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
0.1 背景与意义: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的现状与本书的立场
0.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思路
1 实践视野的经济正义理念
1.1 “正义”及其实现
1.1.1 “正义”的定义
1.1.2 “正义”的实质与形式
1.2 经济正义为什么要引进实践考量
1.2.1 “正义”的实践性
1.2.2 经济正义是道德目的性与经济规律性的统一
1.2.3 经济正义的实践困境
1.3 经济正义的实践:方法论与原则
1.3.1 作为方法论的经济伦理学视角
1.3.2 多元正义与经济正义的实践原则
1.3.3 小结
2 经济正义的价值追求及其轨迹
2.1 经济正义的终极目标:幸福
2.1.1 “幸福”是什么
2.1.2 怎么获得幸福
2.1.3 幸福之于“美好社会”
2.2 经济正义的“价值体系”
2.2.1 经济正义的核心——“经济自由”
2.2.2 作为价值之维的“经济效率”
2.2.3 有平等,也有不平等的“经济平等”
2.2.4 小结
2.3 经济学负载价值实现的福利经济学历程
2.3.1 基于“人际效用比较”的旧福利经济学
2.3.2 引进“帕累托标准”“序数效用”的新福利经济学
2.3.3 “能力”对福利经济学的超越
2.3.4 小结
3 经济正义的制度理论
3.1 “制度”自身的逻辑
3.1.1 什么是“制度”
3.1.2 制度的分类
3.1.3 制度的主要功能
3.2 新制度主义的制度设计与变迁理论。
3.2.1 新制度主义概述
3.2.2 关于制度设计的理论——“机制设计理论”
3.2.3 关于制度演化、变迁的理论
3.2.4 小结
3.3 经济正义的制度建设原则——结合制度理论的启示
3.3.1 注重制度体系的结构性正义调节
3.3.2 价值激励相容与制度激励相容的统一
3.3.3 灵活的调整机制
3.3.4 推进不同制度形式协调发展
3.3.5 完善经济制度正义建设的辅助机制
4 经济正义的制度实践
4.1 市场与政府——两种经济运作机制
4.1.1 “市场奇迹”与“市场失灵”
4.1.2 “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
4.1.3 “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结合探讨
4.2 产权制度的经济正义分析
4.2.1 产权、产权制度
4.2.2 产权制度对经济正义的促进
4.2.3 产权制度的正义性问题
4.3 再分配制度的经济正义分析
4.3.1 再分配何以必要
4.3.2 再分配的代价
4.3.3 管好“入口”——对累进税的反思
4.3.4 管好“出口”——对再分配实现形式的反思
4.3.5 小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