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68938
  • 作      者:
    刘素春,付红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素春,(1972—),女,山东单县人,经济学博士。1994年起在高校从事保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在《保险研究》、《财政研究》、《经济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保险学》教材一部。研究兴趣为保险理论与政策、农业保险。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研究》从组织的视角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是基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农业保险市场研究,尚未出现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研究,因此《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研究》为农业保险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摘
  0.4.1两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1.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保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遭受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广义的农业保险,除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及其家属的人身保险和其他物质财产保险。本研究所指的农业保险采用狭义的农业保险概念。
  2.政策性农业保险①
  政策性农业保险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界定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商业保险公司又不愿从事经营的农业保险项目。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边界并不清晰,只是实施机制上的一种划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产品以及保险项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可以将一部分商业性农业保险转化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本研究所称农业保险包括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
  0.4.2研究内容
  除导论和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外,全书共分成7章。第1章是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7章的主体内容由农业保险组织理论、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实践、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省级案例四个部分组成。研究内容如下:
  1.农业保险组织的外部依赖与内部结构特征(第2、3章)
  从理论上研究了农业保险组织的外部依赖与约束、内部结构特征。以组织理论为依托,对农业保险的四种基本组织形式——国有农业保险公司、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与特征进行了研究,摒弃了以往研究者为我国农业保险选择单一组织形式进行研究的思路。以组织的外部资源依赖理论为依据,选取农业风险、农业生产特征、保险法律法规、政府财政补贴四个因素分析了对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影响。从理论上研究各类农业保险企业的特点、治理结构、发展变化、其适应的外部环境,从而为选择我国农业保险企业组织形式提供理论依据。
  2.中外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实践(第4、5章)
  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实践从国内探索和国际比较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内农业保险组织形式进行了考察,包括长期实行的国有保险公司形式;以上海、吉林、黑龙江为代表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形式;以浙江为代表的商业保险公司共保体形式;以江苏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共保形式,以及民政部主办的农户救灾保险组织形式,并总结了其经验和教训。国际上选择了美国、日本、法国三国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一是因为三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成功,二是其组织形式可以为我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3.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第6章)
  以风险分散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为依据,在节约交易费用的前提下寻求农业风险分散的组织途径,构建了新型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的一种工具,各种农业保险组织形式联结成的组织体系应该起到层层分摊和分散农业风险的作用。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在于商业保险公司单层次分散农业风险,没有农户保险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分摊风险,同时缺少国家农业再保险公司为其提供最后的财务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长期亏损无法化解无法转移。
  ……
展开
目录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4 研究内容
0.5 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理论依据
1.1 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理论
1.2 交易费用理论
1.3 组织环境理论
1.4 国家干预理论

第2章 农业保险基本组织形式
2.1 国有农业保险公司
2.2 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
2.3 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
2.4 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与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的比较
2.5 互助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
2.6 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选择

第3章 农业保险组织资源环境
3.1 农业生产的特征
3.2 农业风险
3.3 农业保险的法律环境
3.4 农业保险的国家干预

第4章 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探索与启示
4.1 1949年以前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
4.2 单一农业保险组织形式:1949~1958年
4.3 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多样化探索:1982-1993年
4.4 农业保险组织形式重归单一:1994~2003年
4.5 2004年以后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
4.6 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探索的启示

第5章 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5.1 美国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
5.2 日本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
5.3 法国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
5.4 比较及借鉴

第6章 中国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构想
6.1 中国农业保险组织资源环境
6.2 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原则与思路
6.3 农业原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农户互助合作保险组织
6.4 农业再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国家农业再保险公司
6.5 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创新

第7章 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7.1 山东省农业生产与自然风险
7.2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变迁
7.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实践
7.4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案例
7.5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启示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山东省农业保险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