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产权形象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64657
  • 作      者:
    胡允银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允银,男(1971-)湖北武汉人,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浙江时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项目和台州市社科联研究项目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知识产权形象应该成为未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些知识产权领域的知名学者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知识产权形象论》作者在从事知识产权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法律服务过程中敏感地扑捉到这一问题,成功凝练成“‘战略-形象’协同视角下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建设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经过多年研究,先后形成系列研究论文。
  《知识产权形象论》系上述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
  《知识产权形象论》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主要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形象研究,中篇着重分析区域知识产权形象,下篇简单地阐述了一下企业知识产权形象相关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知识产权形象论》:
  第四节研究方法
  《知识产权形象论》应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知识产权法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作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理论推演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是一种非接触性研究方法。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文献,形成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的较为系统和科学看法。《知识产权形象论》通过对已有国家形象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等相关研究文献的搜集、鉴别、整理、分析,指出已有研究的水平、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当前的知识产权形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条件。
  问卷调查法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以邮寄方式、当面访谈作答或者以追踪访问方式填答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笔者在文献分析基础之上,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在武汉、上海、杭州、重庆等地重点大学通过拦截访谈方式收集资料,了解中外公众对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形象评价看法和建设意见,收集对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定位的建议和意见。
  个案研究法是针对某一研究对象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系统地分析、解释、推理。笔者选择浙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海正药业,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行为和事件,利用客观、科学的方式收集有效的个案资料,并以此作为研判和推理的依据,形成该企业知识产权形象评判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形成企业知识产权形象建设的实践经验。
  数理统计法是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和测量、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导出随机现象中局部与整体之间以及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建构重点在于国际形象的建构,基于此,笔者精心设计问卷,开展走访调研,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相应的结论,为《知识产权形象论》研究提供定量支持。
  理论推演法是以初始概念和初始规律为基础,通过推广、推导和推论三种方法,得出衍生概念和衍生规律的过程。其中特殊至一般之推演为推广,一般至特殊之推演为推论,同层次之推演为推导。笔者从国家形象相关理论以及知识产权战略评价相关概念推演出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及其评估相关概念和理论。从国家形象建构理论方法推演出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建构的理论方法。
  深层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谈一个被调查者,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感情。笔者就国家知识产权形象概念构建、评价指标的设计等问题,选择国内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知名学者、地方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领导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寻求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概念界定和要素构成
第一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要素构成

第二章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
第一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制
第二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形成的三螺旋理论分析

第三章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评价的方法选择

第四章 中国知识产权形象媒介建构
第一节 《人民日报》(2000-2013年)镜像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形象建构
第二节 《时代周刊》(1994-2013年)镜像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形象建构
第三节 《华尔街日报》(2006-2013年)镜像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形象建构

第五章 在华工作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知识产权形象

第六章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与知识产权战略协同演化
第一节 协同演化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协同演化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协同演进的举措

第七章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定位
第一节 国家形象定位研究述评
第二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定位原则方法
第三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定位模型及中国的思考

第八章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建构
第一节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国内演进路径
第二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传播主体
第三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传播的现实基础、方针政策和原则要求
第四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传播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国家知识产权形象传播的主要手段
……

第九章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研究的背景
第十章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概念内涵
第十一章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维度体系
第十二章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属性特征
第十三章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
第十四章 基于BSC的区域知识产权形象评价模型
第十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知识产权形象测评
第十六章 企业知识产权形象概念
第十七章 企业知识产权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十八章 企业知识产权形象评价
第十九章 企业知识产权形象管理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