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列国政局的五百年云谲波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107507
  • 作      者:
    冯立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列国政局的五百年云谲波诡》,本书对东周列国五百多年间的政治运动作了不同侧面的考察,包括三个部分:战略篇、政变篇、外交篇。各篇既包括有关该话题的一般认识或者全局情况,又含有对各个国家相关问题的具体论说,还涉及从该问题及其分析中可以得到的基本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列国政局的五百年云谲波诡》:
  (13)越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夏后帝少康的庶子无余被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一代,建立越国。他们在此开辟荒野,修建住宅,随当地风俗而生活,很少与外界往来。自无余二十多代后的允常执政时,历史进入了春秋后期,西邻吴国开始崛起,常与越国相攻伐,造成两国积怨。前496年,允常死,其子勾践继立为越王,他率师在槁李击败了伐越的吴国军队,吴王阖闾在败退中死亡。数年后,夫差率吴兵兴师报仇,越国大败于夫椒,国家存亡不保,因而向吴乞和。勾践亲去吴国臣事夫差,数年后被释回国。他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经过多年艰苦的准备,终于乘吴王北上争盟时攻破吴国,不久将吴国吞并,成为霸主。
  越国地处吴之东南,比吴国更为僻远,它所以能在春秋晚期的政治舞台上替代吴国而逞霸一时,首先是由于它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越国东靠大海,南为当时荒芜之地,只能向西北发展,强盛的吴国既是越国向西北发展的严重障碍,又给越国的生存造成现实的威胁,越国只有制服了吴国,才能获得自身的安全,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越国在允常和勾践执政的几十年间,这一点把握得是很准的。长期以来,他们与吴争战不休,其中有胜利,也有失败,但无论怎样,他们的战略争夺目标始终没有分散,彻底战胜吴国只剩下一个实力和机会问题。
  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当时沿海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这为越国实力的增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同时,不断遭到吴国骚扰而苦于应付的楚国,为了牵制吴国,减轻自身的压力,也有意扶植越国。他们派本国宛(今河南南阳)令文种和宛人范蠡前去越国,辅佐越王治理国家,楚国两位著名才士参与越国政治,弥补了因越国文化落后而会导致的政治决策水平不高的缺陷,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越国与楚国的合作,使越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具备了更有利的条件。另外,越国在对吴国战败称臣的屈辱年代里,君臣一心,励精图治,采取了鼓励生产、奖励生育和练兵强军的一系列政策,也刺激了越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越国实力得到增长的一段时期,强盛的吴国正逞霸列国,越国一直缺乏击败吴国的有利时机,为了避开吴国锋芒,越国领导集团选择了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以屈求伸、出奇制胜的政治策略。他们的一系列战争准备总是在秘密进行;在外交上向吴国纳贡称臣,不惜以各种方式取悦于吴国君臣,以金钱美女为诱饵,为对方的朝政腐败创造条件;并且以积极的姿态支持吴国北伐中原和大兴土木,促使对方国力的消耗。越国采用许多策略性措施,旨在转移吴国对自己的注意力,以便赢得增强自身实力和寻找败吴机会所需要的时间。
  前482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强将北上中原,在黄池与晋国争夺盟主,国内空虚。经过多年准备而实力大增了的越国立即抓住这一机会,率大军攻破吴都,擒虏吴王太子,其后不久灭亡了吴国。越国在实施自己发展战略的征途上,至此逾越了最大的障碍。
  越国称霸除种种内在条件外,还因为它具有和吴国创霸同样的外部环境。春秋晚期,天下政治格局中的链式关系更为明显,越国对于吴国的敌视行为以及它能得到楚国的扶持,是链式政治关系发生作用的必然现象,越国的战略定向没有背离天下政治格局的内在要求。同时,在越国崛起的年代,楚国被吴攻破的深重创伤未能恢复,它一直走着下滑的道路,晋、齐两国群臣专权,内部矛盾愈益增大,天下失去了能够控制政治局面的强大霸主,各大国处在衰弱的谷底,是特殊的形势允许地小僻远的越国充当列国的霸主。
  勾践灭吴后,列国东南隅已无越的对手,于是他沿着夫差当年的路线,引兵北渡淮河进入中原,与齐、晋等国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藤县南),并向周王进献贡品,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祭祀用的肉),命他为方伯(诸侯领袖)。勾践在名义上是经过周王命名的霸主,但实际上并没有像齐桓、晋文那样实现对诸侯国的真正控制。越国称霸是特殊历史情况下的现象,一个小国要想控制天下的政治局面,无论是在以维持旧政治格局为主旨的霸权时代,还是在社会政治格局崩溃的乱世争雄时代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僻居东南隅的越国称霸天下的现象,表明了华夏民族的进一步拓展,它预示着北南对峙走向没落,春秋时代天下政治主格局开始解体,社会由此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
展开
目录
前言
【战略篇】
I 总论:列国基本政治格局
(1)春秋时代基本的政治格局
(2)战国时代基本的政治格局
II 分论:各国的发展战略
(1)东周的历史衰落
(2)楚国的发展战略
(3)齐国的战略与发展
(4)晋国的战略与发展
(5)鲁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6)宋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7)卫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8)郑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9)陈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10)蔡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11)燕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12)吴国的历史发展及其战略失误
(13)越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14)魏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15)赵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16)韩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17)秦国的发展与战略
III结论:关于战略问题的几点认识

【政变篇】
I 总论:社会政治结构影响国家政权结构
(1)政变实质上是国家政权结构的改变
(2)政变是专制国家政权变化的一条途径
(3)政权结构的非密谋式变化
II 分论:列国政变的复杂性
(1)晋国政权结构的多次紊乱
(2)楚国政权变化的弱淘汰及其残酷性
(3)齐国的政权变化及其特点
(4)郑国的政权变化及其特点
(5)卫国的政权变化及其特点
(6)宋国的政权变化及其特点
(7)鲁国的政权变化及其特点
(8)陈、蔡的政权变化及其特点
(9)吴、越政权变化中的内斗现象
(10)周王室的政权变化和内部争斗
(11)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政权变化
III 结论:关于政变问题的几点认识
(1)政变发动者的行为手段
(2)关于政变问题的若干认识

【外交篇】
I 总论
(1)外交活动的特殊作用
(2)外交活动的基本原则
(3)列国重大的外交活动
II 分论:各国的外交活动
(1)郑国的外交事件
(2)齐国的外交事件
(3)鲁国的外交事件
(4)秦国的外交事件
(5)晋国的外交事件
(6)宋国的外交事件
(7)楚国的外交事件
(8)吴国的外交事件
(9)其他国家的外交事件
(10)周王室的对外交往事件
(11)若干外交现象
III 结论:关于外交活动的若干认识
(1)内政状况对外交活动的影响
(2)有关外交活动的其他认识

附:各国世系图
西周世系图
东周时期周室世系图
鲁国世系图
宋国世系图
郑国世系图
陈国世系图
燕国世系图
吴国世系图
魏国世系图
赵国世系图
韩国世系图
秦祖系谱
赢秦世系图(1.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
赢秦世系图(2.战国及秦代)
田齐世系图
晋国世系图(上)
晋国世系图(下)
东周时期楚国世系图
齐国世系图
东周时期卫国世系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