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坦老师个儿很高,我们弯腰扫地还感到腰酸,但他弯起腰来打扫卫生很有劲,我们每个同学都很佩服。
这是我们养猪课的老师,他们不仅学识渊博劳动观念强,还言传身教。我们常常想起他们,常常激励着我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工作。
师如父母,回想起学生年代,我时常想起老师们的教诲和言传身教,个个都使我敬佩。
二、踏雪1964年春,春节后开学不久,是在正月二十六,下了一场大雪,雪下了一夜,地上的积雪足有半尺厚,男同学与老师一起去扫雪,这时听到了学校广播在喊:“全校师生请注意,马上到学校礼堂集合,学校有紧急任务。”学校管理生产的周文仲副校长与大家讲,“昨天的大雪对小麦生长有利,麦苗正要返青,风一刮,雪流失,会影响小麦返青。需要人工踏雪,踏实保雪才能对小麦苗生长有利,各系要组织师生去踏雪,他分配完任务后,各系各班踏雪,可不是生产活动。都分别去踏雪了。
这年是倒春寒,雪夹着春风格外刺骨,我穿得很单薄,也没有毛衣,冻得直打哆嗦,为了挡寒,我抱着双臂,不断用劲踏雪。当时,门常平老师发现我穿得单薄,他说:“海山,你回宿舍休息,不然会冻坏的。”他看我不肯回去,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硬给我穿上了,接着他带领我们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大家一股气完成了任务。
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起来,只见白雪皑皑的一片,整个大地披上了银装,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对于农业生产而言,雪就意味着水,如果这些雪融化成水渗入土壤中,就能大大的改善春季土壤墒情,然而北京的初春往往下雪过后,马上会刮起五六级的大风,而松软的雪是经不起大风强烈抚摸的。只有把它压实才能保存下来,于是校党委就决定发动全校师生冒着严寒走向地头面向一字排开,用力把雪层踏实,松软的雪层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响声,变得厚实坚强了。
太阳斜挂在南边天空中,送来阵阵的温暖,师生们并不感到寒冷,反而在这种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领受了几分情趣。
三、讲课这天的第一节课,由门常平老师讲课,门老师当时是主讲家畜内科学,这天他没带讲义,他平时带讲义也不过是把讲义往桌上一放,就讲一节课,也是滔滔不绝。他讲一节课是根据寒冷天气。临时发挥,他对大家说:“今天不讲书本上的内容,讲一讲寒冷天气对动物疾病的影响;寒冷对动物发病是一个主要因素,要单独讲,讲几节课也讲不完。护理防寒是保证动物不发病或发病后转归预后良好的关键,环境条件是养殖业的关键,而温度是环境条件的关键。”动物厩舍的环境温度对动物的疫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起主导作用。大牲畜对环境温度有一定适应能力,但是温度太高或太寒冷也是有害的,特别是小动物,以猪为例,经实验证明,哺乳仔猪在30一22℃最适宜,断奶仔猪在22—24℃;其他各阶段最适宜在16—20℃。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