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因为爱,所以节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39986
  • 作      者:
    (美)布伦达·加里森,(美)凯蒂·加里森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继《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之后,“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再推新作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针见血地指向家庭教育的痛处,“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害怕”;《因为爱,所以节制》则直指亲子关系问题的关键,“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且,“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

  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跟据几十年的教育咨询和自身育儿的经验,本书作者认为关键在于爱与尊重,“做父母的必须真诚,实实在在地关爱孩子,而不要想着怎么搞定他们”。如果只能对孩子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亲爱的孩子,我们都爱你。”

  ◇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父母先优化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父母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们自身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所以,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父母先优化自己;教育孩子的起点,是父母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本书列出了具代表性的几种家长类型,欢迎对号入座:

  ●控制型:认为孩子生活的每个部分都要在自己掌控之中。

  ●对比型:总拿自家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指责型:总是指责孩子的决定如何愚蠢,如何影响了父母的生活。

  ●揪辫子型:动不动就揪住某个容易引起冲突的问题,喋喋不休,让孩子避之不及。

  ●服务型:通过猜测和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来讨好孩子。

  ●甩手型:看到孩子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干脆撒手不管了。

  ●自以为是型:认为自己永远正确,处理事情只有两种方式:除了自己的方式,剩下的都是错误的方式。

  ●消极攻击型:没勇气直接与孩子沟通,转而把情绪发泄在其他家人身上。

  ●担忧型:不敢处理与孩子之间的问题,担心一招不慎会使孩子更加逆反,于是找别人来帮忙处理。

展开
作者简介

  布伦达·加里森,她是一位见解独到的作家和富有激情的演说家,但她更愿意向人介绍自己是一位妈妈。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研究,曾在《今日家庭生活》杂志、Moody广播电台,TheHarvestShow等多家美国媒体演讲,听众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特别是面临教育问题的妈妈。布伦达和她的丈夫吉恩生育了三个女儿,生活在美国伊利诺伊州。

  凯蒂·加里森,她是一名颇有艺术天分的大学生,在她父母的家里,到处都摆满了她的艺术作品,也许有一天她的艺术品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就是布伦达的女儿和本书的主角,也正是在她的磨练和激励下,布伦达创作了这本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听我们的。”
  《因为爱,所以节制: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是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布伦达?加里森教育孩子的心得,也是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亲子关系的问题所在,“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本书通过不同案例,讲述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性,因为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要想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做父母的必须真诚,实实在在地关爱孩子,而不要想着怎么搞定他们,更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
  如果只能对孩子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亲爱的孩子,我们都爱你。”
展开
精彩书评

  ★对一个家庭来讲,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父母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们自身问题在孩子身上的“开花”。

  ——苏霍姆林斯基

  ★许多大人毫不在意自己的状态,只关注孩子的状态;自己时常焦虑,却希望孩子面对压力能够淡定;自己许久不读书不学习,却希望孩子要热爱书本热爱学习;自己总是没耐心听孩子说话,却希望孩子要乖乖听自己的话;自己常乱发脾气,却希望孩子能讲道理。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父母先优化自己。

  ——张怡筠

  ★对于家长而言,可能意味着要把自己放低、放空。我们要认识到,儿女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其实都是新的。我们以为自己都经历过了,其实不一定正确。

  ——龙应台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作者戴维·托马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表达爱往往是困难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对孩子敞开心扉,向他们表明,“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爱你”。但这并不总是我们的第一反应。
  过去那些年,凯蒂一直在跟我们斗争,每天上演着各种形式的反抗,针对的全是父母的权威,有时候仅仅就是因为什么事情让她感到苦恼。让她做个啥事,她很少有个好态度。我经常说,“如果凯蒂待在家里,房子都会摇晃”,因为她总是想着法子让人生气。她总和朋友在一起,对她那么大的孩子来说,这也不是什么不正常的行为,但问题在于,她的朋友都有问题,没有一个能对她产生正面影响的。高中之后,我们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暴风骤雨,就是阴云笼罩。
  最终,她再也不能忍受跟我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她告诉我们,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寻找租住的公寓,而且找到了一个。但是她选择那会儿离开家里,并不是个明智之举。她高中毕业还不到一年,一边在社区大学上学,一边做兼职,赚的钱也很少,明显还不够养活自己。她为什么要在无力负担自己生活的情况下独自搬到离家十分钟车程的地方去住呢?我们怎么可能同意!
  她不断让我们惊讶。“星期六马克和他的朋友们会来帮我搬家。”马克是她当时的男朋友,是那种喜欢走极端和惹麻烦的孩子。关于他冒险的故事有很多,许多人劝告我们要注意他过去的行为以及日后要面对的后果。凯蒂并没有表明马克会和她住在一起,但我们相信马克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这次事件不是凯蒂那一系列我们不赞同的决定的开始,也不是最后的终结。接下来凯蒂要求我们支付她生活费,一直到她有了全职的工作。凯蒂即将完成社区大学学业,就要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但是她却愿意把我们为她上大学准备的储蓄拿出来,把宝押在她可能获得的全职工作机会上。我们本来能扣留住这笔钱,但我和吉恩都觉得,让她搬出去也未必是个坏事情,而且也该让她接受点教训了。
  我们担心的不是女儿要搬出去独立生活(那是我们想要的),让我们放心不下的是,她是赌气搬出去的,只是为了一时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她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她搬出去不是为了上大学,不是为了工作,也不是为了结婚,如果是因为这些,我想我们会支持的,也会很高兴的。她只是怒气冲冲地搬出去,根本不考虑后果,这完全是出于对我们的敌视。马克现在是她的新盟友,而我们根本就没法信任他。
  当然,我也不想让一些陌生的男孩走进我的家,把我女儿的东西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然而,我很感激,那个时候我冷静了下来,因为盛怒之下说出的错话,必然会严重削弱我对女儿生活的影响力。当吉恩冷静地询问女儿更多信息时,我平静地坐下来。我们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了,这一现实我已经看得很清楚。我们的女儿走出去以后,她根本就不关心她身后的门会怎样关上。她不会祈求我们的祝福,也不会询问我们的建议。她只是来通知我们一声,她并不在乎我们帮不帮她。她的计划就不是讲出来和我们讨论的,即使我们设法跟她讲道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我们需要给女儿一个回应:我们之间需要的是一架桥,而不是一堵墙。我们的回应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自己受伤的感情、愤怒和失望。于是,我们告诉凯蒂我们可以帮助她。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家中四处翻腾,找到一些不用的家庭用品——盘子、毛巾、饭锅和被单,还有一张床和一辆小型的露营房车。我为她准备了大多数生活必需品,基本上够她在租住的公寓里使用一阵子了。
  凯蒂的想法
  当父母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时,事情就会演变成这样:双方都无法胜出,甚至都不想见到对方。即使你的决定很可能实现,但是只要父母跟你说过“你一定会失败”之类的话,以后就很难把它忘记。如果父母真的不了解内情,而你却认为他们了解,那情况就会更加糟糕。现在你知道了,如果你已经做了错误的决定,你不仅要承担后果,而且你必须在决定执行之前给父母做出说明。即使你的父母不说“我们早就告诉过你了”,他们也会那么想的,而且你也知道他们一定会那么想的。
  孩子唯一需要知道的是,父母是否同意他们的决定。我们不需要一个算命先生,也不需要道德判断。让我们一起来弄清楚该如何解决问题。如果这样不行的话,我们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建议——我们不需要马后炮,那样只能让我们觉得自己缺乏远见卓识,只会感觉更加糟糕。
  要让父母不断地支持孩子是很难的。但是我知道,要让我的父母一直看着我走一条他们不愿意走的路,对他们来说会更难。
  ……
展开
目录
第1章  表达爱往往是困难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对孩子敞开心扉,向他们表明,“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爱你”。但这并不总是我们的第一反应。
第2章  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父母需要做出一个最难的改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视角看问题,弄清楚什么是重要的、永恒的,什么是表面的、无所谓的浮云。
第3章  这不是你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子女的生活当成我们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因为我们成了他们的一个问题,他们还要花费精力应付我们。
第4章  是什么让孩子疏远了你
服务型、甩手型、揪辫子型、担忧型、对比绝望型、控制型、指责型……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你怎样看待正在疏远自己的孩子?
第5章  愧疚与谎言
一直以来我为此心痛不已,这话对我来说是多大的安慰啊!同时它也卸下了我背负的沉重负担,我不是凯蒂生活中的绊脚石。
第6章  爱与尊重: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
要想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真诚,实实在在地关心孩子,不能想着要搞定他们,更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
第7章  缓慢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缓慢而循序渐进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孩子,其实这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第8章  孤独的旅程
这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就算再坚定的信念,一段时间之后也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说教而改变。
第9章  结尾:存储在孩子心中的爱
没有了与孩子融洽的关系,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后续故事
并非人人都幸福、体面地活着,但这就是生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