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华民族共同着生命的艺术家:陈烟桥传》:
客家人的后裔
1912年1月4日(农历则为前一年辛亥年的十一月十六日),陈烟桥出身于广东省东莞县观澜乡牛湖村(也作“鳌湖村”,现属深圳市宝安区,称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俄地下(也作“鹅地吓”)客家人族群中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中的长子。他原名陈炳奎,学名陈希荣,以艺名陈烟桥行于世,还用过李雾城、米启郎等笔名。
观澜乡的陈氏客家人属于“江州义门陈氏”的一个分支,源于河南颍水一带,当地是舜的子孙被封为国君的“陈国”的所在地,由此而得姓。据传,江州义门陈氏的一世祖陈阔在唐朝因避武氏之乱而定居龙朔州仙游,成为义门陈氏的开基始祖,他曾担任过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义门陈氏”家族名称前冠有的“江州”称谓由此而来。经二代后,义门陈氏迁居德安。至北宋初年,因家族成员生子众多,严格的家法与宗训逐渐确立起来。他们建造围屋集中居住,人口日益繁盛,造成与当地人之间越来越多的利益冲突,由此也引起朝廷的不安。宋仁宗遂准备将义门陈氏拆分为若干支族,并让包公来处理此事。皇帝之所以指派包公,不仅因为他清正廉明,而且还因为他的夫人也来自义门陈氏家族,如果不断壮大的义门陈氏家族对朝廷产生威胁,包公自然也难逃干系。包公接到这项棘手的任务后,一开始颇为踌躇——此事关涉自己的家庭,如果完全由自己决定如何拆分义门陈氏家族,则无论做得多公正,也会有人议论其心存偏私。不过,包公毕竟是包公,很快就想好了妥当的办法。他命人将一口能够寻找得到的最大的铁锅用粗绳悬在半空中,而后召来义门陈氏阖族人等,当众宣布:这口铁锅摔在地上后成为多少片,义门陈氏家族就应分为多少支,各铁片所分布的方位则是各支族迁徙出去的方位,此乃天意,不可违背。包公说完,随即挥刀割断粗绳。但见巨大的铁锅从半空中呼啸而下,在地上砸得粉碎。经过清点,碎铁片有近百块。就这样,义门陈氏家族按照这个数字被拆分为近百个支族,并按照各铁片所分布的方位离散于整个中华大地之上。这其中向福建迁徙的一支,经过若干代后,在“振芹公”率领下,迁移到广东惠州、东莞、宝安一带。“振芹公”由此成为义门陈氏广东分支的开宗始祖。①
广东的乡镇大多依河湖而立,水源不仅滋润了鱼米、瓜果、蔬菜,而且提供了人群集聚繁衍的便利。传说“振芹公”避难来到观澜,遇仙得救,又为宛如翠湖仙境般的风景所吸引,虽伤愈归家,终念念不忘仙人救命之恩和观澜水土之美,便带领族人到此谢恩和开垦,形成了观澜乡牛湖村。
观澜乡的陈氏客家人来源的传说,不管包含有多少真实成分,其暗合了客家人族群经“五胡乱华”至宋室朝庭退居南中国而多次南迁,辗转江西、福建、广东一带的历史,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而悬釜析族、避难遇仙的故事只是将这一支陈氏客家人逐步定居牛湖的历史以民间传说的方式加以表述而已。历史上,客家人在迁徙的过程中途经各地,始终是以一种“客居”的方式生活,常受当地人的抵制,并引起矛盾(即所谓“土客相争”),难以成为真正的当地人。“客家人”的称谓中包含着中国的历史变迁、文化重心转移以及流动迁徙人口与当地人如何相处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广东南部毕竟地少人多,这不仅制约了人群生活与发展的空间,也成为当地“土客相争”的重要诱因。好在观澜近海,为生性不愿苦守一地、希望通过迁徙寻找福地的客家人提供了梦想的机遇。自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以来,观澜人中走向南洋甚至远赴美洲的人不少。这是观澜人谋取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以至成为一种当地的传统,观澜乡的每户人家都有海外的亲人。当然,梦想到海外发展容易,渡海远行却首先需要一笔为数不少的费用。事实上,观澜人大多是通过当时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卖猪仔”的方式(即以为出资购买船票者无偿劳动五年至七年为代价)到达海外,先站稳脚跟,再靠日后的努力自谋出路。
陈烟桥对自己的家世曾有如下简要的说法,虽然其语汇中带有若干“批判”色彩甚强的时代印记,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准确地传达出他的家庭对于他个人的切实影响:
我于一九一一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出生于东莞县观澜乡鳌湖村,父亲与四个叔父都是旅外华侨。父亲先旅荷属东印度(陈按①:今印度尼西亚),后旅英属牙买加,经营小本生意。……我幼时至十一岁为止,受父亲的影响较大(我十一岁后他就到牙买加去了)。他非常关心子女的健康和学习。他为人怕惹事,情愿自己吃亏,不肯与坏人坏事斗争,因此人缘很好。约在1918年前后,他被乡一中中产阶级的商人推举,在合股的织布组合里当过经理,因对业务开展还有点贡献,同时因.对贫苦织布户照顾比较周到,曾普遍地得到乡人尊重——这给我印象很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