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110215
  • 作      者:
    瞿林东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开山之作,堪为我国史学批评史的重要著作。本书初版(中华书局出版)即为学术热销书,此次推出增订本,融会了至新研究成果。角度新颖,可读性强,学术价值高。
展开
作者简介

瞿林东,现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部召集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散论》、《史学的沉思》、《杜佑评传》、《史学与史学评论》、《史学志》、《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史学与史学评论》、《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中国简明史学史》、《中国史学通论》、《中国历史文化散论》、《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中国史学史教程》等书。撰有《历史学的理论成就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探索中国史学的理论研究话语体系》等论文、评论三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该书首次提出古代史学批评问题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系古代史学批评的开山之作。本书卷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含十八个专论和附录中国史学发展概说;卷下《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杂述》含九个专论。

此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开拓了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二是从丰富的史学内容中䌷绎出概念和范畴,以此结合具体事实展开论述,使理论易于理解、事实增添活力;三是提出该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具有自身的学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四是文字表述深入浅出,精练、平实、易懂,有较强的可读性。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大力倡导历史学的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而且也以此作为自觉的理论追求。

该书对进一步总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遗产、推动中国史学研究深入发展、促进当代史学批评开展和史学理论学科建设,以及引入高校历史学科教学与指导博士研究生,均有积极作用和参考价值。同时,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及普通历史爱好者,弘扬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展开
精彩书评

为中国当代史学批评奠定基础。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振宏

 

艰苦的开拓,极具理论的价值!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加丰

展开
精彩书摘

关于章学诚史学批评的一点批评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阐述文学与史学的一些理论问题,而以讨论史学的理论问题为多。从他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到他对史学的许多独到的认识,进而反映出他的史学观的某些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并把它发表出来,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 “唐宋至今”无“古人所为史学” ?

章学诚认为,中国史学之源是《春秋》,而史学之流则是《春秋》家法的反映。

章学诚在讲到人们“立言有本”时说: “史学本于《春秋》;专家著述本于《官礼》;辞章泛应本于《风诗》,天下之文,尽于是矣。 ”①上面引的这几句话,也是指史部书、子部书和集部书而言。同时。他认为,上述三者有所本,但三者也都有末流,这就是: “史乘而有稗官小说,专门著述而有语录说部,辞章泛应而有猥滥文章,皆末流之弊也。 ”②这里说的“末流之弊”自亦包含了章学诚对史学在发展上的认识与评价。

关于“史学本于《春秋》”这一论点,章学诚在另一个地方这样写道:

世上以博稽言史,则史考也;以文笔言史,则史选也;以故实言史,则史纂也;以议论言史,则史评也;以体裁言史,则史例也。唐、宋至今,积学之士,不过史纂、史考、史例;能文之士,不过史选、史评。古人所为史学,则未之闻矣。①

这段话,包含着两个相互连带着的认识和结论,一是史考、史选、史纂、史评、史例,皆非古人所致力的史学,二是“唐宋至今”的“积学之士”与“能文之士”中是否有名副其实的史家自然也成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来, “唐宋至今”还有史学存在么,还有史学的发展么?是不是这都成了问题呢?


那么,章学诚所说的“古人所为史学”是什么呢?这当然还要从《春秋》 和“ 《春秋》 家学”谈起。他认为: “马曰: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班曰: ‘纬六经,缀道纲,函雅故,通古今’者,《春秋》家学,递相祖述,虽沈约、魏收之徒,去之甚远,而别识心裁,时有得其仿佛。 ”②

在章学诚看来,司马迁和班固是继承了“ 《春秋》 家学”的,他们“所为”的《史记》和《汉书》,堪称史学无疑。马、班以下,只有少数具有“别识心裁”之人,能有相似的成就。章学诚甚至认为: “《通鉴》为‘史节’之最粗,而《纪事本末》又为《通鉴》之纲纪奴仆,仆尝以为此不足为史学,而止可为‘史纂’ 、 ‘史钞’者也。 ”同时指出: “郑氏之 《通志》,例有余而质不足以副之” 。③如此看来,即使像司马光《资治通鉴》、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郑樵《通志》这样的历史著作,也都不在“别识心裁,时有得其仿佛”之列,可以想见章学诚对“史学”的界定之严、期许之高。

不过章学诚毕竟没有对司马光《资治通鉴》全部否定,对郑樵也不仅仅肯定《通志》的“例” 。他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写道:? “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前后一十九年,书局自随,自辟僚属,所与讨论,又皆一时名流,故能裁成绝业,为世宗师。 ”④这样的评价,同把《资治通鉴》说成是“‘史节’之最粗”相比,可谓大相径庭。至于郑樵,章学诚作了这样的评价:


子长、孟坚氏不作而专门之史学衰……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有见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于是遂欲匡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自迁、固而后,史家既无别识心裁,所求者徒在其事其文,惟郑樵稍有志乎求义。


这里说的“运以别识心裁” 、 “成一家言” 、 “有志乎求义”等,同上引“郑氏之《通志》,例有余而质不足以副之”似亦不相吻合。

从史学的继承和发展来看,即使是袁枢及其《通鉴纪事本末》,章学诚也不应轻易地贬为“《通鉴》之纲纪奴仆” 。他在同友人谈到修宋史问题时,极其兴奋地设想有关体例时写道:


《纪事本末》 本无深意,而因事命篇,不为成法,则引而深入,扩而充之,遂觉体圆用神。《尚书》神圣制作,数千年来可仰望而不可接者,至于可以仰追。岂非穷变通久自有其会,纪传流弊至于极尽,而天诱仆衷,为从此百千年后史学开蚕丛乎!


这段话表明:纪事本末体的发明与运用,在袁枢那里“本无深意” ,而一旦章学诚借鉴过来,就成了极大的创造,这是既没有尊重前人的创造,同时又回避了史学发展中始终存在的继承关系。

综上,章学诚阐述“史学本于《春秋》” ,强调《春秋》家法,赞扬司马迁、班固的贡献等等,理固宜然,但他认为“唐宋至今” ,已无“古人所为史学”的结论,却是大有问题的。

第一,把“唐宋至今”史家们的历史撰述,归结为史考、史选、史纂、史评、史例等,这并不符合唐、宋、元、明至清前期史学发展的实际。即以“正史”而言,唐初所修八史,其间涉及南北朝史事的认识和编纂上的处置,民族迁移、冲突、融合等复杂情况的认识和表述,日历、起居注、实录、国史的撰写和积累,其中不乏史家的功力和见识。至于元修宋、辽、金三史,涉及三个不同民族之贵族为主所建立的政权的历史,不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史家群体,都显示出宏大的魄力。元代学人能做到的,为何清代学人反而认识不到呢?再者,《通典》、《通鉴》 等书的问世,除史学发展的自然之理外,还有社会的要求和推动,章学诚同许多史家一样,是力倡史学的经世功能的,他说: “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 ”而章学诚在评论“唐宋至今”的历史著作时,并未言及“史学所以经世”的问题,说明他在判断“史学”性质时,其结论是不全面的。

第二,章学诚把史考、史选、史纂、史评、史例等同“史学”完全割裂开来,也有可议之处,因为上述各项研究及其进展都是史学活动的产物,这些产物都是史学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把它们同“史学”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史学”反倒成了难以理喻的东西了。退一步说,上述诸领

域及其成果,也并非古人不“为” ,而是有些项目古人没有处在可“为”的历史条件下,故不能有所“为” ,如史评、史例等,只有当史学发展到比较成熟,有了较厚重的积累时,才能使人们有所“为” 。章学诚本人就是“以议论言史”见长,而他的议论带有总结性质,故百余年后受到人们的赞誉。

第三,章学诚认为, “史学本于《春秋》” ,又指出: “盖‘六艺’之教,通于后世者有三:《春秋》 流为史学,《官礼》 诸记流为诸子论议、《诗》 教流为辞章辞命。 ” ②按照“ 《春秋》 流为史学”的说法,这个“流”到马、班已成“绝业” , “唐宋至今”沦为种种流弊,这种把“史学”视为唐、宋、元、明时期出现断裂现象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这同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中》高度评价杜佑·“穷天地之际而通古今之变”①的历史编纂气势;同他在《书教下》中讲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时说, “按本末之为体也,因事命篇,不为常格,非深知古今大体,天下经纶,不能网罗隐括,无遗无滥。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斯真《尚书》之遗也”②的创造;同他在《申郑》中赞扬郑樵“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③,以及称赞司马光“裁成绝业,为世宗师”④的评价,都不相吻合。

第四,尤其令人不能理解的是,章学诚在讨论修宋史问题时,一面把司马光《资治通鉴》贬为“史纂”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贬为“史钞” ,一面又把他自己“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增图谱之例而删书志之名”的做法,说成是“天诱仆衷,为从此百千年后史学开蚕丛乎” ,意在弥合“唐宋至今”史学断裂的缺憾。在这里, “纪传之体”且不论,但袁枢的“本末之法”的运用和郑樵“图谱略”的启发,都不是来自史学上的借鉴而是“穷变通久”之后的“天诱仆衷”所得到的。显然,这种认识和这样的表述,都不能视为客观的和真实的。

总之,章学诚的史学观及其史学批评,在上述这些方面是有明显的缺陷的。

……








展开
目录

导 论 / 1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史学发展

意识 …………………………………………………………………     1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的提出 ……… 6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的繁荣和理论形式的

丰富 …………………………………………………………………    11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14

 

卷上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一个有待辛勤耕耘的园地

——古代史学批评的历史和理论 / 22

一、鸟瞰史学批评的历程 ………………………………………………22

二、德、才、学、识 ……………………………………………………24

三、总结这一份史学遗产 ………………………………………………26

 

直书与曲笔

——史家作史态度与“心术” / 28

一、 “书法无隐”的传统 ………………………………………………28

二、 “直书”与“曲笔”的对立 ………………………………………  30

三、对“心术”的探究 …………………………………………………32

 

采撰的得失

——如何对待历史事实 / 36

一、采撰的得与失 ………………………………………………………36

二、 “有是事而如是书,斯为事实” …………………………………  38

三、 “指事说实”和“事得其实” ……………………………………    40

 

 

史法和史意

——从形式与内容的审视到思想的剖析 / 43

一、 “史法”和“史意” ………………………………………………  43

二、叶适的“史法”论及其史学批评 …………………………………46

三、章学诚的“史意”论及其史学批评 ………………………………48


天与人及天人之际

——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 / 51

一、 “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 ……………………………………51

二、 “天道,不复系乎人事” ,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  53

三、 “天文、地理、人道,本皆人之所以自命,

其是非得失,吉凶祸福,要当反之于身” ………………………      56

 

人意·时势·事理

——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续) / 58

一、 “人意”与“时势”的千年聚讼 …………………………………58

二、 “时势”与“事理” ………………………………………………60

三、 “圣人之意”和“生人之意” ……………………………………62

 

会通与断代

——观察历史的两种视野 / 64

一、马、班历史视野的歧异 ……………………………………………64

二、刘知几对断代为史的推崇 …………………………………………66

三、郑樵对“会通之义”的阐释 ………………………………………   67

四、章学诚论“通史家风” ……………………………………………   69


读史当观大治乱得失

——史学批评的一条重要标准 / 71

一、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71

二、 “史之纪事,莫大乎治乱” ………………………………………  73

三、为史当重“经世之大略” ,明“得失之枢机” …………………     75

 

史学的审美

——史书的体裁体例和文字表述 / 78

一、史学也讲究审美吗? ………………………………………………78

二、史书的“秩序之美”和结构之美 …………………………………   80

三、史书的文字表述之美 ………………………………………………83

 

史论的艺术

——关于历史评论的评论 / 85

一、丰富的历史评论遗产 ………………………………………………85

二、 “精意深旨”与“笔势纵放” ……………………………………     86

三、 “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 ……………………………………  88

四、 “于序事中寓论断” ………………………………………………  90

心术与名教

——史学批评的道德标准和礼法原则 / 92

一、 “直道”和“名教” ………………………………………………    92

二、 “心术”和“名教” ………………………………………………    93

三、 “名教”观念和史学发展 ………………………………………… 95

 

国史·野史·家史的是非

——史学批评的方法论举例 / 99

一、三史是非和史学批评方法论 ………………………………  99

二、 “人恣”与“蔽真” ………………………………………………100

三、 “人臆”与“失真” ………………………………………………102

四、 “人谀”与“溢真” ………………………………………………104


比较与批评

——兼说史学批评的活力 / 107

一、比较——一个古老的批评方法 …………………………………107

二、在比较中发展史学批评理论 ……………………………………110

三、史学批评的活力 …………………………………………………112

 

时有古今 述有体要

——史学批评与知人论世 / 115

一、从马端临评论 《通典》、《通鉴》 说起 …………………………115

二、王圻对马端临 《文献通考》 的评论 ……………………………117

三、客观“时势”和前人“苦心” …………………………………        118

四、 “古人之世”和“古人之身处” …………………………………     119

 

素养·职责·成就

——史家批评论三题 / 122

一、史家的素养 ………………………………………………………122

二、史家的职责 ………………………………………………………124

三、史家的成就 ………………………………………………………127


鉴识和探赜

——走出史学批评的误区 / 130

一、从“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说起 ……………………………   130

二、误区种种 …………………………………………………………131

三、走出史学批评的误区 ……………………………………………134

 

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

——关于批评的批评 / 137

一、批评之批评的历史 ………………………………………………137

二、批评之批评的是非 ………………………………………………139

三、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 …………………………………………142

 

史学批评的社会意义

——史学批评的不同视角和层次 / 145

一、史学家和史学批评 ………………………………………………145

二、政治家和史学批评 ………………………………………………147

三、思想家、教育家和史学批评 ……………………………………150


附论 中国史学发展概说

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 / 153

一、历史意识 …………………………………………………………153

二、史学意识 …………………………………………………………156


最初的步履 / 160

一、传说、官书和史诗 ………………………………………………160

二、国史和《春秋》 …………………………………………………163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165

 

成一家之言 / 167

一、秦与汉初历史思想的发展 ………………………………………167

二、《史记》的“成一家之言” ………………………………………  169

三、皇朝史的创立 ……………………………………………………171

 

多途发展时期 / 174

一、史学多途发展的气象 ……………………………………………174

二、撰写皇朝史的高潮 ………………………………………………175

三、地方史、家史、谱牒和别传 ……………………………………178

 

发展中的重要转折 / 181

一、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181

二、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 …………………………183

三、典章制度史巨著的创立——《通典》 …………………………185

四、通史撰述的复兴趋势 ……………………………………………186


辉煌的时代 / 188

一、《资治通鉴》和《通志》 ……………………………………… 188

二、三部当代史 ………………………………………………………191

三、历史文献学的多方面成就 ………………………………………192

四、辽、金史学的特点 ………………………………………………193


多民族史学的新发展 / 195

一、《蒙古秘史》及其他 ………………………………………………195

二、《文献通考》和《通鉴》胡注 ……………………………………197

三、元修辽、金、宋三朝正史 ……………………………………… 199

 

 

走向社会深层 / 202

一、方志与稗史 ………………………………………………………202

二、经济史撰述的繁富 ………………………………………………204

三、史学的通俗形式和历史教育 ……………………………………206

 

总结与嬗变 / 209

一、历史批判精神和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209

二、历史考证的辉煌成果 ……………………………………………211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 ………………………………………213

四、清代官修史书的成就 ……………………………………………215

 

新旧更迭的开端 / 216

一、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 ……………………………………216

二、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 ……………………………………………218

三、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220

四、梁启超和章太炎的史学 …………………………………………222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