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论
1.1前言
1.2研究动态与资料综述
1.2.1关于法人的本质
1.2.2关于团体法律人格与有限责任
1.2.3法人权利能力的限制
1.3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3.1“团体”与“社会团体”、“法律关系”
1.3.2“团体事实性”与“团体规范性”
1.3.3“法人团体”与“非法人团体”
1.3.4“成员独立”与“团体独立”
1.4本书的研究方法
2.团体事实属性的原初形态
2.1前言
2.2原初团体的血缘基础及其自然属性
2.3血缘团体的事实属性
2.3.1团体规则与团体成员的权利、义务
2.3.2团体机关与代表制度
2.3.3团体成员的身份属性
2.3.4团体成员的共同目的
2.3.5团体对于财产的维持
2.4血缘团体事实属性的扩展:“家国同构”
2.5小结
3.团体财产之事实结构的历史考察
3.1前言
3.2大家族与小家庭:团体财产结构之主体性分析
3.2.1小家庭团体的产生
3.2.2大家族与小家庭
3.3物之支配与归属:团体财产结构的技术性分析
3.3.1以“支配正当性”来确定“物之归属”的团体财产权利观念
3.3.2以“主权”来界定“物之归属”的团体财产权利观念
3.3.3财产之团体归属之“人格化身”技术
3.4小节
4.团体责任之事实结构的历史考察
4.1前言
4.2血缘团体的责任承担与成员间的连带关系
4.2.1成员的致害与团体的侵权责任
4.2.2成员的负债与团体的契约责任
4.3契约团体的结构、团体属性与责任承担
4.3.1契约团体的次生性与多元权力结构
4.3.2契约团体的团体属性与责任承担方式
4.4小节
5.西欧中世纪非法人团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
5.1前言
5.2中世纪法人概念的意识形态基础:“团体独立性”观念
5.2.1罗马法上的契约团体与团体独立性观念
5.2.2日耳曼法上的“团体实在性”观念及其与罗马法的比较
5.2.3教会法上的“团体实在性”观念及其成因分析
5.3中世纪法人概念的社会经济基础:中世纪的商事团体
5.3.1行会的团体结构特征
5.3.2康孟达委托经营的团体结构特征
5.3.3中世纪商业合伙的团体结构特征
5.3.4特许公司的团体结构特征
5.4中世纪法人概念的政治基础:公共权力的特许
5.4.1“团体实在性”判断与公共权力
5.4.2法人创制特许主义的政治体制根源
5.5中世纪非法人团体的结构分析
5.5.1事实属性分析
5.5.2中世纪非法人团体的规范属性分析
5.5.3中世纪非法人团体的责任分析
5.6小节
6.个人伦理人格:近代非法人团体法律制度的哲学基础
6.1前言
6.2个人伦理法律人格的建立
6.2.1伦理哲学关于人的理性属性的认识
6.2.2近代自然法思想下的国家学说:一个团体观念的政治学视角
6.3个人伦理人格对于团体的戒备与重构
6.3.1《法国民法典》与团体的法律地位界定
6.3.2近代家庭法:个人伦理人格在团体中的崛起
6.3.3共同共有:个人人格之崛起的团体财产法诠释
6.3.4商法领域的人格伦理法律人格与营业自由原则
6.4小节
7.权利能力:近代非法人团体法律制度的技术基础
7.1前言
7.2权利能力概念与法律实证主义思维
7.2.1权利能力概念的方法论基础
7.2.2“权利能力”概念与法人本质
7.3团体的事实属性与规范属性的断裂
7.3.1断裂例证之一:一人公司的法律人格
7.3.2断裂例证之二:股权性质
8.非法人团体的主体地位与法典化模式
8.1前言
8.2团体规范对于团体事实属性的重构与非法人团体的规范属性
8.2.1非法人团体的意志与行为模式
8.2.2非法人团体的财产权利结构
8.2.3非法人团体的责任结构
8.3德国法上非法人团体的事实属性与规范属性之间断裂的弥补
8.3.1《德国民法典》第54条的法律技术逻辑分析
8.3.2《德国民法典》第54条之修正
8.4我国非法人团体主体地位理论之审视
8.4.1我国关于非法人团体的法学理论
8.4.2我国非法人团体理论的事实性与规范性审视
8.5非法人团体在我国民法典中的法典化构建
8.5.1非法人团体规则之法典化考察
8.5.2非法人团体立法体系与结构之法典化考察
8.6小结
9.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