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画传》:
长女庶出
林徽音的名字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改为林徽因。只因当时有一个男诗人名叫林微音,“微”和“徽”字形十分接近,人们常常把他们二人的作品搞混。为了与之区别开来,她决定改名为林徽因。她说:“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
20世纪30年代,正是林徽因最为明媚美好的岁月。她决意改名,以及改名缘由的说明,明显带有对那位男诗人的睥睨之意,从中也可看到林徽因清高、不同流俗的性格。
幼年时期,林徽因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她的祖父专门聘请了塾师,在家中为儿孙授课。现代文学史上以文言文翻译外国小说著名的林纾(林琴南),当年曾担任林家私塾的国学教师。
民国初年,徽因全家随父亲迁居北京,她与表姐们一起,在培华女中读书。这是一所英国教会学校,校规严谨,校风良好,英语授课,平日住校,周末回家。
徽因聪颖秀丽,既有江南女儿的灵动,又有长女的善解人意,父亲对她十分疼爱。可是,徽因的母亲却日益被父亲冷落。徽因的母亲是个旧式妇女,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她为林长民生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徽因,小女儿麟趾。小女儿麟趾因病天折后,父亲又迎娶了新的姨娘。姨娘为林长民生下了一女四男五个孩子,那之后,父亲几乎很少到徽因母亲居住的后院去。对此,母亲无奈而无助,她时常对着徽因抱怨自己的命苦和数落前院。母亲的哭泣和痛苦的吵闹,在徽因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当时的林徽因正值少女的成长期,目睹母亲和父亲感情日益疏远,她的精神和心理也饱受煎熬。由此,她更加渴求人格自由和独立,这也直接影响了她以后的人生选择。
<二>欧游踪迹
1920年,林徽因16岁。
16岁,正是少女的花季年龄。
这一年,父亲林长民被政府委派,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国代表的名义赴欧洲考察。这是为时一年半的长旅,父亲决定带女儿一同前往。
徽因当时在教会学校培华女中就读,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会话能力。父亲带上徽因,也有助于他在国外的日常生活和交往。
同时,他在信中告诉女儿:之所以“携汝同行”,第一是要她增长见识,扩大眼界;第二是让她有机会了解父亲的“胸襟怀抱”;第三是要她暂时脱离开家庭的烦琐生活,“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一个人来到世间,如同一叶小舟驶入汪洋。林徽因的命运之舟在两个关键时期幸运地有两位父亲为她领航,一位是她的生父林长民,另一位是她后来的公公梁启超。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普通人家的女儿早早嫁为人妇,以觅得人生的归宿。
林微因的父亲志向高远,超脱世俗。他对女儿的期许,决定了林徽因对自己人生的期许。
跟着父亲,林徽因游历了法国、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
父亲林长民在当年的日记中留下了他们旅欧的足迹。从这些日记片段可以看出,林徽因的父亲是一位既有诗人气质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在瑞士日内瓦,父女同游莱芒湖:“……雨湖烟雾向晚渐消,夕阳还山,岚气万变,其色青绿红蓝,深浅隐现,幻象无穷。积雪峰巅于叠嶂,间时露一二晶莹如玉,赤者又类玛瑙红也……”
在德国,“从法兰克福至柏林,车辆轨道整理亦极有序,不类战败国家气象……麦田方收,耕不失时,沿途千里满地多种松杉,已有二三十年长成之干,森林种植实有远图……”
他不仅关注沿途景色,也同样关注社会经济。他注意到,尽管是“一战”战败国,但德国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令人瞩目:“从前工厂有制造军用品者,如克虏伯之厂,战后工作多制工业机械……克虏伯工人之数战前四万二千人,现在仍四万六千人,不但无减且有增也。”他认为,德国这样的国家,“一时虽受挫折,十年二十年后必将复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