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226630
  • 作      者:
    刘世锦著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等]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早年刘世锦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头看一看本书曾经讨论的问题还是颇有趣味和意义的。正如作者在再版前言中所言,经过长时间的推动和探索,国企改革至今仍处在相对滞后状态。改革的逻辑、方向以至策略应该说大体上是清楚的,但改革进程的迟缓、反复,甚至落入某种困境,确实令人深思。这或许涉及到一个更大范围的体制转型问题,需要理论上更多的探索和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本书再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回顾、反思和深化认识的机会。
展开
作者简介
  刘世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200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近年来领衔组织了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并主笔研究成果,包括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等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等判断的著作《陷阱与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选择》,较早引入中国经济新常态重要观点的著作《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等。参加中共十八届三中和五中全会报告的起草工作,是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多个省市和城市顾问。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上篇讨论了人的行为假设和环境因素特征假设,由此引出经济体制的基本功能,即激励、配置、保险、约束;在分析等级组织、市场组织和中间性组织体制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易技术结构与体制组织的相容和组合问题,并讨论了产权结构对体制效率的影响、体制创新的条件、用耗散结构的观点分析体制长期演进等议题。这一分析框架对诸多现实体制问题具有解释力。下篇是对上篇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实际运用。以当时正在推行的承包制为背景,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
  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最初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在物理学中,均衡指系统所处的一种特定状态:相互对立的各种力量同时对系统发生作用,但这些作用相互抵消,作用的结果为零,系统呈现出某种稳定性。因此,均衡概念的本意是“相反力量的均衡”,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某种相等的数量关系。
  经济学中均衡概念的古典涵义有二:第一,对立的供求力量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即变量相等;第二,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势力都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即行为最优,或行为确定。虽然均衡在形式上表现为变量相等,但具有本质意义的是行为最优,因为均衡状态意味着经济活动当事人某种利益的最大化,他已不可能通过改变现状增进其利益,因而他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动机。
  古典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最早特指市场均衡。以后均衡概念的使用扩展到了其他方面,在均衡概念的含义上也不再囿于古典的条件限定。只要满足变量相等和行为最优两个条件中的任一条件的经济状态,就可被称为均衡。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提出和探讨了均衡和非均衡的可持续性问题,例如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失业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短缺就被视为可持续的非均衡现象。
  在经济体制分析中引入均衡概念有助于描述经济体制的某些特定状态,从而满足对经济体制作动态分析的要求。对体制均衡概念,用变量相等和行为最优这两种含义分别或同时加以定义都是可以的。
  ……
展开
目录
上篇
1 行为假设、环境因素特性假设与经济体制功能
1.1 经济理论对行为假设的依赖
1.2 行为假设之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1.3 行为假设之二:需求偏好的多样性
1.4 行为假设之三:有限理性
1.5 行为假设之四:机会主义倾向
1.6 环境因素特性假设
1.7 经济体制功能分类
1.8 经济体制功能分析纲要图
2 经济体制效率:概念与度量
2.1 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交易概念
2.2 交易费用
2.3 经济体制效率
2.4 对其他经济体制效率表达和评价方法的评论
2.5 经济体制效率的度量
3 等级组织与市场组织
3.1 经济体制组织形态的抽象
3.2 等级组织
3.3 市场组织
3.4 等级组织与市场组织的效率比较
4 若干类型的中间性体制组织
4.1 从完全竞争到垄断:组织构造与效率的变化
4.2 纵向中间性体制组织:与资产专用性强的交易相联系
4.3 纵向中间性体制组织:与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相联系
4.4 补充性说明:中间性体制组织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5 不同体制组织的结合:模式与逻辑
5.1 交易技术结构与体制组织的“相容”与“不相容”
5.2 H+M模式
5.3 H+IAS模式与H+IQs模式
5.4 H+H模式
5.5 交易技术结构多样化条件下的体制组合
5.6 补充性说明
6 产权与经济体制效率
6.1 产权:概念、特征和地位
6.2 产权的起源与重要性
6.3 对科斯定理的评论
6.4 产权的排他成本
6.5 产权的内部管理成本
6.6 小结
7 动态分析:经济体制的创新与演进
7.1 经济体制的均衡与非均衡
7.2 体制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7.3 体制创新的主体和类型
7.4 体制创新的过程模型
7.5 创新成本的结构、最小化与合理分布
7.6 小结:耗散结构理论与体制变迁的长期趋势

下篇
8 古典公有制企业体制的特征、非均衡与改革
8.1 古典公有制企业体制的基本特征
8.2 古典公有制企业体制的非均衡及其认识时延
8.3 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回顾
8.4 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承包制的补充说明
9 政府与企业:财产关系与分配关系
9.1 全民所有制的内在矛盾与代理机构
9.2 政府与企业的收入目标及其对目标的“关心度”
9.3 政企收入分配的类型与若干倾向
9.4 一个贿赂模型及其应用
9.5 招标承包:一个有长期意义的进展
9.6 小结
10 不同产品交易体制下的企业行为
10.1 企业投入产出的产品价格组合类型
10.2 双轨制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10.3 价格放开与比价复归
10.4 资产专用性强的产品交易体制转换的特殊性
10.5 小结
11 就业与保险职能的分解及实物福利性收入的货币化
11.1 传统劳动体制:职工对企业的全面依赖
11.2 个人货币化收入分配方式的改革
11.3 企业内的革命:劳动优化组合
11.4 小结
12 承包经营者:个人行为与制度约束
12.1 经营者产生的两种方式
12.2 承包经营者的双重“身份”
12.3 承包期限与经营者预期
12.4 对经营者的监督
12.5 小结
13 承包制的体制和效率特征以及向股份制的过渡
13.1 过渡性体制形态的表达和度量
13.2 承包企业构体制特征估价
13.3 承包企业的体制效率估价
13.4 转向股份制:必要性和条件
13.5 改革的两种类型与改革战略的转换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