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弹性城市的测度与战略:中国城市新陈代谢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98431
  • 作      者:
    宋涛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宋涛,于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哈佛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缘政治等,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系统介绍弹性城市目标导向下城市新陈代谢的著作。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是个复杂的开放性耗散系统,新陈代谢即是这个耗散系统维持其生存的基本过程之一。本书在对弹性城市目标导向下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厘清基于弹性城市导向下,城市新陈代谢的概念、内涵,试图构建城市新陈代谢的测度、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本书系统全面,集科学性、知识性及实用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地理、生态、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专业的参考书,还可为城市规划者、城市管理者、城市系统研究者及对城市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弹性城市的测度与战略:中国城市新陈代谢研究》:
  建设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和促进板块农业发展。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建成一批在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依托优势生态资源,加快农业区域生产布局调整步伐,开展特色农副产品的种养和深加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高农业集约增长效益。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工业,打造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企业和农户联结方式,加快培植和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建立农业支撑和服务体系,主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农产品及农资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灾害预警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等。
  (2)可再生资源、能源产业及技术推广
  生态保育导向下的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是可再生资源、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产品、污染环境物质的替代产品以及废旧物的资源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中西部城市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有利于服务三农产业,为农民开辟增收途径,促进农业和新兴工业的生产和发展。例如,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在主要道路敷设路面太阳能收集系统,用于建筑供暖和制冷:利用风电建筑一体化技术为建筑供电,远期可利用外围风力发电厂为生态城供电;分散供热区内优先利用地热为建筑供热;可采用热泵回收余热以及路而太阳能利用等技术并合理耦合,实现对能源的综合利用。
  (3)特色服务业及生态文化旅游业
  加快发展中西部生态保育城市的特色商业服务功能,提高其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积极引进知名流通企业,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发展规划、基础投入、综合服务、市场监管、形象宣传、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城市新陈代谢的背景 1
1.1.1  开放性耗散系统的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系统 1
1.1.2  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陈代谢失衡 2
1.1.3  城市新陈代谢与可持续发展 3
1.1.4  弹性城市转型下的城市新陈代谢发展 3
1.1.5  新陈代谢视角下的城市模式优化 4
1.2  城市新陈代谢的研究意义 4
1.2.1  把握和深化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征及其
区域差异的认识 4
1.2.2  推进我国城市新陈代谢的学术研究 5
1.2.3  探索我国城市弹性的调控政策和可持续的
新陈代谢发展模式 5
1.3  本书研究内容 6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
1.4.1  研究方法 8
1.4.2  研究区域的界定 9
1.4.3  数据资料的获取 9
1.4.4  技术路线 10
1.5  创新性 11
第2章  城市新陈代谢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12
2.1  城市新陈代谢的理论根基 12
2.1.1  热力学理论 12
2.1.2  系统动力学理论 14
2.1.3  产业生态学理论 15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
2.2  弹性城市的研究进展 18
2.2.1  经济弹性 18
2.2.2  生态弹性 18
2.2.3  社会弹性 19
2.2.4  工程弹性 20
2.2.5  弹性管治 21
2.3  城市新陈代谢的概念内涵 22
2.4  城市新陈代谢研究视角 24
2.4.1  城市新陈代谢宏观系统模拟 24
2.4.2  城市土地要素的新陈代谢响应 27
2.4.3  微观尺度的新陈代谢测度 28
2.5  城市新陈代谢测度方法 29
2.5.1  物质流分析法 30
2.5.2 能量流分析法 32
2.5.3  净初级生产量的人类占用 35
2.5.4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 35
2.6  城市新陈代谢指标体系 37
2.7  城市新陈代谢的应用前景 40
2.7.1  新陈代谢预警 41
2.7.2  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 41
2.7.3  绿色社区规划设计 42
2.8  总体评述 42
第3章  弹性城市目标下的城市新陈代谢体系构建 45
3.1  弹性目标下城市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基本内涵 45
3.1.1  弹性目标及其内涵 45
3.1.2  弹性目标下的城市新陈代谢概念 47
3.1.3  城市新陈代谢的系统组成 51
3.2  城市新陈代谢的模型建构 55
3.2.1  现有的城市新陈代谢相关模型评价与借鉴 55
3.2.2  城市新陈代谢的单项指标测度 58
3.2.3  城市新陈代谢效率的综合模型构建 61
3.2.4  基于SBM(Slacks-Based Model)的城市
新陈代谢效率模型 63
3.3  弹性目标下城市新陈代谢变化规律 67
3.3.1  城市新陈代谢能值存量的变化规律 67
3.3.2  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效率的变化规律(U型曲线) 69
3.3.3  现实状态下城市新陈代谢弹性的测度 70
3.4  城市新陈代谢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72
3.4.1  社会经济发展 72
3.4.2  城市产业结构 73
3.4.3  资源环境条件 74
3.4.4  城市化水平 76
3.4.5  能源系统结构 76
3.4.6  土地利用结构及强度 78
3.4.7  科学技术水平 79
3.4.8  代谢相关政策 80
3.4.9  城市代谢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综合分析 81
第4章  中国城市新陈代谢的测度 83
4.1  我国典型城市的选取 84
4.2  典型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构成 86
4.2.1  可再生资源能值 86
4.2.2  不可再生资源能值 88
4.2.3  进出口能值 88
4.2.4  废弃物能值 90
4.3  典型城市新陈代谢效率指标测度 90
4.3.1  城市代谢系统能值存量指标 91
4.3.2  城市代谢系统外向度 94
4.3.3  城市代谢系统通量指标 97
4.3.4  城市代谢系统能值压力指标 102
4.4  基于能值的城市新陈代谢综合测度 105
4.4.1  城市新陈代谢系统财富(WI)及生态效率(EEI)
指数测度 105
4.4.2  城市新陈代谢协调度(UC)及规模效益(CP)测度 108
4.4.3  城市代谢系统的代谢效率指数(UM)测度结果 109
4.5  基于SBM法的城市新陈代谢模型 111
4.5.1  基于SBM的城市新陈代谢效率(UM1)测度 111
4.5.2  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投入与产出改进方向 113
4.6  本章小结 115
第5章  中国典型城市新陈代谢的类型分异与机制分析 118
5.1  模型与数据 118
5.2  我国典型城市新陈代谢的类型划分 119
5.2.1  城市新陈代谢综合指数测度 119
5.2.2  城市新陈代谢类型的划分 120
5.2.3  城市新陈代谢类型的空间特征 121
5.2.4  城市代谢类型的新陈代谢特征 123
5.3  我国典型城市新陈代谢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 126
5.3.1  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126
5.3.2  影响因素作用强度和机制 126
5.4  不同新陈代谢演变类型的典型案例分析 129
5.4.1  城市新陈代谢特征差异 130
5.4.2  城市新陈代谢机制因素差异 133
5.5  本章小结 140
第6章  案例城市新陈代谢效率及机制研究 142
6.1  案例城市北京本底条件分析 142
6.1.1  北京自然本底条件 143
6.1.2  北京社会经济发展 145
6.1.3  北京的物质流概况 148
6.2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的测度 152
6.2.1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能值系统组成测度 153
6.2.2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能值系统指标测度 155
6.2.3  基于SBM的北京城市新陈代谢效率测度 159
6.3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的形成机制 161
6.3.1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因素分析 161
6.3.2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机制解析 165
6.4  弹性政策导向下北京城市新陈代谢的路径预测 167
6.4.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城市新陈代谢路径测度 168
6.4.2  北京城市新陈代谢的弹性路径预测结果 174
6.4.3  基于预测结果的北京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效率测度 177
6.5  本章小结 183
第7章  弹性城市目标下中国城市新陈代谢的优化路径与政策 186
7.1  弹性城市目标下的城市新陈代谢战略 187
7.1.1  绿色资源、能源投入 187
7.1.2  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187
7.1.3  系统的协同运作 187
7.1.4  智慧城市战略 188
7.2  弹性目标下差异化类型城市的新陈代谢模式设计 188
7.2.1  外向型大都市自给率改善型新陈代谢模式 188
7.2.2  循环经济型服务提升新陈代谢模式 190
7.2.3  绿色生态保育型新陈代谢模式 191
7.2.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陈代谢模式 193
7.3  弹性目标下的城市新陈代谢政策建议 194
7.3.1  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形成弹性产业体系 194
7.3.2  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推动低碳建筑应用 196
7.3.3  构建差异化的新能源空间,营造绿色的生态格局 198
7.3.4  推行绿色交通方式,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结合 199
7.3.5  鼓励弹性技术,推行智慧城市应用 201
7.3.6  弹性城市管治,倡导包容性城市管理 202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204
8.1  主要结论 205
8.2  不足与展望 209
附录A  能值指标的计算公式 212
附录B  基于能值的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构成 216
附录C  城市新陈代谢效率的综合模型测度构成 218
附录D  基于SBM的城市新陈代谢效率的测度 220
附录E  系统动力学Vensim的变量及公式 222
附录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新陈代谢系统的变量及公式 225
附录G  城市新陈代谢Vensim的模型建立、运行和分析 229
参考文献 23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