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现代农业经营管理》:
1.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
这一阶段,龙头企业还处于自发的发展状态,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照,基本没有国家的扶持,没有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多数企业对农户有拉动作用,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拉动,没有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根据历史资料,这一阶段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要集中于畜禽养殖和加工行业。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
这期间,发展最快的就是沿海地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少数企业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时,“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正式诞生,这种模式得到了国内多数学者的认同,也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的扶持,但并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这一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更快,政府也逐渐加大扶持,开始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农业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协调机制。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的多种模式。
根据资料显示,1996~2000年,产业化组织数量年均增长53.1%,带动农户数量平均增长31.1%,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户均收入年均增长56.5%。
4.第四阶段(21世纪至今)
这一阶段,国家开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2001年评定并命名了首批国家JI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0个。到2005年年末,共评定国家JI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0多个。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销售总额达5.7万亿元,带动农户达1.1亿户。农业龙头企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