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想政治劝服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78508
  • 作      者:
    高鑫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高鑫,男,1982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培计划(思想品德)学科主讲专家、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政治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传播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学科。先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主持省教育厅专项等,并在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数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劝服学”在我国的大学课程中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相关研究资料反观国外的学术界,许多大学都开设有专门的“劝服学”课程。除此之外,在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新闻学、广告学中都有介绍“劝服理论”和“劝服技术”的内容。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到在“劝服学”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某种意义上说,“劝服”活动已经客观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个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影响周围其他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视阈中,*主要也是*根本的活动就是“劝服”。教育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运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形式来劝服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在接受影响的过程中,同步的或稍后的也能够给教育者提供相应的信息反馈。可以这样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互相劝服的一个过程。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角度考虑,应该注意和重视“劝服学”这门课程,并将其整合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在此基础上研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劝服功能的方法。
  《思想政治劝服论》首先探讨思想政治劝服的含义及其基本职能,明确思想政治劝服肩负着信息发布、人格完善、解释、反馈和控制职能。其次阐述思想政治劝服的目标及其教育任务,即以实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终目标,以达到劝服信息的同步、使参与各方产生愉悦共鸣感、消除逆反心理和完善现代人格为劝服教育任务。再次系统分析思想政治劝服活动中的五大要素——沟通者、劝服信息、劝服信息传播媒介、劝服对象、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将思想政治劝服所采取的主要形式进行剖析,主要介绍了规范劝服、组织劝服、谈话劝服、榜样劝服、情感劝服、宣传劝服和网络劝服七种形式。*后论述了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目标以及评价指标及方法。
  显而易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中“劝服”过程是贯穿于学科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线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目的的完成和价值的实现都集中体现在思想劝服效果上,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不好的标准,就是教育对象是否能够将教育者的思想内化,并且外化为自己的固有行为。因此,《思想政治劝服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离不开思想政治劝服理论体系的建设。
展开
精彩书摘
  《思想政治劝服论》:
  一 思想政治劝服对象分类及特点
  思想政治劝服对象面向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当下这个人的主体性空前繁荣的时代,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主体性,再也不是以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劝服者科学地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劝服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型。我们将劝服对象分类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厘清不同类型劝服对象所特有的特征、特点和特性,为的是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劝服工作。张耀灿和陈万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是按照阶级来划分教育对象的,将其分为职工、农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随着社会和学科的发展,“精细化管理”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阶级来划分教育对象似乎范围太过宽泛。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性格特征、人格结构、道德品质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为了准确把握劝服对象个体的性格特征,笔者按照对象所处的社会组织即职业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国家机关公务员、农民和军队。
  (一)学生
  学生主要是指在全日制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或进行科学研究的适龄青少年。当然,随着“终身学习”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又重新回到校园接受在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属于学生的范畴。一方面,在职继续教育的人员其主要的思想政治劝服教育是在工作单位进行;另一方面,只有更纯粹地对分类对象进行劝服效果的研究才能准确地把握对象的特点,因此这次暂时不把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纳入学生研究范畴。
  当代学生群体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影响弱,可塑性强
  学生群体普遍年龄层次偏小,小学生10岁左右,中学生15岁左右,大学生20岁左右。他们接触社会的时间较短,因此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弱。他们实际上正处在自我认识、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调节的摸索阶段,由于他们自身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所以,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群体比较容易接受思想政治劝服者的教育引导,在他们心中老师和具有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具有“威权”效应,运用好这一点就能够顺利地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理想和社会主流文化去影响他们。
  2.政治热情高,鉴别能力弱
  受教育程度高,政治意识较强,课余时间充裕,这些条件促使学生群体成为最关心政治的群体,古今中外进步思想的萌芽大多数是从校园走出。学生群体的政治热情主要表现为能够主动关心社会时事动态,特别是对影响中国发展的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三农”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中国的腐败现象等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他们积极地思考,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积极参与政治问题的讨论。但是,由于学生群体对社会的理解始终存在于表面,对国情和民情的了解不深入,导致他们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往往陷入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的误区,较容易被错误思潮影响,缺乏政治鉴别能力。举个例子,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上演了一场“国有化”钓鱼岛的闹剧,全国掀起了又一轮反日游行的高潮,在这些时候青年学生就极易受到反动分子的鼓动,将合理合法的示威游行转变成一场暴力活动。有的青年学生打砸日资超市、商店,有的损毁日本品牌的汽车,有的甚至殴打开日本品牌汽车的普通民众,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为了避免诸如此类的情况,就需要思想政治劝服者不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学生中的思潮进行准确的预判。并及时地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初期以及中期和后期做好学生群体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认真鉴别政治事件,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思想政治劝服研究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劝服理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思想政治劝服理论概述

第一章 思想政治劝服的含义及其基本职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劝服的含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劝服的职能

第二章 思想政治劝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思想政治劝服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思想政治劝服的理论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劝服的目标及教育任务
第一节 思想政治劝服的目标
第二节 思想政治劝服的教育任务
第三节 当代思想政治劝服的主要任务

第四章 思想政治劝服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思想政治劝服信息沟通者
第二节 思想政治劝服信息
第三节 思想政治劝服信息传播媒介
第四节 思想政治劝服对象
第五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

第五章 思想政治劝服形式及案例
第一节 规范劝服
第二节 组织劝服
第三节 谈话劝服
第四节 榜样劝服
第五节 情感劝服
第六节 宣传劝服
第七节 网络劝服
第八节 思想政治劝服形式的综合运用: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

第六章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
第一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的含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的意义
第三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目标与原则
第五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指标
第六节 思想政治劝服效果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