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强势攻城:Uber是如何迅速崛起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225236
  • 作      者:
    洪旭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1、 全球估值极高的非上市公司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首度袒露共享经济方法论

  2、 本书全面梳理了Uber的成长历程,带你走进共享经济的领军企业Uber,深入解析共享经济的洪流,以及风口企业优步的奥秘。

  3、 抛开枯燥的理论与数据,本书从卡兰尼克的成长经历入手,描述了优步从一个创意到全球非上市极高估值公司的坎坷历程,所谓拥有“舆论豁免权”的uber,是如何深入人心并广为接受的。

  4、 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有人高呼国产的滴滴胜出,有人觉得优步才是赢家,优步背后的运营逻辑与滴滴有什么不同,一切尽在《强势攻城:Uber如何快速崛起》


展开
作者简介

  洪旭,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专职财经传记作家,曾就职于36kr、腾讯科技等媒体,参与写作《辣道至简:老干妈的经营智慧》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详细讲述打车软件UBER的创业历程,以及创始人独特的创业故事,展现优步作为共享经济代表的强大运营方法论,内容涉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推广、规则设置、危机公关、热点运营、团队管理等方面,深刻解读互联网的共享、链接、整合之道,以及传统行业如何颠覆转型。

展开
精彩书摘

  Uber是人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但酷就一定有现金流

  在硅谷,最常见的口头禅是:行动、试验、改进。没有人会要求一个创业者在创业前先搞定一切。先行动,再改进,这是基本的“创业规则”,没有第一步的行动,接下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硅谷常见的创业方式叫“车库创业”,惠普、苹果、亚马逊、Google 的发源地都是车库,很多硅谷创业者都是在自家车库开始创业的第一步。理由很简单,车库的空间足够大,工具多,而且场地免费,对于没钱也没资源的年轻人来说可以说是最佳创业场所。不用等到有了办公场所、有了团队,或者有了投资再创业,创业的本质就是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现状如何,先行动起来才是关键。

  卡兰尼克小时候或许也曾在自家车库改造过各种机器设备,但他的创业之路却不是从车库起步的,他承袭的是硅谷的另一个“传统”: 辍学创业。

  辍学创业在硅谷早已成为一种潮流,硅谷知名创业者兼风投家彼得?泰尔甚至还就此推出一项计划:每年资助20名20岁以下的年轻人10万美元,支持他们辍学创业。

  事实证明,在辍学创业的年轻人之中,有许多人都成了硅谷创富神话的主角。看看这一长串名单: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之父” 史蒂夫?乔布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Etsy创始人罗布?凯林、Ttwitter和Square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Tumblr创始人大卫?卡普、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Wordpress创始人马特?穆伦维格、Dropbox联合创始人阿莱希?菲尔多西、Spotify创始人丹尼尔?埃克……

  这些昔日或今日的硅谷富豪,创业领域不同,各自的长处不同,个性不同,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都是辍学创业,没有拿到文凭。

  在充满“一夜创富”神话的硅谷,没有文凭反倒成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辍学创业的“始作俑者”比尔?盖茨曾经担心这一风气给年轻人带来不好的影响,2015年毕业季他在博客上撰文说:“今年春季,全美有200多万学生做了我从未做到过的事情:他们成功取得了大学文凭。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庆祝的成就。尽管我自己从大学辍学,并幸运地在软件行业取得成功,但是获得学位是更可靠的成功之路。”

  很显然,硅谷的年轻人不愿意听“老人家”的话,不仅风投家为辍学创业的学生提供资助,各大科技公司也非常欢迎辍学学生加入, Facebook就曾聘用了一个18岁的学生担任全职职位,雅虎也曾花3 000 万美元购买了一个19岁学生开发的应用程序,并直接聘用他为产品经理。

  有人问卡兰尼克:“当年你放弃学业,从UCLA(加利福尼亚大 学洛杉矶分校的简称)辍学创业,对此感到后悔吗?”

  卡兰尼克说了一句:“Sometimes you just follow your dreams.” “follow your dreams”,听起来很浪漫,其实不是的,这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容易的那条路,去选择更艰难的道路。卡兰尼克接着说:“你应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追求梦想,有可能是在你21岁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也有可能更老一点,开始去做一件谁也没做过、你也从未想过自己能故的事。”

  关键不在于是否辍学,而在于是否能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随时听从梦想的召唤,摆脱一切阻碍,现在,立刻,马上去做。

  《福布斯》杂志编辑、“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者峰会”的创始人兰德尔`莱恩曾用“互联网海盗”来称呼新一代的硅谷创业者,他认为,这些正在改变时代的风云人物有一个终极的共同点,同时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那就是:特立独行。也就是说,不亦步亦趋的人,善于打破常规、敢于尝试的人,才有可能在新一轮互联网“淘金热”中取胜。

  无论是卡兰尼克,还是其他辍学创业的硅谷年轻人,他们都没有轻视学位或教育的意思,也并非觉得大学不重要,否则他们一开始就不会努力考上大学。之所以辍学会在硅谷成为一种风潮,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敢于打破常规、斩断后路的创业精神。

  “阅后即焚”社交软件303队的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在毕业前一个月的某节课中途直接退学创业。

  听到这件事,一般人的逻辑很可能是这样的:只剩一个月就毕业了,为什么不等到拿了学位再创业呢?多可惜。

  而埃文的逻辑是:为什么要为了拿一张证书而浪费一个月的宝贵时间?梦想等不了,人生等不了,产品等不了,团队等不了,市场也等不了。

  什么是更重要的事,硅谷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 想一想硅谷的“法则”:即使你不善于经营企业,创业很失败, 只要产品或技术足够创新,照样有大企业愿意花钱收购一在这里,创新是能够直接变成现金流的。所以,失败并不可怕,机会、金钱与成功遍地都是,问题在于必须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去创造真正能够产生价值、改变世界(哪怕只是世界的极小部分〕的产品。 这或许正是卡兰尼克不断尝试创业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创业“失败”两次之后,卡兰尼克抛开犹豫、下定决心创办Uber,据他自己说,是因为看了一部名叫《午夜巴塞罗那》的电影,同时也是因为合伙人加雷特?坎普的热心劝说。但真正让他做出选择的内在推动力,应该是烙印在他身上的硅谷基因一一在Uber这个创业点子产生之前的一年时间里,他一直在世界各地辗转,参加各种科技大会,结识各类人群,保持行动,保持思考,为的就是寻找创业机会。没有这一年时间的“准备”,机会不可能平白无故降临在他身上。

  即使没有看那部电影,即使没有合伙人助力,最终卡兰尼克大概也会走相同的路,可能不是Uber,可能是Aber、Eber……

  我们今天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看Uber,会觉得做这个产品非常简单,但让我们去除上帝视角,回到Uber最开始的局面,就会发现卡兰尼克和他的团队面对的几乎是一个“死局”:政府监管限制了出租车数量,导致乘客打不到车的现象成为常态,同时监管造成行业垄断,导致出租车执照价格昂贵,司机要得到执照,就要花大量的钱,同时每天还要交“份子钱”,结果导致司机赚钱不易、态度不好,乘客负担昂贵车费,承受糟糕的服务……

  你想做一个产品,让每个人轻松地打到车?怎么做?照当时的状况来看,似乎处处都行不通:绕过监管?等着被罚吧。改造行业?痼疾太深了。仅仅是增加汽车数量,就能保证乘客打到车吗?不一定……

  从解决用户麻烦的角度出发,按理说早有人比卡兰尼克更早发现“打车”这一需求,毕竟出租车行业的痼疾存在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但之所以始终没有人采取行动,就是因为这件事太难做。如果只做一般的叫车服务产品,那和电话叫车、网络租车有什么区别?真正革命性的、颠覆性的产品,必须有颠覆性的技术和观念作为前提,但颠覆谈何容易?

  当时,在巴黎的一个小组会议上,卡兰尼克和他后来的合伙人加雷特?坎普把这个刚刚萌生的点子提出来和其他成员做了一番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结果。这个点子就和当天讨论的其他点子一样平凡。 就连卡兰尼克自己也这样认为,以至于离开巴黎之后,他很快就将这个创意抛至脑后。或许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并不相信自己,也无法去相信那些所有人都不信的东西。

  然而回到硅谷之后,他开始重新体会到一个简单的道理:永远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去做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更重要的是,去做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这才是一个硅谷创业者应该承袭的“创业基因”。 这个时候的卡兰尼克,身体里面的“创业血液”终于苏醒。“如果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值钱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创业家,我有没有因为问题很难,变得很有好奇心、很激动?”

  人人都说不可能,甚至你自己都觉得不可能,这就对了。正因为如此,才有去做的价值。这并不是莽撞,卡兰尼克很清楚,创业者要具 备冒险的勇气,更要具备降低风险的智慧。在人人都觉得高风险的地方,你要看到降低风险的可能,这样你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正如他后来所说:“在白纸上画两个圆圈,一个是你的舒适区,而走出去进入另一个圈,努力做一些本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才是能创造奇迹的地方。”

  事实上,刚刚上线时的UberCab,只是一个相当粗糙的产品,有些基本的功能,只能叫来几辆租车公司的车,从UberCab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卡兰尼克和他的团队最初连产品定位都没摸清楚:他们想做的难道是另一家租车公司吗?连车都买不起,拿什么和租车公司竞争?

  但是,奇迹发生了:这个粗糙的产品,虽然不太好用,能够叫来的汽车数量也不多,却吸引了不少用户频繁使用,因为人们觉得用手机能够叫来一辆车,很酷。哪怕多等一会儿,哪怕不那么靠谱,也很酷。定位混乱,产品体系也不知道怎么搭建,商业模式更是一片混沌,但卡兰尼克坚持了这次创业的初衷:“在手机上按个键,然后出现一辆车”,不确定的因素那么多,但仅仅拥有这一个确定的优势,仅仅看到这一个别人没有看到的点,做到这一件别人没有做到的事,就足够产生价值了。

  ……

展开
目录

1. 诞 生

连续创业就是享受投入、跌倒、站起来的过程…………………002 

Uber是人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但酷就一定有现金流……………008

饿极了的“鳄鱼群”扑上去就能咬掉一大块……………………014 

在想象和现实之间造出的差距里找风口…………………………020 

瞄准“破碎行业”做一款“自私”的产品………………………025


2. 草 创

1-9-90法则:拿下第一批用户……………………………………032

Growth hacking:大流量,裂变,有效留存…………………… 037

禁令来了,我依然乐观得无药可救………………………………042 

建立早期壁垒:技术至上,别上Uber找情怀………………… 047


3. 渗 透

越是高频需求,越适合最土的传播方式…………………………054 

只在乎用户是否和我们站在一起…………………………………059 

简单“粗暴”地做好一件事就够了………………………………064 

除非欣赏我、适应我,否则免谈投资……………………………069

 

4. 扩张

作为指数型公司,跑过临界点必有复合增长……………………074 

标准化高于一切……………………………………………………079

本地化实验:Uber不是到哪里都扮演颠覆者……………………084

每一座城都是个“三人”自治区…………………………………089


5. 险阻

作为利益体的“破坏性物种”,弓箭都瞄准你…………………096 

安全之“痛”:先搁置难题,等待时机…………………………102

活在政策保护的规则里哪有明天…………………………………108

“暴君”算法:我一定是最佳方案,讨厌没用…………………113

有盲区就有竞争对手,战斗到甩开距离…………………………118


6. 对阵

人格化的产品是最好的公关………………………………………126

既然要呑并世界,又何必四处联姻………………………………132 

如何引导舆论:市场公关十政治游说……………………………138

没争议就造争议,没什么比默」默无闻更可怕…………………144

成为巨头后,就别再想着作点“小恶”…………………………150

 

7. 迂回

效率是最底层的战略………………………………………………158

“数据”思维:不问原因,只看结果……………………………165

被黑无数次,为什么仍然坚持“坐地起价”……………………170

用创意和技术满足用户,而非讨好用户…………………………175 

不花钱的跨界营销:好点子就是真金白银………………………180


8. 进军

烧钱烧出囚徒困境…………………………………………………188  

在中国市场,保持有水平的谦虚…………………………………194

如何兼顾“接地气”和“很洋气”………………………………201

从打车到拼车:低价高效的逻辑永远是对的……………………206


9. 未来

未来的魔力在于把时间、瓶颈感、喜悦感和钱带给用户………214 

做产品不是一场民主选举,98 :2才能取胜………………… 220

“消灭”司机,让所有人变成乘客………………………………225

不是一个孤立的APP,而是场景中的功能………………………230


附录

五周年致辞…………………………………………………………238

伟大创业者的8个特质……………………………………………245

优步在华“和”之道………………………………………………2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