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政规划法治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89942
  • 作      者:
    莫于川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法治政府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成都等地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和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行政管理实务中对行政规划的法律规制不足,行政规划游离于法治精神与制度之外的问题突出,行政规划法治化迫在眉睫。本书作为司法部部级重点科研项目zui终成果,按照“概念界定与基本问题—历史溯源与比较研究—法治主义与多维透视—法律规制与救济途径—样本研究与实证追踪”的研究路径,系统深入、点面结合地探讨行政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研究结论和完善建议,以期推动行政规划工作的法治化、科学化、高效化进程,值得行政公务人员和法律人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行政规划法治论》:
  (一)提倡和推动参与制民主,促进行政活动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英国学者莱维利(J.Lively)在《论民主》一书中(牛津布莱克维尔出版公司1975年出版,第30页),将民主的最基本观点梳理为七个方面即七大特征,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所有的人都应当参与立法、公共决策、法律应用以及政府行政过程,就此而言,所有的人都应当参与统治”;第二个方面是“所有的人都应当作为个人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换言之,参与制定公共法律和决定公共政策实务的过程”。这说明行政管理和行政法治过程中的公民直接参与,在当代行政民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民参与是行政民主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民主的行政要求在行政过程中除了应体现行政机关的权力因素外,还应体现出作为行政权力对象的公民因素。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公共行政范式的革命,要求实现行政领域的民主,建立服务型的行政模式,提高公民在行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行政权力向社会转移,仅仅采取责任政府的行政运行模式也就不能满足现实和公众的需要,必须以行政相对人直接参与到行政过程中的民主参政模式为补充。行政计划回应了参与制民主在行政领域内的现实需要,顺应了行政相对人由“是公民”的消极状态到“做公民”的积极态势的历史性转变,相反,没有行政相对人参与的计划只能导致专制,这样的计划因为缺少行政相对人的主动配合也就没有了生命力,至少没有多强的执行力和信服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行政计划的法律意义不只在于其最终的结果,而更多地体现在计划过程中的民主参与的含量。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标准之一应是其社会成员参与共同事务的广度和深度。社会成员对国家管理参与已不仅仅局限于立法和行政事务的决策过程,而是应进一步深入到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计划不是简单将国家意志强加给被管理者,而是听取民意、体现民意、实施民意。行政相对人的参与应当贯穿行政计划的始终,尤其是过程中的参与对于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至关重要,因为事后的参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往往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常常造成无谓的、不可逆转的资源损失。例如,生命与财产的损害、环境的破坏等。
  ……
展开
目录
绪论 积极发挥行政规划作用,推动行政规划法治化
一、行政规划的兴盛与行政法治新课题
二、行政规划法治化的迫切现实需求
三、我国行政规划相对薄弱与滞后的理论研究现状
四、行政规划法治化的研究路径

第一章 行政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概念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
二、行政规划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分类与形态
一、行政规划的分类
二、行政规划的形态
第三节 行政规划的性质和功能
一、行政规划的性质
二、行政规划的功能
第四节 行政规划的权力来源与配置
一、行政规划的权力来源
二、行政规划的权力配置
第五节 行政规划的立法模式与法律体系
一、行政规划的立法模式
二、行政规划的法律体系

第二章 行政规划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历史发展背景与脉络概览
一、行政规划外部法律效果确立的历史背景
二、自由法治国时期行政规划的萎缩
三、社会法治国时期行政规划的勃兴与规划行政的时代
第二节 我国计划体制的变迁与规划(计划)的演进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异化
二、计划体制改革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划
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规划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行政规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二、行政规划理论研究滞后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行政规划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德国的行政规划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
二、计划确定程序和计划确定决定
三、区域规划
第二节 英国的行政规划
一、体系完整的行政规划得到广泛运用
二、行政规划的目标定位
三、行政规划的编制、实施与权力监督
第三节 美国的行政规划
一、美国行政规划的基本样态
二、美国战略规划分析
三、美国城市规划分析
四、美国专项规划分析——以《应急反应规划》为样本
五、影响美国行政规划的主要因素
六、美国行政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日本的行政规划
一、日本行政计划的概念与分类
二、日本行政计划与程序规制
三、日本行政计划与司法审查
四、日本行政计划的价值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行政规划的法治基础
第一节 行政规划法律关系及行政法的调整现状
一、行政规划法律关系的要素
二、行政法调整行政规划法律关系的现状
第二节 行政规划法治实现的完善路径
一、行政规划法律保留的实现及其完善空间
二、规划裁量界限的法律规制

第五章 行政规划的多维透视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法哲学研究
一、行政规划的本体论研究
二、行政规划的法价值研究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法政治学研究
一、对行政规划进行法政治学分析的必要性
二、行政规划中的政治要素分析
三、行政规划对政治的回应
第三节 行政规划的法社会学研究
一、对行政规划进行“结构-功能”研究的意义
二、行政规划的结构研究
三、行政规划的功能研究

第六章 行政规划的主体
第一节 行政规划主体的范围
第二节 行政规划制定主体
一、行政规划编制主体
二、行政规划确定主体
三、行政规划的调整和变更主体
第三节 行政规划实施主体
一、行政命令主体
二、行政许可主体
三、行政奖励主体
四、行政合同主体
五、行政处罚主体
六、行政强制执行主体
七、行政检查主体
第四节 行政规划参与主体
一、利害关系人
二、一般社会公众
三、专家
四、相关行政机关
第五节 行政规划监督主体
一、权力性监督主体
二、非权力性监督主体

第七章 行政规划的程序
第一节 德国《行政程序法》中的计划确定程序
一、德国计划确定程序中的主要步骤和手续
二、计划确定裁决的法律效果
第二节 行政规划程序规制的原则
一、程序法定原则
二、参与原则
三、程序公开原则
四、效率原则
五、信赖保护原则
六、司法监督原则
第三节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不足与立法完善
一、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现状与不足
二、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立法完善

第八章 行政规划的纠纷解决与法律救济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纠纷类型与冲突解决
一、行政规划的纠纷类型
二、行政规划的冲突解决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法律救济原理
一、行政规划救济的基本含义
二、行政规划救济的原则和功能
第三节 行政规划的权力机关救济
一、权力机关救济的含义
二、权力机关救济的内容
三、权力机关救济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 行政规划的行政机关救济
一、行政规划的行政机关救济含义
二、行政规划之行政复议和行政内部监督制度
第五节 行政规划的司法救济
一、行政规划司法救济的含义
二、行政规划的可诉性
三、完善行政规划的司法救济
第六节 行政规划的特别救济
一、信访救济
二、政治监督
三、其他特别救济
第七节 行政规划的社会救济
一、行政规划的社会救济的基本含义
二、行政规划的社会救济的主要类型
第八节 行政规划司法审查与救济制度的深入讨论
一、规划程序权利是否应给予司法审查
二、行政规划是否具有诉之利益
三、行政规划司法救济利益范围的界说

第九章 我国行政规划法治化路径选择
第一节 行政规划法制发展的现实课题
一、行政规划的法治化是行政法治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正确认识其法律性质是规范行政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法治化需要完备的制定程序
一、通过完备的程序控制行政规划行为是各国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二、我国行政规划的制定程序需要在两大环节 予以完善
第三节 完善的实施制度是实现行政规划法治的最终保障
一、实施制度保障行政规划内容的有效实现
二、我国行政规划实施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第四节 行政规划法治化的相关制度推进与体系完善
一、行政规划的法治化可以解决目前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问题
二、行政规划的法治化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行政法律制度

第十章 行政规划研究样本之一: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与分类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二、城市规划的分类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功能与界限
一、城市规划的功能
二、城市规划的界限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城市规划的制定
二、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四节 城市规划与财产权的限制和保护
一、城市规划与财产权的限制和保护
二、城市规划对财产权的救济

第十一章 行政规划研究样本之二:科技发展规划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二、规划制定过程: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三、规划执行机制:目标责任制的软约束力
四、总结讨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城市发展规划样本
样本一 2001~2020年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一、规划期限与城市规划区范围
二、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三、市域城镇体系
四、城市规模与布局结构
五、城市主要用地布局
六、城市综合交通
七、城市主要基础设施
八、远景展望
样本二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一、总体原则
二、注重保护、重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
四、用地的保护与更新模式
五、历史文化地区保护
六、在内容上突出体现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双重要求,延续历史的脉络
七、制定分地块图则,将规划控制指标与城市设计引导落实到各个地块中
八、制定“苏州古城土地使用及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样本三 衡山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一、规划构思
二、空间布局
三、创新与特色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