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独孤及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76542
  • 作      者:
    金晶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金晶,1980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200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考取黑龙江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于201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理工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学比较。在《学术交流》《文艺评论》《佳木斯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独孤及研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独孤及的思想及文学地位,指出独孤及是其时代弘扬儒家思想、将纸上谈兵的儒学主张贯注于具体事务的经世致用型文人的缩影。独孤及理充而气足的奏议文风、序文和记述文中精致的叙事写入技巧、碑志文黜华录实的写实特征、哀祭文的怨天主题与“缘事而发”的抒情特点,都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唐文创作的“大手笔”。其部分诗歌“以文为诗”的特点显现出诗人对生活记录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于诗味儿的追求,而另一部分诗歌“格调高古”的特征则体现出他有意识地超过大历时期的“华俗”之风,在质与文之间寻求平衡点的努力。最后,《独孤及研究》讨论了独孤及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并对学界通行的、将其视为“古文运动先驱者之一”的观念提出了质疑。指出他所抨击的徒有声形之美而无实在内容的骈文,绝不与通常所说的骈文同义。诚然,比起六朝和同时代的作家,他的确创作了一定数量叙事写入、张扬个性的散文,然而,这实际上与盛中唐之交“人”的觉醒与“入学”的崛起密切相关。
展开
精彩书摘
  《独孤及研究》:
  (三)先祖为“屠各贵种”说
  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一书中认为,独孤及对自己家族世系的叙述纯属无稽,并通过严密的考证得出结论:“独孤氏乃屠各之异译,本匈奴单于之贵种。自刘渊进窥中夏,遂冒认汉后,改姓刘氏。入后魏为三十六部之一,号独孤部。孝文南迁,依旧改为刘氏。魏末又复旧姓,而亦有未复者,故匈奴刘氏与独孤氏,并见史册,为北朝盛族。后世姓学家谓独孤氏本姓刘氏,出自炎汉者,特为刘雄碑、独孤墓表等所始耳。”②在这里,姚薇元先生合理地解释了匈奴刘姓、独孤姓两姓并存史册的原因,并且排除表面迷雾,深刻体察到独孤家族与匈奴贵种之间的关联。细读初唐史书会发现,北朝贵族“冒认刘姓”的事件频频出现。如《晋书·刘元海传》即载:“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③永兴元年,刘元海(刘渊)僭即汉王位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并下令日:“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明,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杨俊义,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④可见,刘渊俨然以汉室裔孙自居来证明由他做皇帝名正言顺。另外,刘渊卧疾时托付辅佐太子的重臣刘欢乐、刘洋、刘延年、刘聪,亦都托姓为刘。刘渊之父刘豹为左贤王时,“魏武分其众为五部,以豹为左部帅,其余部帅皆以刘氏为之”①。可见,除刘豹一部外,其他四部亦都托姓为刘。若果如姚薇元先生所考,独孤及的从祖刘库仁与刘渊同族同宗,那么独孤及的先祖就极有可能在托姓为刘的队伍当中。
  姚薇元先生说:“后世姓学家谓独孤氏本姓刘氏,出自炎汉者,特为刘雄碑、独孤墓表等所始耳。”②指出独孤及的《独孤公灵表》是误导后世姓学家产生错误认知的始作俑者。诚然,由于独孤及在盛中唐之交的影响力,落实于文字是这样的,但是如我们上文也提到的祖沛献王辅不可能是一代两代人的信条,而是多少代人口耳相传的家族信仰。如果把独孤家族的一系列墓志放回独孤及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特有的人文生态中来考察,我们亦可推测独孤家族认定自己为汉室裔孙更深层、更隐秘的心理,恐与维护家族的尊严有关。我们可以试想,以博学多识著称的独孤及不会不知晓初唐史书上的记载,时人亦有私下议论其家族冒认汉姓的可能,即北朝贵族冒认刘姓的那么多,独孤氏称自己本于刘氏是不是冒认呢?如若自己引以为豪的家族信仰却被质疑成冒认,那就太伤独孤家族的体面了。故独孤及在《独孤公灵表》里的认祖归宗虽缺少必要的史料支撑,其隐密的内心亦可能是对自己家族冒认刘姓的公开否认,把家族源自刘姓变成板上钉钉的事实——其根本就是维护自己家族尊严的体现。
  以上三种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其共性都可以证明:(1)独孤家族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地位显赫的勋阀贵族。这个家族杰出的历史人物如独孤罗辰、独孤永业、独孤信、隋文帝独孤皇后等。最有意思的是,独孤信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朝国丈,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唐元贞皇后都是他的女儿。杨广、李渊、宇文化及都是他的外孙。(2)独孤氏为代北虏姓,北魏迁洛时迁入河南,以河南洛阳为郡望。
  ……
展开
目录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独孤及所处的时代
第一节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的政治焦虑
第二节 “安史之乱”后唐代“文儒”的时代风神
小结

第二章 独孤及的生平与思想
第一节 独孤及的家世
一 独孤及家族的历史渊源
二 独孤及家族的文化转型
第二节 独孤及生平事迹概览
第三节 独孤及思想特征补说
一 功成与身退:儒与道的思想对接
二 以儒悟佛:儒对佛的思想整合
小结

第三章 独孤及的文章创作
第一节 独孤及文史资料价值续补
一 从《独孤公灵表》看“文儒”与“吏能”之争
二 从《论李藏用守杭州功表》看肃宗对有功之将的态度
第二节 独孤及文分体论析
一 理充气足:独孤及奏议文创作
二 叙事写入:独孤及序文创作
三 黜华录实:独孤及碑志、塔铭文创作
四 哀怨沉实:独孤及哀祭文创作
第三节 从“唐文三变”论看独孤及文的历史地位
一 梁肃笔下推动“儒道益炽”的独孤及
二 宋人眼中作为“宏道先驱”的独孤及
三 清以后诸家“唐文三变”新解中的独孤及
小结

第四章 独孤及的诗歌艺术论
第一节 独孤及诗的艺术特征
一 精工细密:师承《文选》的诗题佳作
二 以文为诗:儒家实用精神的无意识表露
三 格调高古:针对流俗诗风的有意识对抗
第二节 独孤及诗歌艺术之不足
一 语意雷同
二 诗尾说理直露
三 冗累少远韵
小结

第五章 独孤及与“古文运动”关系辨疑
第一节 骈俪之风统驭下的唐代“古文”理论
一 独孤及之前有“古文先驱”之称的作家对骈文的态度
二 “古文”大家韩愈、李翱对骈文的态度
三 “古文”作家的被误读与自我辩护
第二节 独孤及“古文(反骈文)先驱”提法辨疑
一 疑点之一:从独孤及文质相配的文学主张谈起
二 疑点之二:从独孤及的屈宋论谈起
第三节 独孤及“先道德后文学”主张与“古文(散文)运动”概念辨疑
一 独孤及“先道德后文学”主张与人的觉醒
二 独孤及文学思想的“入学”走向与文的散文化倾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