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观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退一步说,即便专家所讲的理论有价值,但用来指导实践则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撑。有研究显示:“教师现在普遍觉得缺少这种支撑,非常希望这种专业支撑能进入学校”;“认为缺少专业支持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之一”,并认为“专业支持的来源主要是教研员和各层次的专家”。但是“仅有5%的教师经常得到专家的指导,而近20%的教师只能得到教研员的指导”。缺乏课程观的技术层面的方法论支持,是教师的课程实践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主学习”变成为“自由学习”、“合作学习”变成为“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变成为“自发式学习”,等等。这样,产生“形似而神不似”的形式化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课程观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牵制于文化历史与社会条件,还受到研究者或教师对其内涵的理解及实践运作的影响,而技术支持是实践运作的保障。在课程观转型的技术方略层面,我们更多的是倚重国外相关理论与理念的移植及借鉴。当然,这也为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转型提供了方法论参照。但是,“重移植、薄内化、轻适应”也是一直困扰着课程观转型的严肃问题。吕达先生指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中,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一是要以史为鉴,而不能割断历史。二是要洋为中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收或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既不闭目塞听、盲目排斥,又不生搬硬套,穿靴戴帽。据此,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课程观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生发的机理为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供哪些技术方略支持。
二 发展性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走出课程观转型的困境,明确课程观转型主题首当其冲,而发展性课程观是其题中之意。发展性课程观含义非常丰富,既可以从时间的维度阐述,也可以从空间的维度阐述。所谓时间的维度,就是要处理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的事业。在这里,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必须用发展性课程观来解决好滞后性与前瞻性的矛盾,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的无限性的矛盾,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借鉴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所谓空间的维度,就是要处理好理想课程、官方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体验课程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是上层对下层起制约作用的关系,又是下层对上层可能起反作用的关系。
……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的意义
四 研究的设计
五 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教师课程观的理论分析
第二章 课程价值取向的意蕴及历史谱系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
第五章 发展性课程观:课程观转型的逻辑路向
结束语
附录1 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调查量表
附录2 教师课程观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访谈大纲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