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谜:知识产权
哲学源于迷惑参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68页。
——柏拉图
第一节 “谜”与“知”
一、谜境
人类感知世界以来,混沌宇宙充满奥秘,从婴儿个体成长到种群繁衍生息,人类无时无刻不体验生活之谜。
食、色、知,性也。《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所有的心灵能力或机能可以归结为这三种不能再从一个共同根据推导出来的机能: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能力。”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第11页。笔者认为,认识与欲求均为内嵌人类生活的先验追求与能力,故曰:食、色、知,性也。孩童未识言表“那是什么?”“我是谁?”,好奇眼神与镜前凝神端详之中“谜”与“知”的纠缠已淋漓尽致。
人类一切探索,大至浩瀚宇宙,小至微粒结构,自然如万有引力,社会如朝代更替,无一不是这一哲学疑惑的另类表达。整本人类文明史就是探秘世界的解说词。
“谜”乃一切思维起源。当朦胧勾勒特定之“谜”,某种“彼”与“吾”的对望业已形成。人们捕获“谜”印象之相对,酝酿自我定义“知”结构,借由两相眺望顾盼流连,品读偶然必然互渗“谜”境地和确定游离相伴“知”世界之间若即若离的关联。恰如笛卡尔宣告:“我思故我在”[法]勒奈·笛卡尔:《谈谈方法》(Discours de la Methode),“正当我企图相信这一切都是虚假的同时,我发现:有些东西(对于我的怀疑)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那个正在思维的我’!由于‘我思,故我在’这个事实超越了一切怀疑论者的怀疑,我将把它作为我所追求的哲学第一条原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意识与身体独立性体验强弱变幻间,人类认知自我与存在。
什么是“谜”?人类何以为“知”?若梦想照进现实。正如萨特所言:“如果说所有形而上学事实上都假设着一种认识理论,那么反过来,所有认识理论也都假设着一种形而上学。”[法]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3版,第7页。“谜”与“知”相辅而生对称之美身后,幻化出万花筒般奇趣迷离的哲学史。
将“谜”视作萨特笔下“不透明的存在”,[法]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第3版,第25页。“谜”与“知”的观察已直指难解的存在与意识命题。撷取一例,若将《道德经》中“知”之诠释仅仅落足“知常之明”《道德经》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某种主客观二元论已于表达一瞬“随风潜入夜”。
开场白并不轻松愉悦。以笔者井蛙之目、粗浅之学触碰“存在与意识”的终极追问,无异自择石壁。在“知识产权”为题的法学论文中,何必牵涉如此难以驾驭的哲学命题?即使笔者并非刻意虚张声势,扯起虎皮大旗,亦难免招致维柯式批判:推理力越薄弱,想象力也就成比例地越旺盛。[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转引自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