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a case stud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71006
  • 作      者:
    全诗凡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全诗凡,2014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获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房地产。近年来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经济问题探索》、《首都经贸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研究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来自高层领导的关注使京津冀地区一体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学者们从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制度、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也提出了许多关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但是,很少有从区域产业链视角进行研究。实际上,一个区域内部各城市产业联系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区域一体化程度和竞争力。《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以区域产业链为视角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区域产业链的内涵和理论,而且对京津冀地区自身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二)理论背景
  目前对区域产业链进行研究还不算多。从理论上对区域产业链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龚勤林(2004)和陈朝隆(2007)。龚勤林对区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认为产业部门对优势区位的追逐、微观经济活动指向性是区域产业链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且产业链接通和产业链延伸是实现区域产业链的主要方式。陈朝隆借鉴了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诸多理论,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效应理论、梯度理论等传统区域经济地理理论,还有新产业区、新经济社会学、新经济地理学、国家竞争优势、创新体系等理论对产业链各环节在不同空间上布局进行了解释。
  从实证上对区域产业链进行研究则更是显得不足和不成熟。区域产业链进行实证的文章不多的原因是产业链的各环节不好界定,以及各环节的数据不容易获得。例如,陈朝隆(2007)只是基于整条产业链产值的统计描述对中山市小榄镇从早期水稻种植、鱼塘养殖产业链演变成现在的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观赏鱼养殖等产业链进行实证。也有学者尝试提出确定产业链的方法,例如,马国霞(2011)等提出了确定产业链各环节的方法,步骤依次是,首先依据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其次将某一行业作为下游产业,将对该行业的中间投入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大于均值的行业作为上游产业;最后将上下游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链。许优美(2010)也基于投入产出表,应用平均波及步数法确定了天津市的几条主要产业链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在明确提出区域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从演化的视角,以分工理论和区位选择理论分析区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并且分析区域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区域产业链的理论体系和内涵,为区域产业链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其次,借鉴平均波及步数法来测度产业链发展程度,从方法上提出了一个量化产业链的方法,为对产业链的定量研究做出了一点贡献。
  (二)现实意义
  首先,我国已经形成两个比较好的经济一体化地区,分别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第三大区域——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河北省在北京和天津两座大城市之间一直发展无力,同时北京市又面临着城市病,如交通拥堵、人口过多、房价过高、雾霾问题、水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倒逼京津冀地区改变观念、消除体制障碍、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有利于其自身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其次,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我国“三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轴心,西北、华北走向东北亚、走向世界最直接、最便捷的海上要冲。加快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利用其连接“东中西”板块和“南中北”板块的纽带地位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区位,加快西部地区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缩小东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区域产业链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产业链形成机理
第二节 区域产业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链的重要性
第四节 区域产业链影响因素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测度与典型事实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现状
第二节 区域产业链度量方法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链发展
第一节 主导产业链选择方法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主导产业链

第六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与长三角比较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链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比较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链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链比较

第七章 京津冀地区未来主导产业发展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地区比较
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未来主导产业发展

第八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实证研究
第一节 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公式
第二节 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
第三节 京津冀各地区工业产值份额演变情况

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计量模型与指标说明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现状
第三节 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的实证检验

第十章 区域产业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模型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区域产业链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和讨论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影响因素分析

第十一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