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兵智:新型作战能力与战争战略》:
“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出现使德意志由奥地利占据优势、普鲁士伺机而动的竞争局面,变成了“奥地利政治影响力占先、普鲁士经济成为主导”的局面。当原有劣势者与原有优势者获得平起平坐的地位时,获取更大的政治威望的心态是最强烈的。在战争频繁的欧洲,新兴大国的政治威望只能有赖于军事威望。
关税同盟的出现说明普鲁士没有将追求表面的政治与外交话语声音作为国家战略重心。相对于普鲁士,拥有更高政治地位和更大外交风头的奥地利,因为醉心于传承历史荣耀,不知不觉地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趋向于守旧与僵化。作为弱势者崛起的普鲁士另辟蹊径,利用新的经济发展获取了生硬追求政治威望难以获得的实利。
关税同盟使越来越多的德意志联邦加入,它们和普鲁士的贸易不断扩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结果就是:“随着普鲁士在德意志境内处于绝对的经济强势,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联邦对普鲁士日益依赖。”当奥地利将国力资源用于周旋英法俄等大国关系,无法发展新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时,大国虚名之后的空有其表早晚会给它带来深重的教训。
没有任何军队可以忽视国家经济规模导致的能力需求,否则将会遭受惩罚。自成一体的孤立经济使军队能力需求的着眼点永远是扩张领土和炫耀武力,或者只是保卫领土。当经济利益跨出国门时,军队的能力指向必须超越边境线。
地区经济的实质是在经济力量走出国界、产品和企业向外拓展的同时,有利于使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企业规模更大、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的国家获得政治主导地位。德意志关税同盟使普鲁士不仅借助工业革命推动地区经济,而且通过地区经济一体化开始增强政治地位。普鲁士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的阻挡者,直接是奥地利,其次是法国或者俄罗斯。
精英的力量:从实业家到军事家
经济走出国界的先驱通常是生产和购买商品的实业家。他们最先感到国界之外的安全威胁和利益需求的变化,自然也最先敏感地意识到军队实施境外保护能力的重要。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爱国与军事爱好,而是出于对商业利益的本能保护。长期在国界之外存在利益的实业家,对于新型作战能力的增长,不是外行推动内行,而是通过使政府感到税收和企业利润的变化,推动政府如何制定国界之外的政治、经济政策,从而使军队新型能力的建设有了极为明确的指针。
实业家在境外的个人安危和产业安危,不仅影响政府税收等实利,更反映着政府尊严与国家形象。1833年,“普鲁士第一条铁路线”开通前两年,普鲁士实业家弗里德里希·哈尔科特便向普鲁士政府写信,希望政府筹集资金先修筑明堡和科隆的铁路,再修筑从威赛尔到美因茨的铁路,用这两条铁路运送军队,随时保护莱茵地区的商业利益。同年,普鲁士力主建立德意志关税同盟的经济学家李斯特公开倡导:“普鲁士若能修筑铁路,它可以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形成一个坚强的堡垒,部队可以迅速由国家的中心达到它的边界上,以及铁路运输所构成的一切明显的内线利益,都足以使德国要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居于优势的地位。”而且还设计了一张遍布德意志境内的铁路网。
……
展开
——冯梦龙《智囊·兵智·兵智部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