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714693
  • 作      者:
    孙宏伟著
  • 出 版 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建构》研究主题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公共秩序的建构问题”。“建构”一词在《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建构》的使用中包括建立、调整、适应、完善等内涵。公共秩序是一种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状态,不断经历着平衡被打破和重新获得平衡的变迁过程,相比自发性特征而言,建构性特征更加明显,因而公共秩序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基于这一主题,《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建构》提出三项研究假设:一,社会转型带动公共秩序变迁;二,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共秩序的建构应围绕公共性的要求从价值定位、结构基础和规则与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三,公共秩序建构的过程同时可以治理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并对社会转型产生约束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建构》:
  2.1.3 公共秩序与三种秩序的关联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展,公共生活的范围在不断拓展的同时,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化,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具体的公共生活领域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运行规则,也呈现出不同的秩序样态,表现为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政治秩序表现为政治生活的稳定和协调状态,“是指统治阶级为维护或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关系而根据一定的政治理念制定一系列政治规则,并运用这些政治规则来对各个政治实体实施政治控制的政治过程及其所呈现的政治状态”。政治秩序具有明显的中心整合的特征和建构性的特征。以政治权力为手段,将各种政治生活的主体以及他们的政治行为纳入体制化的轨道,从而使国家的政治生活保持稳定和顺畅的状态。
  社会在外延上存在两个指向,一是与国家相对的领域,二是与自然相对的领域。与自然相对的社会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延续的需要而结成的交往关系的存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广义上的社会;与国家相对的社会是与国家相对分离,呈现一定自治特征的领域,是狭义上的社会。《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建构》所指的社会秩序是狭义上的社会秩序,指社会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稳定和协调状态。社会秩序更具有复杂性,其自发结构属性和人为结构属性交织,使得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既具有自觉特征也具有自发特征。
  经济秩序是各种经济主体和经济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经济生活的稳定和协调状态。“经济秩序是一种行为模式,在这种模式里,经济主体行为的连续性、一致性以及确定性能够得到保证。”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自发和自为特征最为明显,如市场经济秩序实质就是自然秩序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扩展。
  比较三种秩序形态,政治秩序是一种价值分配和利益分割秩序,社会秩序是一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往秩序,经济秩序是一种资源分配和价值生产秩序。政治秩序重惩戒,社会秩序依赖于交往和互动,经济秩序在规则运行上重激励。公共秩序和三种秩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公共秩序是三个领域中体现公共属性的秩序形态的综合。尽管公共性在三种不同的公共生活和秩序形态中的呈现是一种趋势,但是三种秩序中既有体现公共性特征的范畴,也有不体现公共性特征的范畴。政治秩序兼具阶级性和社会性,社会秩序兼具个体性和整体性,经济秩序兼具自利性和公益性。强调公共属性的公共秩序与体现社会属性的政治秩序、体现整体属性的社会秩序和体现公益属性的经济秩序是相容的,但是政治秩序的阶级性、社会秩序的个体性和经济秩序的自利性与公共秩序的公共性存在对立关系。属性上相容与对立的关系的存在使得三种秩序与公共秩序之间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
  基于属性上的对立,三种秩序与公共秩序的关系错位表现为三种秩序形态对公共秩序的吸纳、覆盖和抑制。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社会转型与公共秩序的研究视角
1.2.2 社会转型与公共秩序变迁的关联
1.3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分析方法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4.1 关键问题
1.4.2 创新点

第2章 公共秩序的公共性内涵与建构维度
2.1 公共秩序的公共性内涵
2.1.1 公共秩序的存在场域与内涵
2.1.2 公共性及其在秩序中的实现
2.1.3 公共秩序与三种秩序的关联
2.2 公共秩序的建构维度
2.2.1 公共秩序建构的价值追求
2.2.2 公共秩序建构的结构依据
2.2.3 公共秩序建构的规则保障

第3章 转型社会的秩序变迁与公共性风险
3.1 社会转型与秩序变迁的内在关联
3.1.1 阶层分化与公共秩序结构变动
3.1.2 利益冲突与公共秩序失序风险
3.1.3 规则失效与公共秩序功能弱化
3.2 转型社会公共性风险的外在表现
3.2.1 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
3.2.2 社会转型成本分担与利益分享不均
3.2.3 社会转型中的规则冲突与秩序破坏
3.2.4 发展主义悖论下的资本扩张性风险
3.2.5 社会阶层整合难题下的公共精神缺失

第4章 建构路径Ⅰ:公共利益导向与利益结构整合
4.1 强化公共利益实现中的政府责任
4.1.1 明确政府治理的公共责任
4.1.2 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空间
4.1.3 政府治理的公共福利导向
4.2 实现利益结构的转换和功能协调
4.2.1 加快利益结构的整体型转换
4.2.2 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模式
4.2.3 建立公共利益公正补偿机制

第5章 建构路径Ⅱ:社会结构优化与秩序结构均衡
5.1 打破社会结构转换的自我锁定
5.1.1 规避阶层凝滞带来的民主风险
5.1.2 消除社会屏蔽导致的社会不公
5.1.3 转换社会阶层关系的单向依赖
5.2 实现公共秩序结构的内部均衡
5.2.1 公共权力结构的收缩式开放
5.2.2 有组织公共参与机制的完善
5.2.3 现代公民身份的形塑与张扬
5.2.4 治理场域封闭到开放的实现

第6章 建构路径Ⅲ:主体权威强化与调控机制转换
6.1 强化秩序建构的主体权威
6.1.1 加强执政党的公共性权威
6.1.2 增强政府的社会公众信任
6.2 实现社会控制的均衡治理
6.2.1 培育社会多元治理主体
6.2.2 重塑社会的公共性格局
6.2.3 拓展民主的社会治理功能
6.2.4 拓展基层社会自组织秩序

第7章 结论
7.1 利益关系重构与社会转型的方向引导
7.2 秩序结构重塑与社会转型的效能约束
7.3 规则体系重建与社会转型的进程规制
7.4 本书的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