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华校长唐国安:一位早期留美学生的报国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427940
  • 作      者:
    唐绍明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唐绍明,1930年生于北平,祖籍广东珠海。研究馆员。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曾任清华大学政治理论课助教、讲师,清华大学校报《新清华》主编。长期从事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处长、教育局局长。1991年任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1997年退休后,专注于清末留美幼童和珠海唐氏家族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唐国安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和继承者,也是20世纪初留美教育新局面的开拓者。《清华校长唐国安 一位早期留美学生的报国之路》从当时社会经济及文化等环境出发,通过充分发掘史料,围绕其家史身世、留学教育、洋务工作、路矿建设、新闻舆论、社会改良、宗教活动、外交活动以及教育事业诸方面的实践与心灵感悟,阐述他对留学报国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身体力行。书中不乏对中西文化交流、中美人民友谊的探讨与反思,对清华创建初期历史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尤其是对庚款退款和留美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充分的叙述和辨析,并从中探寻清华爱国传统的历史根源,为今日的留学生教育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展开
精彩书摘
  《清华校长唐国安 一位早期留美学生的报国之路》:
  屈辱的开放 澳门,这座最早开放的港口,是在列强炮舰虎视眈眈下开放的,是被迫的开放,鸦片输入,“猪仔”输出,经济凋敝,国力衰败,社会动荡,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苦难与屈辱。对此西方报刊多保持沉默。
  马克思愤怒地予以谴责,表现了对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的极大同情。历史证明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已是中国人民在苦难屈辱中的真诚的朋友。
  葡萄牙人进犯 16世纪二三十年代,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原本在浙闽一带进行贸易,后被驱逐。20年后,1549—1550年间,大规模转移至广东,在新宁的川岛和香山的浪白澳开展贸易。
  浪白,在今珠海金湾区南水镇一带,是广东沿海十多个洋澳中海湾最大的一个洋澳,是来自印度、马六甲和日本的商品集散地,也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华的贸易据点。1560年常住浪白的葡萄牙商人有五六百人之多。澳门也加入了浪白行列。
  1553年,葡萄牙一位船长和广东海道一位副使进行谈判,取得葡萄牙商人去澳门进行合法贸易的允诺。
  1557年,有鉴于川岛、浪白“市况不佳”,葡萄牙人疏通广东官府,将贸易地点转至澳门,并取得葡萄牙商人在澳门固定居住权。这一年是1557年,距今458年。
  1562年后,出现“诸澳俱废,濠镜独舶薮”的局面——“濠镜”是澳门别名,浪白的葡萄牙商人基本上都集中到了澳门,使它成了葡萄牙人在中国的唯一居留地,他们开始在这里营建西式楼房。1563年澳门已有葡萄牙人900余,奴隶数千,中国人4100余。
  澳门和浪白孤岛相比,优势在于“路连岛”,因它是个半岛,和内陆相连。香山内陆农业发达,管辖22个村,有充足的粮食、鱼肉、蔬菜可资供应,又有香山场的盐、银涌角的银可供开发。对广东官府来说,开放澳门,便于“征得税收税金”,获得贸易之利。万历元年(1573年),葡萄牙人以年缴500两的租金,换得租住澳门的权利。
  1582年两广总督陈瑞,正式允准葡萄牙人租住澳门,条件是“服从中国官吏之管辖”。这是明朝广东地方政府最高官员第一次对葡萄牙人居住澳门从事贸易的承认。从此澳门成为广东省香山县管辖下的一个特别地区。
  从1605年起,葡萄牙人擅自在澳门修筑城墙、炮台和教堂。
  1614年前后,倭寇再度侵扰我东南沿海,朝野准备拿出澳门收容倭寇,打算将葡萄牙人逐出澳门,后经总督决定,改为加强“管辖”。葡萄牙人趁机扩张,由半岛南端延伸至半岛中部。
  这一时期,尽管中葡在澳门问题上矛盾冲突不断,中国政府基本上仍可控制局面。待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形势陡然生变,葡萄牙人趁虚而入。先是讹诈中国,提出:废除澳门地租银;将三巴门外至关闸之间地段划归澳门管辖,准葡驻军;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允许各国商人前来贸易等,企图改变澳门的地位。1844年公然宣布澳门为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擅自封为自由港。
  1846年,亚马勒(Amaral)出任澳门第79任总督,在澳门施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一步步攫取中国政府对澳门的管辖权,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终于发生刺杀亚马勒事件,使两地关系益形紧张。
  先是葡军攻打澳门关闸,将它捣毁。后又攻打拉塔石炮台,逼迫两广总督将设立在望厦村的文武官员衙署迁回前山;前山的澳门同知失去对澳门的管辖权,只好更名为前山同知。此后葡萄牙人又拒不按规定缴租,中方年年催缴,葡方年年将催缴书退还。香山县知无奈,清道光二十六年(1848)后,年年为之垫支租金。
  葡萄牙人得寸进尺,趁势将管辖范围扩大到界墙以北、关闸以南的大片土地,力图造成既成事实,逐步使占领合法化。1862年,侵占拥有500余户的望厦村。1870—1871年,不断派人到对面山湾仔一带丈量土地,诡称关闸以北至北山岭为中间地带,均被逐。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香山钟灵秀
1 美丽的鸡山
唐国安的家乡
扼守在珠江口上
海洋文化的摇篮
2 屈辱的开放
葡萄牙人进犯
澳门的沦丧
灭绝人种的“卖鸦片”
惨无人道的“卖猪仔”
3 开放中图强
淇澳抗英斗争
沈义士除暴
林则徐巡视前山寨
马礼逊的启蒙

第二篇 百年留学梦
4 容闳的梦想
西式的“自由教育”
天津教案的警醒
5 古来未有事
强国须固本
两奏定乾坤
6 首派留学生
出洋肄业局成立
120名幼童入选
附录留美幼童名录
培训和放洋
7 负笈新大陆
横渡太平洋
登陆旧金山
穿越北美洲
来到新英格兰

第三篇 西学育英才
8 入门受家教
住进美国家庭
管教和学习
基督教影响
9 高中传新知
美国的中学
进入高中时代
从诺桑顿到菲利普斯
10 活动开天地
塔夫特回忆
“兴华会”章程
世博会启示
1l 读书学做人
大学:“为自己打开成千扇窗户”
半数幼童人了大学
耶鲁法律系高材生

第四篇 撤局黯然回
12 撤与留之争
肄业局的兴衰
“无益于国家,且有害于社会”?
容闳无力回天
13 留学与西化、
“概行停止,较为直接”
归来遭冷遇
分派:各就其位

第五篇 归来思报国
14 蹉跎度岁月
进出医学馆
人开平路矿学堂:有或无?
15 投身开平矿
总办秘书在开滦
实干在路矿上
在香港从商、宣教
16 反思识国情
在中国传教的障碍
现实:西方列强的侵略
传统:优秀的中华文化
民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17 迎留学新潮
唐国安的留学见解
李登辉(腾飞):《寄语中国青年》
“你的祖国需要你!”

第六篇 创业上海滩
18 专兼两不误
粤汉、沪宁线的“华核账”
上海、北京基督教青年会联合会会长
环球中国学生会副会长
19 创办英文报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刊
环球中国学生报
《南方报》及其内容
20 驳治外法权
主权丧失的标志
一场中西激辩
辩论还将继续
21 斥大闹公堂
英巡捕大闹公堂
《南方报》仗义执言
骚乱中保护国人
22 护民权自卫
宣示武装自卫
和《北华捷报》辩论
上海商业民团成立
23 树道德新风
基督教的源流
基督教的道德力量
幸福的人生观
24 倡导新生活
推进移风易俗
致力天足运动
利托夫人的助力
开展体育运动

第七篇 涉外展才华
25 为华侨伸张
“天使岛”上无天使
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
海外华工的苦楚
26 抵制排华法
爆发“抵制美货”运动
何天爵批《排华法案》
驳议“反抵货”观点
“抵货”与谈判并进
27 进入外交界
为袁世凯当翻译
访日本迎美舰
“密联美德”使团的助理
国际人道大会的演讲
荣任国际人道大会名誉副主席
出席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年会
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会员
率团参加首届远东奥运会
28 国际反烟毒
首届万国禁烟会
中国代表团发言人
理直气壮挺禁毒
王朝最后的外交

第八篇 留美开新篇
29 退款有条件
“公正”不公正
排华是祸根
美国“三管齐下”压“抵货”
30 “留美”藏玄机
坚持“留美”为何因?
屈从美国远东战略布局是近果
31 知耻须自强
32 再开新纪元
游美学务处专职“会办”
率生放洋重走容闳路
创立清华学堂
33 复校迎民国
王朝倾覆学堂关闭
学校重生寿与国同
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34 终身献清华
荐贤自代死有哀荣
春田永忆中美情谊

唐国安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