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略资源政治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8537
  • 作      者:
    于宏源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近期,石油价格的下降促进了全球资源能源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又导致国际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建构中国战略矿产海外供应安全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书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战略资源的地缘政治和全球治理逻辑进行探索,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国际规则和各国资源外交等进行剖析,分析了全球治理和地缘政治两种逻辑对中国战略资源的影响,认为中国和主要大国在维护战略资源的地缘稳定方面有共同利益,在战略资源支点方面相互竞争。本书同样还分析了重要国家维护战略资源安全的案例,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和路径,尝试提出我国战略资源外交的思路。

展开
作者简介

        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员,2010年上海社科新人。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能源战略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研究员。2011年担任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访问学者。英文专著:Global Warming and China's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in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8)。中文专著《环境变化和权势转移:制度、博弈和应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低碳经济中的挑战与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近30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资源消费呈周期性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资源消费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并达到空前程度。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利益交互联系的重要领域。近期,石油价格的下降促进了全球资源能源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又导致国际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建构中国战略矿产海外供应安全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书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战略资源的地缘政治和全球治理逻辑进行探索,并采用层次分析和结构—功能的研究方法对国际规则与各国资源外交等进行剖析,分析了全球治理和地缘政治两种逻辑对中国战略资源的影响,认为中国和主要大国在维护战略资源的地缘稳定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在战略资源支点方面相互竞争。本稿同时还分析了重要国家维护战略资源安全的案例,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和路径,尝试提出我国战略资源的外交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战略资源政治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第四种类型情况主要发生在冷战之前。当时资源的分配是无规则的,主要是政治控制。强国思考问题的方式是谁获得资源权力,而不是谁制定规则。战略资源为欧洲在全球范围的实力扩张提供了手段和动因,也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②西方地缘政治学说认为资源由贸易、战争和权力等因素主导。在15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贸易和战争,大部分以世界财富积累为重心;海运的进步使之成为可能,而且大多数的均势也依赖于此。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强国对战略资源的争夺一直是国际关系紧张和冲突频发的根源所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对进口材料依赖性的增加,西方强国加紧了对原材料的控制。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充分的验证。德国19世纪中期实现统一后,矿产资源开发与控制权迅速由中央掌握,并向周边和海外殖民地扩张,很快就成了英国强有力的资源竞争对手,甚至在许多能源资源领域超越了英国。但德国地缘上没有海洋优势,更没有能与英国相媲美的殖民地资源,所以其矿产资源争夺屡次受挫。④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国希望以战争的暴力方式对全球资源进行再分配,打破既有的由英美主导的国际资源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铁矿石和铅的消费量的25%,铜的消费量的78%依赖进口。德国所需的钨主要来自英国控制下的缅甸。所需的铅、锌大部分来自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没有制海权,就主要以潜艇作为攻击手段,破坏英国的海上原料供应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发展了自己的钨砂加工能力,并用海军封锁德国,就切断了德国的钨金属供应。又如,由于英国成功地切断了加拿大和新喀里多尼亚对德国的镍供应,使得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的镍供应都处于短缺状态。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也谋求战略资源,希特勒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说,没有一个国家能比欧洲更能自给自足。哪一个地区能供应乌克兰的优质铁矿?到哪里还能找到更多的镍、更多的煤、更多的锰和更多的钼?”希特勒进一步说,如果能把这块地方弄到手,“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包括棉花,我们将是世界上最能自给自足的国家。木材,我们将有的是;铁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锰矿,是世界上最大的;至于石油,我们简直可以在里面游泳”。对特定矿物原料的需要还直接决定了纳粹德国的军事战略。希特勒北侵和东进,主要考虑夺取北欧的铁和有色金属、苏联的石油和锰。很清楚,希特勒想首先通过兼并周边国家建立战争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他认为,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西班牙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其铁、铜、锰、钨、铅、银、汞和钾盐等军工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原料,对希特勒有特殊的吸引力。1940年4月,希特勒向北进攻丹麦和挪威,更具有特定的矿物原料目的。纳粹海军司令雷德尔提出:“德国的军工生产要生存,离不了瑞典格里维尔的铁矿石。在天气好的时候,这些铁矿石可以由瑞典的吕勒奥港的尼亚水湾运到德国。但是一到冬天,这两个港结上了冰,铁矿石的运输就只能先从铁路运输到挪威的纳尔维克,然后再用船沿挪威的海岸运到德国。”“如果挪威海岸受到威胁,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就危险了。”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国际资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
一、战略资源及其均衡体系
二、战略资源国际体系均衡的动力机制

第二章 国际资源政治中的地缘和治理双重逻辑
第一节 全球治理逻辑、地缘政治逻辑和国家的资源利益
一、全球治理安排与国家的资源利益
二、地缘政治逻辑与国家的资源利益
第二节 影响资源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资源地缘政治和国际体系变迁
二、资源和地缘冲突
三、通道安全与资源
四、资源民族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全球资源获得的国际治理因素
一、全球资源治理逻辑
二、资源治理的国际法因素
三、GATTWTO体制下的能源贸易规则
四、区域性国际投资法
五、多边国际投资规则
六、《能源宪章条约》下的国际能源投资法
七、国际资源治理中的定价机制

第三章 资源政治在不同地区的应用
第一节 美国资源政治
一、美国战略资源基本状况
二、美国国际体系霸权和资源主导能力
三、美国能源型国家建设和资源政治
四、美国战略资源政策和中美相互依存特征
第二节 俄罗斯的资源政治
一、俄罗斯能源资源概况
二、俄罗斯能源外交
三、俄罗斯对欧和对美采取“政经分离”的政策
四、未来展望
第三节 欧盟资源政治
一、欧盟战略资源的基本情况
二、欧盟资源政策
三、欧盟大型矿产企业
四、欧盟对于中国资源安全战略的启示
第四节 澳大利亚资源政治
一、澳大利亚战略资源的基本情况
二、澳大利亚资源政策
三、澳大利亚的矿产公司及其政治影响
四、中澳在战略资源方面的合作
第五节 印度资源政治
一、印度资源的基本情况
二、印度的能源外交战略
三、印度能源外交战略中的地缘经济因素
四、印度能源外交战略中的地缘政治因素
第六节 中东资源政治
一、国际能源格局中的中东
二、中东的能源外交
第七节 印度尼西亚资源政治
一、印度尼西亚的战略资源及其地位
二、印度尼西亚的矿业政策
三、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能矿方面的合作
第八节 哈萨克斯坦资源政治
一、哈萨克斯坦资源概况
二、哈萨克斯坦的资源国有
三、哈萨克斯坦与里海资源政治
第九节 巴西资源政治
一、巴西战略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其地位
二、巴西的矿业部门和矿业政策
三、中国与巴西的资源外交

第四章 中国的应对
第一节 战略资源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第二节 战略资源合作需要大周边外交的支撑
一、周边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二、周边国家资源民族主义的影响
三、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影响
四、中国应将战略资源安全纳入大周边外交的战略考虑之中
第三节 低油价格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和中国的启示
一、本轮石油价格下跌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能源格局震荡背后的结构性变革
三、中国如何应对低油价挑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