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构调整出现历史性变化,出现新的特点,为保持新常态下经济平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此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引导经济发展和跨越,力求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让经济平衡和谐稳定发展。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总是伴随着结构调整和平衡重建。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结构调整出现历史性变化,消费投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加快向发达经济体的特征靠拢。此轮经济再平衡和结构调整将引导中国跨越高收入门槛,从追赶型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围绕上述议题,本书在调研了大量数据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历史与国际视野,开展了针对性研究,为经济再平衡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经济运行都出现显著变化。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外贸增长低迷、投资不振、传统高增长行业经营陷入困难。面对供需条件的基础性变化,中国经济正迎来增长动力和机制重大转换的判断得到广泛认可。该转换恰好发生在景气扩张的结束阶段,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叠加,放大了其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并增加应对的难度。
2000201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1978的以来投资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扩张期。虽然,2008年的外部冲击带来短暂下行,但由于时间较短并未对经济形成实质性调整。投资持续高增长迅速推升我国投资率,并使得消费率大幅下降,供需不匹配的矛盾非常突出。此轮扩张实际上与本世纪初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密切相关。2000年以来,大多数中等收入偏上的发展中国家都迎来一轮高增长,且消费率下降幅度与中国接近。2004年全球GDP增速达到5.4%的高点,2005年全球资本形成增速达到创记录的9.2%。这都充分地说明,2008年之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全球景气影响下的周期性扩张,与19782000年之间两个经济周期一样,也必然面临收缩期的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
然而,在面临周期性下行压力的同时,中国经济又迎来一些重大的结构变化。2011年投资率开始从47%的极值点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首次下降;2013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工业;此外,城镇化率提升速度近年也有所下降。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不可逆的,反映着中国从高速追赶的结构正逐步转型为中高速增长的结构,同时也正在向成熟经济体的结构靠拢。
发达国家的消费率通常在75%左右,随着我国投资率从最高点下降,消费率正在逐步回升。从历史经验看,未来我国均衡消费率不低于19782000年平均63%的水平,但向高收入国家消费水平转换需要较长的时间;发达国家工业化占GDP的比重在2030%左右,我国向此水平逐步过度也需要较长时间;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已经开始下降,但其绝对值仍处于高位。随着老龄化程度提高,其下降速度可能较快。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到城镇化速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提升空间较大。这些重要指标的变化,都反映着中国经济追赶阶段发生变化,未来会形成与成熟经济体相似的结构特征与增长特点。在此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都会调整并达到新的平衡。
本书主要围绕上述议题展开分析,方法上重点强调历史和国际的视野,大量借助面板数据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和计量模型等工具。本书的前三章,分别从消费率、进出口、投资率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结构变动的规律和趋势。第四、五章,分别就高增长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和服务业占比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第六章,对比了若干经济体在增速转换过程中结构变化和宏观表现。第七章,分析了需求侧总量和结构变化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八章,利用历史数据分析了所有制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第九章,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动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转换的影响。第十章,研究了工业化过程中中间部门扩张带来投资扩张效应,并分析了其在工业占比下降时带来的负向作用。第十一、十二章,总结前面各章的重要观点,分析了经济再平衡对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一章
我国消费率变动的阶段性特征、驱动机制和未来走势
一、如何认识我国消费率所处水平及其变动过程/
二、影响我国消费率及其结构变动的主要机制/
三、我国居民消费产品结构变动的趋势和特点/
四、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消费率变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
第二章
我国进出口总量与结构变动规律和趋势
一、全球贸易区域分布及其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二、国际金融危机后商品贸易结构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三、全球贸易总量波动特征和危机后我国进出口增长新特点/
四、全球贸易重要变化以及我国出口增长前景/
第三章
我国投资率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与趋势
一、我国投资率变动的历史规律及其结构特征/
二、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和趋势/
三、出口增速下降对我国制造业投资的影响/
四、服务业占比提升对投资增长的影响/
五、我国未来投资率变动趋势及启示/
第四章
传统主导产业弱化与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主导产业弱化是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
二、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三、未来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的重点方向/
第五章
服务业占比上升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服务业的供给、需求特征/
二、服务业发展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三、适应服务业占比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六章
后发经济体增速转换阶段的结构特征和宏观表现
一、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双峰形态及GDP增速的两次转换/
二、韩国增速转换中的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运行/
三、中国台湾省增速转换中的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运行/
四、印度尼西亚增速转换中的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运行/
五、后发经济体增速转换期结构变动和宏观运行的经验/
第七章
终端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利用终端需求改进传统需求分析方法/
二、终端需求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终端需求变动趋势及其对潜在增速的影响/
四、情境分析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八章
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和实证方法/
二、所有制结构优化可显著提高区域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增速/
三、所有制结构优化可降低经济运行中的通胀压力/
四、所有制结构优化可增加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附录计量回归结果的参数及检验值/
第九章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对经济增速转换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与人口结构在长周期上存在相互影响关系/
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对经济增速影响的定量分析/
三、东亚国家经济增速转换过程中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
四、重要结论和启示/
附件一计量回归时不同国家分组情况/
附件二面板数据计量回归的结果/
第十章
工业化迂回生产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中间部门扩张是工业占比提高的典型结构特征/
二、中间部门扩张对投资增速影响的定量测算/
三、未来工业占比变动趋势及其对投资的影响/
四、“十三五”目标增速下的经济结构及协调/
第十一章
经济再平衡的四个重要机制和未来增长趋势
一、影响经济再平衡均衡增速的四个重要机制/
二、未来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领域的重要变动趋势/
三、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判断和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经济再平衡中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宏观调控协调总量目标面临的挑战/
二、协调总量和结构性目标面临的挑战/
三、适应新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