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双向互动与多元诠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45409
  • 作      者:
    段吉福,史亚丽主编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段吉福,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少数民族哲学。承担“儒学与西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关系的历史发展”“藏族宗教伦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家重大项目和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史亚丽,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讲师,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持、主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双向互动与多元诠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研究》共分三大部分,分别为: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关系、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思想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思想与现实。
展开
精彩书摘
  《双向互动与多元诠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研究》:
  儒学与苗族
  石朝江
  一、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
  涿鹿大战,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史学家认为黄帝即是今天汉族的先民,而蚩尤则是现代苗族的先民。黄帝源于西部“西羌”,蚩尤源于东部“东蒙”,上古“东蒙”和“西羌”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两大源头。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两大源头的华夏族文化与苗黎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根据先秦文献资料记载,早期东部苗黎族属农耕部族,西部华夏族属游牧部族。涿鹿之战,是游牧部族打败了农耕部族,东部苗黎族文化影响西部华夏族文化较大。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古时黎族散处江湖间,先于吾族不知几何年。其后吾族顺黄河流域而至,如此者又不知几年。至黄帝时,民族竞争之祸乃不能不起,遂有黄帝、蚩尤之战事。”①蒋志华编著的《中国世界部落文化》则说:“东夷部落为我国早期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夷部落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的。”②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武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族所创,而汉族因袭之……现在中国动言五族平等,所谓五族,即汉满蒙回藏族。譬如一家人,汉族是长兄,满蒙回藏族便是幼弟,是为现在人的观察。若照历史上观察,中国之民族,除了汉满蒙回藏以外,还有一位长兄,即是苗族。”③我们特别注意到,王桐龄是把苗族当成长兄来看待的。因为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农耕部落苗黎族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苏秉琦教授将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①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即是说,超出一百万年前,中国这块土地上就有早期能人活动,有了人类的文化;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即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先民逐渐从渔猎、采集生活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开始种植水稻和烧制陶器;五千年的古国,即在五千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方国——城邦国家;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是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两千多年来,虽然其间也有内乱和分割,朝代不断更替,但中华民族已经连成一个整体,各个民族或人群,已经是谁也离不开谁了。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统一,把这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越多。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强调‘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都是大一统的组成部分。”他强调指出:“我国多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②
  ……
展开
目录
立足学术前沿 彰显学术特色
一、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关系
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性
土家族哲学与儒家文化内在联系的机理研究
儒学对古代壮族哲学思想的影响
儒学与苗族
儒学在大理白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满族“入关”前后对儒学的学习借鉴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清代儒学对锡伯族文化的影响
——以锡满民族关系为视角
儒学北渐与近代蒙古族启蒙思潮
制度规定与学校建置:明代川西北民族地区儒学传播探略
儒学天命观与古代瑶族人天观关系初探
壮族民本观念主动选择和接受儒学民本思想
明清时期儒学对土族政治哲学的影响
论玄烨的理学特色
20世纪上半叶土家族地区儒家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论儒学视域下萨仁图娅《尹湛纳希》的写作特点
——兼论文人萨仁图娅的哲人写作视角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人性论与儒家人性论比较研究
从唐崖土司城的营造看《易》学风水学在土家族地区的运用

二、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思想研究
“民族”作为范畴的哲学意蕴
民族哲学研究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
论布依族雷神信仰
试论噶举派的人生观
试析噶举派的心性论
试论水书启蒙拜师祝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佤族哲学的特质
——“原始意识”
元世祖忽必烈遵用汉法及其特点
地域生态差异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
——关于推进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的构想
甘桑石刻文发现地周边村屯文化生态学研究

三、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文化思想与现实
略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武陵民族区”命名的辩证思维方式应用问题
——近年李绍明研究中学术文献阅读反思辑要
《古兰经》人世思想辨析及其现代价值
生态视域下的草原文化建设
藏族传统生态思想对藏区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研究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中小学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探寻
少数民族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少数民族社会心态研究综述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综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