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孩子,你是在为自己读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213844
  • 作      者:
    周舒予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爱上学习的书!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龙应台
  ◆孩子,你要明白,你在学习上付出的所有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你自己。你今日的刻苦努力,成就你明日的辉煌!
展开
作者简介
  周舒予,知名青少年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做过一线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创作。代表作有如《读懂孩子成长心理》《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你是最棒的女孩》等。其理念独特、成熟,对当今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孩子,你在为谁读书?为父母?为老师?还是为你自己?……孩子,你要明白,你在学习上付出的所有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你自己。你今日的刻苦努力,成就你明日的辉煌,让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更精彩。
  读书能够让人变得聪慧、谦虚、有学识,最终让你成为一个优雅且出色的人。没有日积月累的读书学习,就不可能有明日的辉煌。当你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你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当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你就能明白读书的真正目的,也会感谢自己曾经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展开
精彩书摘
  掌握读书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
  很多时候,事情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我们有多大的兴趣和热情,而是看我们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如果方法得当,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方法错了,那么花费再多的工夫和精力,最后都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如果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砍柴,可能就会影响砍柴的速度和效率,如果不急于去砍柴,而是在砍柴前先花费一些时间磨磨刀,把刀磨快了,那么砍柴的速度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
  对于读书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纵使有满腔的读书兴致、周密的读书计划,纵使付出再多的努力,恐怕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科学的读书方法就好比一把锋利的斧头,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读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我们又快又好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由此可见,读书是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更决定于怎样读。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第一,鲁迅的读书“六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博览群众,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读书“六法”。
  一是多翻,不管手头上有什么书,都要拿过来翻一下,或者是读几页内容,这样既可以防止受到不良书籍的污染,还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二是设问,每每读一本书的时候,都先大概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最后还要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文;
  三是跳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点,应该是认真钻研直至弄懂,但是对于一时无法弄懂的难题,不妨暂时先跳过去,继续往下读,在读后面的内容时,没准就会搞明白前面遇到的难题了;
  四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有些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字,他把书签夹在书中,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之后,他就会默诵,以加强记忆。等到书签上的10个字都盖住了之后,也就把全书都背下来了。
  五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种方法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非常整齐,而且有严格的分类,每一页上都有批注。
  六是重读,凡是读过的书籍,隔些日子,鲁迅就会重新读一读书中标记出来的重点,这样花费的时间不多,反而会有新的收获。
  第二,毛泽东的“三复四温”式读书法。
  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他对于自己喜欢读的书,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党史类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如《共产党宣言》他就读了一百多遍,《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他读了10遍以上,《红楼梦》他至少读过10种不同的版本,《史记》、《资治通鉴》他通读过数遍。
  每读一遍书,毛泽东都习惯性地在封面上画上一个圈做记号,从故居保留下来的一些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三遍、四遍、五遍的圈记,有的书的页面上还留有红、蓝、黑各色笔记的圈画批注,这便是他在不同时期反复读书留下的笔迹。
  第三,华罗庚的“厚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自然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两个阶段。
  读书的第一阶段是“由薄到厚”,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知识点、概念、定理都要彻底搞明白,对于各章节内容都要做深入的探讨,在每一页上都添加注解,补充参考资料,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就变得厚了,而且是越读越厚。
  读书的第二阶段是“由厚到薄”,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我们对书的内容就有了透彻的了解,然后要分析归纳,抓住全书的要点,把握整本书的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归纳,就会感觉真正需要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时,读书就由厚变薄了,而且,越是懂得透彻,就越有薄的感觉。
  第四,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他提倡“渗透”读书法。他认为,知识都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所以读书的方法也应该与之相适应。当我们正在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的时候,如果能有意识地触及到临近的知识领域,很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我们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不妨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即使暂时看不懂也没有关系,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杨振宁认为,采用“渗透”读书法,不仅会开阔视野,活跃思路,还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倡“畏友”读书法,所谓“畏友”,顾名思义,就是让自己感到敬畏的朋友,而这里的“朋友”特指书籍。他认为,在读书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稍稍高于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这样一来,读书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既亲切又需要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
  在我们的书架上,可能有适合不同阅读水平的书,而那些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书,不应该是我们可以俯视或平视的,而应该是那些需要我们仰视的。简单来说,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阅读一些与自己现有水平基本相当的书,而是乐于接受更多好书对自己的塑造与提升。
  读书方法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切勿盲从,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让自己从中受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读书到底是为了谁?
对于我们每一位青少年来说,读书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而“读书到底是为了谁”又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只有真正明白读书到底是为了谁,明白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什么,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才有动力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听话而读书?
为了好成绩而读书?
为了面子而读书?
为了什么而读书?
读书到底是为了谁?
第二章 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读书学习能够影响人的一生,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推动力。因为,在读书学习中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本领是未来成功的基础,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读书能够照亮和指明前进的道路,能够鞭策我们不断前进,从而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与美好。
读书让人有不断向上的力量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掌握读书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良书籍坚决不能碰
多阅读一些经典名著与名人传记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了不用,是一种浪费
第三章 志当存高远,读书先立志
读书为什么?少年时的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书中的那些道理果然在日后也成为了周总理工作的好助手。这就是说,读书前若是有个高远的志向,不仅会让当下的读书时间变得更有意义,书中的那些知识道理也将在未来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助力。
做事之前先立志,读书也是如此
眼光决定格局,目标要远大
目标立定,脚下的路要踏实走
好高骛远只会一败涂地
你想成为哪种人?抉择很重要
第四章 聪明出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聪明是什么?有人说是天性,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正确,但是那些天生聪明的人却并不一定都能成功。相反的,那些靠努力勤奋起家,并且不断积累知识、能力的人,反倒更容易实现梦想。这也就是所谓的“聪明出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你的闹钟定在几点?
读书一定要用功,业精于勤
不是没时间,是你不想读
懒惰是种“病”,你想治就能好
“见缝插针”也可以读书
列一个合理的读书计划
第五章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人都可能要做两种事——愿意做的和必须做的,愿意做的事就会让人产生兴趣,做起来也就更主动,但必须做的事情就不一定了。所以,如果能将必须做的事情也演变成愿意做的事情,就比如学习,也就是将其变成兴趣,那接下来的一切岂不是要简单许多。
你爱好什么,兴趣就在哪里
多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
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读书的兴趣从品尝“读书之乐”开始
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多找一找偏科的原因
第六章 学习一定有方法,好方法带来高效能
做任何事都会有方法,小到洗个衣服,大到建座桥梁,方法找对了,事半功倍。学习更是如此,找到了好方法,学习效率就会提升;找到了好方法,很多问题可能也就不再是问题,或者说我们就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困难。
敢于提问,从老师身上“淘金”
读书要勤思,读思结合有成效
会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
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
寻找学习的薄弱环节,并一举突破
预习和复习,取得好成绩的“法宝”
会学习也得会休息,劳逸结合
第七章 专注,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精力集中,才能更好地做事,学习也是一样。也许我们更希望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生活,但专注的学习与快乐的生活并不构成矛盾冲突,倒不如说,专心是做好所有事情的通用法宝。所以,想要取得好成绩?那就收回你的心思,好好开始读书学习吧!
精神集中才能拥有好成绩
勤而不乱,专注“当下”那本书
把握课堂“黄金45分钟”
要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玩的时候好好玩,学得时候好好学
训练专注力,一定有方法
如何“全神贯注”地去学习
第八章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
爱学习的孩子多半都会将精力用在学习上,成绩也多半差不了;而相反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其精力恨不能都放在别处,对学习不上心,自然也是学不来什么好成就。这就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态度自然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率
不要把学业当做赌气的“筹码”
学习要保有好奇心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把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第九章 懂得利用时间,年少正是读书时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最无情,一旦它开启了运动模式,便没有停下来、倒回去的可能,只会一路向前。这样东西就是时间。年少时期是我们的大脑最佳学习的时期,也是我们最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期,正所谓“年少正是读书时”,所以好好利用这青春年华吧!
青春的年华,经不起浪费
珍惜读书的时光,合理利用每一分钟
言情小说,你为它流了多少泪?
网络游戏,真的那么重要吗?
微信朋友圈,警惕时间都被“碎片化”
交了这些朋友,你“永无宁日”
把时间花在可以让你成长的事情上
第十章 创新,给学习增添动力
要想更好地学习,需要几个重要的要素,专心努力是最基础的,惜时勤奋是要始终如一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当然还需要创新。创新会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不断的创新也会让思路越来越灵活,会给我们带来停不下来的学习动力。
越读越聪明,学会从书中借力
多做些锻炼脑力的益智游戏
知识的累积是创新的前提
不要让约定俗成的事物束缚住手脚
勇于尝试,但要合法合规
平日细心观察,创意源源不绝
第十一章 培养坚韧精神,直面挫折与压力
要说起来,学习好像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集中精力,要手、脑、眼、耳合作,但即便如此努力,却也还会遭遇挫折,却也还会因为某些过不去的坎儿而心生压力。但是,不能逃避,否则将永远学无所成,因此才要培养坚韧精神,直面学习中的挫折与压力!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堂成长的课
自我暗示:我可以做得更好
在感到绝望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遇到难关时,请读一本知心的书
改变得了的要努力改变,改变不了的就去接受
当顺境来临时,要集中精力求得进步
渡过难关之后,要及时总结
第十二章 青春期,正确对待友谊与情感
学生时代遇上青春期,这是个微妙的交集或碰撞。友谊的继续与情感的萌发,会在这个时期同时进行,但是学习却绝对是此时不能被忽视的主要内容,那么该怎么在学习、友谊与情感三者之间毫无障碍地游走,便是我们该认真考虑的事情。
最纯真的友谊来自于校园
分清友情和爱情的界限
保持与异性好友交往的距离
慎重对待青春期的恋爱
青春的“涩果”不要尝
第十三章 自信,成就卓越的人生
学习是一件需要自己努力的事情,但怎样才能让自己有动力去努力?是要老师催促吗?是要爸爸妈妈监督吗?当然都不是,自信,理应成为我们主动努力学习的一项主要促进动力。自信会让我们学得更认真,也更愿意学,有自信,自然也就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勇敢一点,你只需迈出第一步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自信是种能力,自负是个包袱
自信的人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信的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会激励自己的斗志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让你感觉难过
第十四章 有好品格,才会有好未来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出自《弟子规》的总叙部分,意思是,要先学会做人,先具备好的德行,在这之后再努力读书学习才有意义。否则,有知识却无德行,有学历却无品格,肯定不会有好未来。好的品格,才是好未来的最大保障。
孝心——把父母放在心上,学习会更有劲
感恩——是品格,更是对人事物的态度
谦逊——放低姿态,“三人行,必有我师”
包容——心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大
诚信——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一笔财富
负责——责任的承担才是成长的开始
自律——强者身上必备的一种优秀特质
选择——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