作者笔误,或许是由于编印者笔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瑞在计算渡河的次数上,不是以“西渡”和“东渡”的概念来计算,而是狭义地以其所在的部队在不同时间渡河的具体批次来计算的。譬如像上述表格“备考”栏中所记的“翌日又渡赤水河(猿猴)”,也被计算为一次渡河,这样就多算了一次。
总之,朱瑞所著《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是一篇关于长征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是最早完整地全景式叙述长征全过程的经典之作。
《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原文经笔者整理校订,作为附录收入本书,并将原报原版原大影印附后,供读者阅读欣赏。
……
序言:他们,把长征告诉世界
第一回
遵义会议明大义,红军长征得指南
随军西行见闻录,陈云报告数第一
1.长征路上:“遵义会议明大义,红军长征得指南”
2.《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国人笔下最早的长征
3.新发现: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报告与施平《英勇的西征》
第二回
艰苦一九三五年,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一军团战士报,朱瑞最早颂远征
1.《战士》报:长征路上唯一连续出版物,世界新闻史上写奇迹
2.《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最早完整叙述长征历程,首提“六渡赤水”
3.不当副总参谋长要当炮校教员,毛泽东称赞朱瑞是“中国的炮兵元帅”
附录:朱瑞《艰苦的一年,伟大的一年》
第三回
长江自荐大公报,成名之作西北角
塞上首访毛泽东,中国记者第一遭
1.面见《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范长江毛遂自荐走西北
2.《成兰纪行》披露红军长征,《中国的西北角》一举成名
3.延安“一日游”写作《塞上行》,毛泽东致信以“弟”相称
第四回
雪山草地行军记,再由甘肃到山西
身份成谜杨定华,陈云敲定是邓发
1.从《救国报》到《救国时报》:中共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报刊
2.救国时报版《长征记》:第一部亲历者完整叙述长征的单行本图书
3.尘封70载杨定华身份成谜,陈云一锤定音是邓发
第五回
征途扣留传教士,翻译地图见情谊
神灵之手写传奇,萧克不忘薄复礼
1.信奉上帝的薄复礼没有想到,在来中国第12年纪念日这一天遭“被捕”
2.薄复礼著述《神灵之手》感谢红军“被捕”,四年后再回“逮捕过他的国家”
3.76岁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帮助萧克寻找薄复礼,续写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
第六回
红军二万五千里,史无前例是史诗
主席号令搞征文,集体留下长征记
1.毛泽东:“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2.为出版《长征记》征稿,毛泽东亲自发电报给部队并致信参加长征的同志
3.《红军长征记》编辑出版的台前幕后及不同版本演化的历史脉络
4.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公开出版发行
第七回
逸经发表西引记,国统区内第一次
作者署名叫幽谷,红色牧师董健吾
1.《逸经》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2.《西引记》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3.“幽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八回
美国记者埃德加,西行漫记走天涯
写下长征两万五,红星照耀大中华
1.斯诺“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险”秘密探访中国红区
2.王福时等翻译《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是斯诺著作最早中文版图书单行本
3.汪衡翻译《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斯诺《长征》最早中文版图书单行本
4.《红星照耀中国》的问世及其中译本《西行漫记》的出版与传播
第九回
阿英编辑识风雨,未知黄镇误萧华
西行漫画似神笔,长征画集献国家
1.阿英盛赞这25幅长征漫画是“中国漫画界划时代的纪念碑、分水岭”
2.25年后才找到《西行漫画》真正作者,正式改名《长征画集》出版
3.“我画了整整一路,大概有四五百张,现在留下的就是这24张
后记: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