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川导滞物华丰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李白《公无渡河》
如果说,现在发了洪水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当然是登高待援。那么上古时候呢,具体点说,距今四千二百年,即尧舜时代,发了洪水,谁又来帮助我们的先民抵抗洪灾呢?历史有回答:夏后氏,禹。
但是最先被任命治水的人,其实并非是禹。
据《史记》所载,在尧帝在位时,中原一带便洪水滔天,《吕氏春秋?爱类》言:“古者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这么厉害的“鸿水”,哪来的呢?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神话传说,认为此乃共工氏所为。
《淮南子》说“民皆上丘陵,赴树木”。所以耕种和捕猎都受到诸多限制,而这恰恰是人们赖以糊口的食物来源。吃是大事,然而出了问题,尧帝很烦心,就到处求贤,希望平治洪水。四岳知道了就向尧帝推荐夏后氏的鲧。
但是尧帝不是很赞成,认为鲧这个人经常不听号令,让整个夏后氏都蒙受污名,不能用他。
可是在这一辈人中,没有比鲧更能干和有本事的了,四岳希望尧帝试用他。
于是尧帝只好任用鲧来治水。可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九个春秋都过去了,大水非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加猖獗。
这时,代理执行尧帝职权的舜南巡回来,刚回来就在百官的面前将鲧拘捕了。原来舜在南巡的途中看到鲧治水的情况实在是不像话,堤岸千疮百孔,沿河的居民怨声载道。于是舜就将鲧流放到羽山,并派祝融将他杀了。可是洪水肆掠,必须要治理。既然鲧死了,那就让他的儿子禹来继承父业吧。
于是舜派禹来担任治水官,但是禹却推让给契、后稷和皋陶。舜帝摆了摆手:“女其往视尔事矣。”也就是说,还是让禹去担任起这个任务。
禹尽心尽力,很想治好水患,好让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但是他父亲治水无功而身死的事情,很让禹介怀。于是,白天他就随着山势树立标识,以便考察山川形势;晚上则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治水的方法。
治水岂同儿戏,一旦开工,就得一干到底,所以一定要定好治水的方向。堵看来是不行了,而且水越堵越高,一旦出现缺口,万民遭殃。禹的父亲就因为这个连命都丢了,绝不可马虎。既然光堵不行,那么加上疏导呢?禹打算把洪水通过沟渠一直引到东海,菏泽入海,不就成了?但是仅仅靠禹和他手底下的几个人也不能成事。办大事,天时地利人和,必须都要考虑进去才行。治水,就是当时大到不能再大的大事。
于是禹开始行动了。他对祖先神明的祭祀丰厚而尽礼,以此来顺应天时;他考察山川,以此来了解地利;他主动联合曾经有过嫌隙的共工氏,以求人和。如此劳身苦思,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据说,有一次他经过家门,恰逢他的妻子刚好生产,听到门内婴儿的呱呱之声,他也没有进门,而是强忍心中思念,拿起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揣起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继续踏上治水的征途,划九州,辟道路,修堤障,度山脉。
治水是大事,大事就要顾全周到,因为只关注于治水,很可能会被其他的事情扰乱。于是,他命令伯益发放稻谷种子,教人们在地势低洼且潮湿的地方栽种;叫后稷监管食物,在人们没有东西可吃的时候赈济他们。而且禹还从食物富足的地方调拨多余的食物给缺粮的地方,使这些地方的人不至于饿肚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各个氏族联盟间尽量平均。
如此一来,禹在治水的时候,便得到人们的拥戴和帮助,经过十三年的辛苦,终于开通了九座大山的道路,疏导了九条大河的水源,于是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前住在丘陵和树上的人们便可以搬到地势低洼而平坦的地方来居住,这样就使得耕种、捕鱼、打猎等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终于富足起来。
而且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巡视了各地所特有的物产,以此来制定他们该有的贡赋;并且视察了各地山川的情况,制定了九州的划分。
治水成功,舜很是高兴。
禹向舜报告说各个氏族联盟都“各道有功”,唯独三苗“顽不即功”,希望舜帝留意。“顽不即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冥顽不灵而且没有功绩。言下之意,禹想要讨伐三苗。那么,仁德的舜帝会同意这个请求吗?请看下篇:伐三苗成就伟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