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摩擦》:
这种阴谋论的观点出自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书。该书于2007年面世,很快就成为一本正版及盗版加起来超过100万册的畅销书。作者宋鸿兵是一位年轻的业余历史学家。在这《新摩擦》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作者的《货币战争2》和《货币战争3》又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相继诞生。
宋鸿兵的理论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国知识界遭到了激烈批评,因它还包含着反犹主义的元素(如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犹太银行王朝被视为华尔街的幕后统治者)。中国的高层领导据称也看过宋的书,但他们的态度不得而知。
很清楚,中国想要对美国通胀刺激经济的政策予以回应,并且已经展示积极应对的姿态。到底是何招数?北京方面没有透露。
不论中国最终采取什么措施,都意味着中美货币战争将进一步升级。
更糟糕的情况是出现多个战场。金融专家詹姆斯·里卡兹指出了新的冲突前景:“货币战争之外,世界将会见证一场全面金融战的爆发。”对华尔街的攻击
美国著名的应用物理实验室位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在这片被隔离的秘密区域,研发人员曾经并将继续为美国军方开发最新式的武器:导弹、无人驾驶飞机与其他杀人和摧毁建筑物的战争物资。2009年3月17至18日,在该应用物理实验室26号楼的所谓作战室,正是那些女士、先生们首次讨论了一种不杀人只破坏市场的武器——金融战。
在这次代号为“海象”的预演中,军事和金融专家模拟了所有以美国金融体系为攻击目标的各种战争场景,预演中的假想敌影射中国、俄罗斯、环太平洋地区及灰色地带(代表其他所有目标)。
一种场景可能是这样的:中国在全球范围,如在塞浦路斯、马耳他、中国澳门或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建立了缺乏控制的对冲基金网络。各基金配备10亿美元的资金,总额累计达50亿美元。“这远低于一艘航母的花费,但可能更具破坏性。”里卡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些对冲基金起初并不起眼地经营着股票、债券和衍生品交易,而其交易分散地通过瑞士银行操作。没人会注意到,这五家对冲基金背后是中国政府。
只有当它们在未来某日发出攻击时,才会露出真面目。那时纽约股市可能会暴跌,用里卡兹的假设,“五家敌对基金”同时给其经纪人下达卖出指令,并发布在期货市场的做空指数,然后再通过机构传言美国银行陷入了融资困难。
这种协调一致行动的后果具有毁灭性:股市大跌,并殃及国债、货币及原材料市场。里卡兹预言:“一次有效的攻击会造成美国数万亿美元的资产损失,股市关闭,还可能引发美国的社会动乱。”
上述场景会在现实中出现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